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部分课堂虽精心准备,但时有“断片”、“冷场”现象。文章指出:若抓住问题设置的要点,把握好几个尺度,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用兴趣作支点,思维容量作支撑,注重问题的连续性和梯度,配合富有魅力的语言,抓住动态生成性问题,科学设置,可以“问”出精彩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冷场;设置问题;问出精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5-0040-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5.014
近期笔者有幸参加了市青年教师化学优质课比赛,结合平时一些观摩课,进行对比反思,发现目前一些课堂较多的教学行为是:关注概念的形成建立;强调创新探究过程;注重难点突破;精工板书设计;细心引导学生回顾总结,甚至预留下节课的悬念。看似完整无缺,可实际教学中,部分课堂本欲营造的气氛难以形成,时有“冷场”、“断片”或答非所问的现象,使上课的“泰囧”,听课的纠结,更别说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了。“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为何夫子能使学生欲罢不能?为何自己精心准备的一节课总有一段“人在囧途”?
回顾分析,其实有的课堂也就少数关键环节问题设置欠妥,如有几个恰到好处的问题点一点,重点就突显;引一引,内容过度自然呈现;带一带,高潮也就到了。那么作为课堂主导,“穿针引线”的教师,该如何设置恰当的问题,呈现精彩课堂?
一、设置问题要把握几个尺度
1. 研读教材内容,执行大纲要求,准确定位问题设置的深度
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读懂、理解并准确把握,最终实际运用,是达成教学活动目标的先决条件。挖掘过深,人为添加学习难度,造成学习困难,无益于调动学习积极性;解读过分肤浅,停滞于表象,犹如隔靴抓痒,不能揭示真谛,因此问题设置的深度是否恰当,可谓教学关键环节。大纲具体指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应依据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例如,‘酸’的概念的学习,就可以整体设计为四个阶段;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要求‘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金属与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了解锌、铁、镁与稀硫酸的反应’;在‘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中,要求‘初步认识酸的性质’;在‘溶液酸碱性’学习中,要求‘了解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初步认识。”[1]从要求知道酸的概念到了解、初步认识酸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测定酸的pH的方法,明确规定了问题设置具体深度,只有读懂、理解才有合理的运用。超纲要求,定位过深,必导致更多学困生的产生,“冷场”的教学情景频现,精彩课堂只能成为“水中月”。
2. 熟悉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就船下篙,精心把握问题设置的高度
新课标指出:“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故问题设置应力求从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出发,结合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船下篙,不能想当然地对学生进行进程式的提问。要考虑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注意其它学科内容的存在,不重视“最近发展区域”,会出现问题设置忽难忽易。难的,现有知识技能层面回答不了;简单的,情感态度上不愿回答,导致课堂出现“断片”现象,气氛沉闷。可有些不明就里的教师还主观一头热,感叹我准备得如此“充分”,讲得如此精彩,你却无动于衷。殊不知忽视主体认知水平,不考虑学生情感态度,必然无法激发学习兴趣,不能调动积极性,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注定终将走向平庸。
要让学生“蹦一蹦,可以碰;跳一跳,够得到。”形象地指明问题设置的高度,实际教学也应该设置可以“碰到、够到”的一类问题,但火候掌握不当,出现不着边际的提问,让学生一头雾水,则实现精彩课堂又如“镜中花”了。
此次比赛为《原子的结构》同课异构。有的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做了不少多媒体课件,探讨了从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汤姆生发现电子及假设的电子分布模型,最后到卢瑟福的a离子散射实验,可谓系统地介绍了人类研究原子的历程。虽用多媒体呈现,有一定的趣味性,可难度也不低,咋一听,似有到了高中课堂的感觉,有超越大纲对初中生的要求仅是“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嫌疑。笔者备课时注意到初二物理已经介绍了原子的构成,研究调查之后发现,我校初三各班45名学生中有26-30名左右的同学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有20名左右的学生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甚至知道更小的粒子夸克;还有不少学生知道原子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但鲜有学生知道原子中哪种粒子带正电或负电,更解释不了原子对外为何不显电性。基于此笔者在进入新授课时,做了大胆的问题设置:“请同学们利用初中物理所学有关原子知识,写出原子由哪些粒子构成?”一下设定了一个让人颇感意外且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借班上课,没有预习,不看课本,学生能写出来吗?由于有调研,立足了其他学科因素,不少学生不仅写出,还对一些写得有缺陷的答案进行了讨论修正。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师生双边活动多,课堂气氛活跃,再借助多媒体呈现粒子动画和相关科学家的图像(初二物理教材上有),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原子构成的理解,也轻松知道了粒子带电状况,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也“水到渠成”。正是源于熟悉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了“最近发展区域”,才很好地把握了问题设置的高度,呈现了那一刻的精彩。
3. 钻研、解读知识重点、难点——明确设置问题的准确度
