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在“校园文化、课间文化、校外教育”等课题研究上倾注的热情与所做的工作不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做出文化,做成文化,乃其发展的最高境界,具有最好的效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层建筑,实现了教育人的理想追求。本课题“学生为本,师生同乐——学校课间文化观念的重塑与实践研究”,试图尽可能反映更高水平、更高效益的办学追求,探索教育的更全面进步和发展。
一、 基于三维空间的“课间”概念的拓展
目前校园里的教育改革,被普遍地理解为“在课上40(或45)分钟的时空寻效益”,并以这样的改革成果代表学校教育理念和水平。
我们尝试突破传统的学校“课间”只是下课后的“10分钟”的局限,在时间维度、学科维度、德育维度这个三维空间中重塑空间文化的观念,真正体现“学生为本,师生同乐”的教育理念,拓宽“生本教育”理论的概念和外延。
“课间”,眼下被通解为每课时(节)与下一课时的间隔时段。这样,“课间”的范畴、时长就很窄很短,有人统计每天合计仅有60分钟。
本课题却将其还原一般性作为自己的独特:课间,一般地指每课时单位(课节或单元等)与下一课时单位的间隔时段。
这里,我们把“课节”这个单位,推广至“课时单位”。它不仅可以是课节,也可以是单元、学期、学年,甚至把整个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作为单位计。显然,不同的单位会产生不同意义的课间,从时间维度说,这里的课间还将包含学校生活之后,新概念的学习开始的全新“课间”,涵盖人的终身教育。如此,“课间”界定的实质是:对任何时间而言,只要是“下课了”,或“结束了单位时间的教学之后”就都是“课间”。它不再限于每天若干分割的几分钟,不再限于仅以课节为计算单位的间隔时段。我们在课间的概念上架构三维空间。
1. 时间维度
时间是课间概念的第一维度。在这个维度上,单位的不同变化,是概念转换的“钮”,而转换可以由研究的需要而随时方便地确定。这一转换丰富了“课间”概念的内涵,拓宽了课间概念的完整性。如从“学日”角度看,当日内有若干10分钟时长的课间,也有最后课下至次日的课间。如果我们把前者叫做小课间,隔日的叫做大课间,就产生了时间维度。由于它们被利用的方法和价值迥异,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认识和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当然,单位的扩展,还可产生更宽意义的“课间”;反之,单位的不断微缩,也产生更加微观的“课间”。这里,我们可以将不同的级别区分、利用之。
2. 学科维度
教学的不同学科,系知识与文化的反映,形成课间概念的第二维度。在这个视野里,课间系指每一学科的每一课时单位与本学科下一课时单位的间隔时段。这种课间一般地是时隔一日,也可以是数日数周乃至更长。它们的时段虽有长短,但都有特定的学科思维方向,标示着知识与文化的量和质;它也可以有不同学科的多个下位概念,例如数学、语文的课间等等。同时,伴随时间维度单位的协同变换,其下位概念亦会极其丰富。
3. 德育维度
此外,我们将与时间或学科交叉相关的教育概念、人格行为、道德修养当做第三个维度来认识。它与时间、学科形成不同的“轴向”,却又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它们相互间的“映射”来研究关系,推敲其作用。与以上两个维度合映,客观上标志文化的形成及品位。
二、 课间文化建设的生本观
综上所述,不同的轴向维度,可有不同的“课间”概念特指,处于这样三维描绘的“课间”,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适。那么,课间文化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存在于这个三维标示空间中的“以太”(Ether),或称“场”,它以文化表现特质。这其中,“以太”的物质性以致密程度表达其质量(m),而它的介质性以传播力度反映为“场强”(Q)。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特指基于教育所触发的,其精神的理解与通常的界说一般无异。我们只是力图用相互映射的三维坐标系表达其量与质,以便我们可以分析地认识课间文化,分解地操作文化建设。
在诸如此类的丰富“课间”概念里,可施展的教育影响及文化产生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方便、适时地转换研究主体与视角。我们认为,对课间文化这样拓展时空地分解研究,有利于提高针对性、增强操作性、扩大深广度。它特别符合当前的学校体制,有利于各种不同身份、承担不同教务的教师参与、建树,而不致有过多的分外负担。
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提出“教育要走向生本,教育应激扬生命”,为我们揭示了一条最根本的原理:教育无论如何是为学生的。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唯一出路。郭先生认为,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更如此。教育只要同儿童的情感相联系,他们就会以十倍的热情和敏锐去获取它。儿童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几乎都是在这种生命呼唤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我们的整个教育理想,也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郭思乐先生的这些主张和相应的改革,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教育自身的规律,激发了教育固有的效益。郭教授的实验主要在课堂及学科教学展开,这一顽固堡垒既然可以被“生本”如此神奇突破,那么,原就处于“边区”状态的广阔“课间”,更应该也可以实现“生本”奇效,奏响“生本”凯歌。
学习与积累是文化产生的渊源,学习的停止就意味着文化的中断。因此,如果没有教育的“学生为本”,课时结束,人们的学习也就结束,文化随之中止。因此,我们只有坚持“生本课间观”,文化才有生成及被人享有的可能,才有价值并走向日益丰富。
三、 课间文化建设研究的目标
在上述“课间文化”概念的界定下,正因为学习的“课时”永无尽头,“课间”也因此绵延无垠。 “课间”实际远比“课时”(或课上)长许多,意义深远许多。事实上,以往人们虽然在学校教育的课上使劲与着力,其实仍期待“功在课间”。因为人对于社会的服务或贡献,都是在“课间”做出的,人的精神或物质的价值体现,也都是在“课间”完成的,因而,课间文化具有更加明确的一般性。
厚重的文化依靠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必经反复沉淀方能生成。其间经历了不断的吸收与扬弃、再吸收再扬弃的循环过程。文化因此进化、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课间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应该永无言称完成之时,但我们的课题探究仍可有明确的目标。
1. 师生同乐、休闲怡情的目标境界
“生本”是课题的基础理念,师生同乐、休闲怡情是创建