问题设置须开门见山地明确要讲授的内容,“一针见血”地确定问题指向。有些老师总是责怪学生答非所问,答案离题万里。其实更多的时候,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学生为何“跑题”?即使只有一小部分,都有问题设置不够明确、准确的嫌疑,只有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提问,才会使学生不知所指,无从下手,终将无法回答或“词不达意”。解决此类问题,貌似简单,多数教师常选择简单复述一下,但重复仅仅是让学生多听了一遍模糊问题,并没有使问题指向变准确。如何迅速开“门”,学生更快见到“山”,教师应立即调整问法,抓住要点明确指向,用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灵活处理。当然这种能力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课前有自主钻研意识,课后有反思推敲习惯,深入懂得明确问题设置和准确度的重要性。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学会反思,才能施以巧问,也才能问得准确、明确。 例如,提问“请同学说说原子的结构或构成?”但原子结构与构成是侧重点不同的两个概念。原子结构不仅仅包含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种类、数量关系,也强调质子、中子构成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能量不同而分层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动态因素;而原子的构成是指质子、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共同构成原子,强调原子中粒子种类、数目关系,可以说“构成”包含于“结构”,教师自身若没有搞清楚知识点细微区别,也就难怪学生“答非所问”。
二、设置问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引领者,但有的教师仅充当了一只传声筒,教学一板一腔,没有任何“涟漪”,可有的教师却把课堂吆喝得“风生水起”,为何现象如此迥异?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像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溪流”是缓慢流动于无形,还是飞流直下激情四射,除了与教师个性有关,也取决于问题设置是否易操作,实际教学中只有学生向往,充满积极思维的课堂,才不会平凡。
1. 尽量以兴趣和实际作为设计问题的支点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景,不仅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也有效激发着学习兴趣,最终为理解、掌握和运用提供契机。新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活动次数已逐渐变多,一节课堂能否出彩,关键在于能不能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质,设置调动好奇心、激发兴趣和探究欲望的“优质”问题。如氧气、铁丝都是常见物质,已有的认知基础,思维的惯性,铁不可以燃烧,可神奇的氧气却让铁丝剧烈燃烧且火星四射,“风景独好”。提问:“铁丝为啥也能燃烧?‘普通’的物质今天为何多了许多‘神奇’?”学生惊讶之余,主动性、积极性自然释放。可见有了兴趣和实际作为设计问题的支点,学生参与热情必然高涨。当然有时也可以采用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媒体,还原实际,激发兴趣。如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含量表;在有关“化学与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强化感官刺激,驱动好奇心,引导积极思维意愿。
2. 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为支撑
这边教师还没问完,那边结果已经知晓,这种缺少思维容量的提问会使课堂变得空洞。形式上机械完成了一次师生互动,看似热闹,但从学生僵硬的表情不难看出缺少学习需要的想象力,无益于提高能力、思维活跃度,因此设置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思维容量为支撑。当然所谓思维容量是指思维的深广度水平。从思维方向来看,它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思维活动持久地进行;从思维力度来看,它该是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再现问题,如果学生将记忆中的思维信息原封不动的提取就能解答,该问题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从问题的表现形式来看,思维容量较大的问题大多是以“为什么、”“怎样”、“如何”等启示性语言开头的问题,而非诸如“是不是”、“是什么”这样简单回忆再现的问题。[2]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固体大理石和液体稀盐酸行不行?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能不能制取二氧化碳?” 改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选择装置和药品?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何能制取二氧化碳?”改进后的问题不再是简单判断,还需要知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即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并能进行简单的知识迁移运用,具有一定深度和思维容量,对于青春年少、情感丰富、敢于想象的中学生,也就有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广度,有了兴趣的载体,乐于去思考,去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验成功,体现价值。
3. 问题设置要有连续性和梯度
知识获取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在寻求解决问题矛盾的方法中,层层深化不断推进、加深,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获得并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问题的设置要有连续性,即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有追问下一问题的原动力。当问题本身不具备激发进一步思考的意愿时,将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影响思维的深度,易使思维陷入无序状态。同时问题的呈现也要有梯度,递进式的导出,易形成清晰的思路,可持续激发学生思考,获取成就感、满足感,从而减少由学习枯燥导致的厌烦情绪,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科学的知识脉络和框架体系,提高掌握效率。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泰然。如就实验讲解燃烧条件时,提问:“实验中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可推测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这种问法语言单调平直,无兴趣激发点支撑,没有追问,缺少递进,指向笼统,感觉索然无味,连实验应有的激趣功能似乎也“杳无踪迹”。若改成“对比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为何水下的白磷不燃烧?都是可燃物,同一张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红磷为何却不燃烧?”这种立足实验,对比式提问,条理清楚,学生可轻松得出结论。“白磷在水下可以燃烧否?如果能该怎么操作?”这种追问,是前面问题的连续,虽要求提高,难度加大,但更强的趣味性和思维的连续性,使实际教学中的学生热衷此道,抢着思考回答。反之,如果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办事,全凭自己一张嘴决定,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这种无序杂乱的课堂,迟早会“人在囧途”。
三、设置问题要考虑语言表述技巧
孟子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教师的言语,简洁而通达,精微而完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而营造氛围时,教师的语言又需要一定的表述技巧。
1. 语言要有铺垫和自然的过度
设置的问题能否自动呈现,问题之间能否自然过渡衔接,必要的语言铺垫语气过渡不可或缺。“好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富有魅力的语言,能把教学内容化作一股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问题情境,自主地对问题感兴趣,自动达到启发思维,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如《金属性质》新课引入:向学生展示传递几根锈铁钉,提问:看到铁钉表面有什么现象?学生:铁钉生锈了。教师从手上摘下戒指给学生展示:这是老师的婚戒,我们看到什么现象?学生:金光闪闪,没锈。两种金属出现的现象为何不同?学生: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虽是朴实无华的语言,但循循善诱,加上“煽情”地用贵重的“婚戒”做道具,学生在情感上信任、感动之余,课堂悄无声息地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金属的性质”。 2. 语言要有激情的渲染、引导
反思有些课堂,其实问题设置得很好,准确、新颖,但教者“平淡无奇”的读书式提问却致功亏一篑。如何通过强调语言中的重点,包括必要夸张的语气和激情的渲染,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思考并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微观世界的原子,肉眼看不到,所做的研究大都基于想象、推理,这就要培养学生有充分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不能把原子误导为好像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形成错误印象原子好大。为了强调原子小,笔者设置了问题:“肉眼看不到细菌——这是为什么?”语气重点强调“看不到”、“为什么?”“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轻松看到细菌,但仍看不到原子,这又是为什么?”语气重点“又是为什么?”连续的语气强调,造出一种课堂气势,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反之语气平和,没有激情,效果就大为降低。夸美纽斯曾形象指出:“一个能够动听明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四、注重生成性问题的灵活处理和应变能力培养,展现教师魅力
精彩的课堂本是一个“活”课堂,但再精心的钻研,再充分的预设,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出现一些生成性问题是必然的,我们不能因此畏惧,而是要有捕捉生成性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谓“生成性”是相对于预设性而言的。“不可预设性”是生成性教学最为明显的特征。课堂“生成性”教学就是教学活动前不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它是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甚至是不曾料到的意外等。它追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动学习,它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对学习材料进行灵活处理,对教学方案进行随机应变,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教学的动态生成。[3]基于生成性问题乃教学过程中正常现象,我们要有直面意外的思想准备,也让学生认识知识获得的艰难、曲折,要积累、拥有处理动态生成性问题的经验,立足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即兴创造,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因势利导,用睿智去机动灵活地处理,巧妙的提问,由意外的问题打造特别的效果,打造精彩片段,展现教师应变能力,彰显个性魅力。随意的、缺少准备的粗糙解答或“滑过”不解答,也许一节精心准备的课堂,因此就功亏一篑,甚至成为明显的瑕疵,也与精彩的刹那失之交臂。
张楚廷先生说过:“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只有精心、精准设置问题,巧妙呈现,才能让学生汲取到营养;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也才能用教师的思想点燃“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喷发出美丽的“火焰”,呈现出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
[2] 毕华林,辛本春. 促进“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策略 [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1,(7):22
[3] 叶林美. 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 化学教学,2009,(8):64-67
关键词:课堂教学;冷场;设置问题;问出精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5-0040-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5.014
近期笔者有幸参加了市青年教师化学优质课比赛,结合平时一些观摩课,进行对比反思,发现目前一些课堂较多的教学行为是:关注概念的形成建立;强调创新探究过程;注重难点突破;精工板书设计;细心引导学生回顾总结,甚至预留下节课的悬念。看似完整无缺,可实际教学中,部分课堂本欲营造的气氛难以形成,时有“冷场”、“断片”或答非所问的现象,使上课的“泰囧”,听课的纠结,更别说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了。“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为何夫子能使学生欲罢不能?为何自己精心准备的一节课总有一段“人在囧途”?
回顾分析,其实有的课堂也就少数关键环节问题设置欠妥,如有几个恰到好处的问题点一点,重点就突显;引一引,内容过度自然呈现;带一带,高潮也就到了。那么作为课堂主导,“穿针引线”的教师,该如何设置恰当的问题,呈现精彩课堂?
一、设置问题要把握几个尺度
1. 研读教材内容,执行大纲要求,准确定位问题设置的深度
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读懂、理解并准确把握,最终实际运用,是达成教学活动目标的先决条件。挖掘过深,人为添加学习难度,造成学习困难,无益于调动学习积极性;解读过分肤浅,停滞于表象,犹如隔靴抓痒,不能揭示真谛,因此问题设置的深度是否恰当,可谓教学关键环节。大纲具体指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应依据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例如,‘酸’的概念的学习,就可以整体设计为四个阶段;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要求‘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金属与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了解锌、铁、镁与稀硫酸的反应’;在‘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中,要求‘初步认识酸的性质’;在‘溶液酸碱性’学习中,要求‘了解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初步认识。”[1]从要求知道酸的概念到了解、初步认识酸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测定酸的pH的方法,明确规定了问题设置具体深度,只有读懂、理解才有合理的运用。超纲要求,定位过深,必导致更多学困生的产生,“冷场”的教学情景频现,精彩课堂只能成为“水中月”。
2. 熟悉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就船下篙,精心把握问题设置的高度
新课标指出:“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故问题设置应力求从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出发,结合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船下篙,不能想当然地对学生进行进程式的提问。要考虑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注意其它学科内容的存在,不重视“最近发展区域”,会出现问题设置忽难忽易。难的,现有知识技能层面回答不了;简单的,情感态度上不愿回答,导致课堂出现“断片”现象,气氛沉闷。可有些不明就里的教师还主观一头热,感叹我准备得如此“充分”,讲得如此精彩,你却无动于衷。殊不知忽视主体认知水平,不考虑学生情感态度,必然无法激发学习兴趣,不能调动积极性,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注定终将走向平庸。
要让学生“蹦一蹦,可以碰;跳一跳,够得到。”形象地指明问题设置的高度,实际教学也应该设置可以“碰到、够到”的一类问题,但火候掌握不当,出现不着边际的提问,让学生一头雾水,则实现精彩课堂又如“镜中花”了。
此次比赛为《原子的结构》同课异构。有的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做了不少多媒体课件,探讨了从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汤姆生发现电子及假设的电子分布模型,最后到卢瑟福的a离子散射实验,可谓系统地介绍了人类研究原子的历程。虽用多媒体呈现,有一定的趣味性,可难度也不低,咋一听,似有到了高中课堂的感觉,有超越大纲对初中生的要求仅是“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嫌疑。笔者备课时注意到初二物理已经介绍了原子的构成,研究调查之后发现,我校初三各班45名学生中有26-30名左右的同学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有20名左右的学生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甚至知道更小的粒子夸克;还有不少学生知道原子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但鲜有学生知道原子中哪种粒子带正电或负电,更解释不了原子对外为何不显电性。基于此笔者在进入新授课时,做了大胆的问题设置:“请同学们利用初中物理所学有关原子知识,写出原子由哪些粒子构成?”一下设定了一个让人颇感意外且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借班上课,没有预习,不看课本,学生能写出来吗?由于有调研,立足了其他学科因素,不少学生不仅写出,还对一些写得有缺陷的答案进行了讨论修正。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师生双边活动多,课堂气氛活跃,再借助多媒体呈现粒子动画和相关科学家的图像(初二物理教材上有),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原子构成的理解,也轻松知道了粒子带电状况,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也“水到渠成”。正是源于熟悉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了“最近发展区域”,才很好地把握了问题设置的高度,呈现了那一刻的精彩。
3. 钻研、解读知识重点、难点——明确设置问题的准确度
问题设置须开门见山地明确要讲授的内容,“一针见血”地确定问题指向。有些老师总是责怪学生答非所问,答案离题万里。其实更多的时候,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学生为何“跑题”?即使只有一小部分,都有问题设置不够明确、准确的嫌疑,只有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提问,才会使学生不知所指,无从下手,终将无法回答或“词不达意”。解决此类问题,貌似简单,多数教师常选择简单复述一下,但重复仅仅是让学生多听了一遍模糊问题,并没有使问题指向变准确。如何迅速开“门”,学生更快见到“山”,教师应立即调整问法,抓住要点明确指向,用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灵活处理。当然这种能力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课前有自主钻研意识,课后有反思推敲习惯,深入懂得明确问题设置和准确度的重要性。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学会反思,才能施以巧问,也才能问得准确、明确。 例如,提问“请同学说说原子的结构或构成?”但原子结构与构成是侧重点不同的两个概念。原子结构不仅仅包含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种类、数量关系,也强调质子、中子构成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能量不同而分层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动态因素;而原子的构成是指质子、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共同构成原子,强调原子中粒子种类、数目关系,可以说“构成”包含于“结构”,教师自身若没有搞清楚知识点细微区别,也就难怪学生“答非所问”。
二、设置问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引领者,但有的教师仅充当了一只传声筒,教学一板一腔,没有任何“涟漪”,可有的教师却把课堂吆喝得“风生水起”,为何现象如此迥异?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像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溪流”是缓慢流动于无形,还是飞流直下激情四射,除了与教师个性有关,也取决于问题设置是否易操作,实际教学中只有学生向往,充满积极思维的课堂,才不会平凡。
1. 尽量以兴趣和实际作为设计问题的支点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景,不仅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也有效激发着学习兴趣,最终为理解、掌握和运用提供契机。新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活动次数已逐渐变多,一节课堂能否出彩,关键在于能不能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质,设置调动好奇心、激发兴趣和探究欲望的“优质”问题。如氧气、铁丝都是常见物质,已有的认知基础,思维的惯性,铁不可以燃烧,可神奇的氧气却让铁丝剧烈燃烧且火星四射,“风景独好”。提问:“铁丝为啥也能燃烧?‘普通’的物质今天为何多了许多‘神奇’?”学生惊讶之余,主动性、积极性自然释放。可见有了兴趣和实际作为设计问题的支点,学生参与热情必然高涨。当然有时也可以采用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媒体,还原实际,激发兴趣。如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含量表;在有关“化学与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强化感官刺激,驱动好奇心,引导积极思维意愿。
2. 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为支撑
这边教师还没问完,那边结果已经知晓,这种缺少思维容量的提问会使课堂变得空洞。形式上机械完成了一次师生互动,看似热闹,但从学生僵硬的表情不难看出缺少学习需要的想象力,无益于提高能力、思维活跃度,因此设置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思维容量为支撑。当然所谓思维容量是指思维的深广度水平。从思维方向来看,它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思维活动持久地进行;从思维力度来看,它该是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再现问题,如果学生将记忆中的思维信息原封不动的提取就能解答,该问题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从问题的表现形式来看,思维容量较大的问题大多是以“为什么、”“怎样”、“如何”等启示性语言开头的问题,而非诸如“是不是”、“是什么”这样简单回忆再现的问题。[2]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固体大理石和液体稀盐酸行不行?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能不能制取二氧化碳?” 改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选择装置和药品?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何能制取二氧化碳?”改进后的问题不再是简单判断,还需要知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即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并能进行简单的知识迁移运用,具有一定深度和思维容量,对于青春年少、情感丰富、敢于想象的中学生,也就有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广度,有了兴趣的载体,乐于去思考,去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验成功,体现价值。
3. 问题设置要有连续性和梯度
知识获取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在寻求解决问题矛盾的方法中,层层深化不断推进、加深,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获得并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问题的设置要有连续性,即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有追问下一问题的原动力。当问题本身不具备激发进一步思考的意愿时,将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影响思维的深度,易使思维陷入无序状态。同时问题的呈现也要有梯度,递进式的导出,易形成清晰的思路,可持续激发学生思考,获取成就感、满足感,从而减少由学习枯燥导致的厌烦情绪,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科学的知识脉络和框架体系,提高掌握效率。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泰然。如就实验讲解燃烧条件时,提问:“实验中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可推测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这种问法语言单调平直,无兴趣激发点支撑,没有追问,缺少递进,指向笼统,感觉索然无味,连实验应有的激趣功能似乎也“杳无踪迹”。若改成“对比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为何水下的白磷不燃烧?都是可燃物,同一张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红磷为何却不燃烧?”这种立足实验,对比式提问,条理清楚,学生可轻松得出结论。“白磷在水下可以燃烧否?如果能该怎么操作?”这种追问,是前面问题的连续,虽要求提高,难度加大,但更强的趣味性和思维的连续性,使实际教学中的学生热衷此道,抢着思考回答。反之,如果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办事,全凭自己一张嘴决定,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这种无序杂乱的课堂,迟早会“人在囧途”。
三、设置问题要考虑语言表述技巧
孟子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教师的言语,简洁而通达,精微而完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而营造氛围时,教师的语言又需要一定的表述技巧。
1. 语言要有铺垫和自然的过度
设置的问题能否自动呈现,问题之间能否自然过渡衔接,必要的语言铺垫语气过渡不可或缺。“好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富有魅力的语言,能把教学内容化作一股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问题情境,自主地对问题感兴趣,自动达到启发思维,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如《金属性质》新课引入:向学生展示传递几根锈铁钉,提问:看到铁钉表面有什么现象?学生:铁钉生锈了。教师从手上摘下戒指给学生展示:这是老师的婚戒,我们看到什么现象?学生:金光闪闪,没锈。两种金属出现的现象为何不同?学生: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虽是朴实无华的语言,但循循善诱,加上“煽情”地用贵重的“婚戒”做道具,学生在情感上信任、感动之余,课堂悄无声息地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金属的性质”。 2. 语言要有激情的渲染、引导
反思有些课堂,其实问题设置得很好,准确、新颖,但教者“平淡无奇”的读书式提问却致功亏一篑。如何通过强调语言中的重点,包括必要夸张的语气和激情的渲染,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思考并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微观世界的原子,肉眼看不到,所做的研究大都基于想象、推理,这就要培养学生有充分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不能把原子误导为好像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形成错误印象原子好大。为了强调原子小,笔者设置了问题:“肉眼看不到细菌——这是为什么?”语气重点强调“看不到”、“为什么?”“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轻松看到细菌,但仍看不到原子,这又是为什么?”语气重点“又是为什么?”连续的语气强调,造出一种课堂气势,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反之语气平和,没有激情,效果就大为降低。夸美纽斯曾形象指出:“一个能够动听明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四、注重生成性问题的灵活处理和应变能力培养,展现教师魅力
精彩的课堂本是一个“活”课堂,但再精心的钻研,再充分的预设,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出现一些生成性问题是必然的,我们不能因此畏惧,而是要有捕捉生成性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谓“生成性”是相对于预设性而言的。“不可预设性”是生成性教学最为明显的特征。课堂“生成性”教学就是教学活动前不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它是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甚至是不曾料到的意外等。它追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动学习,它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对学习材料进行灵活处理,对教学方案进行随机应变,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教学的动态生成。[3]基于生成性问题乃教学过程中正常现象,我们要有直面意外的思想准备,也让学生认识知识获得的艰难、曲折,要积累、拥有处理动态生成性问题的经验,立足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即兴创造,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因势利导,用睿智去机动灵活地处理,巧妙的提问,由意外的问题打造特别的效果,打造精彩片段,展现教师应变能力,彰显个性魅力。随意的、缺少准备的粗糙解答或“滑过”不解答,也许一节精心准备的课堂,因此就功亏一篑,甚至成为明显的瑕疵,也与精彩的刹那失之交臂。
张楚廷先生说过:“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只有精心、精准设置问题,巧妙呈现,才能让学生汲取到营养;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也才能用教师的思想点燃“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喷发出美丽的“火焰”,呈现出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
[2] 毕华林,辛本春. 促进“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策略 [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1,(7):22
[3] 叶林美. 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 化学教学,2009,(8):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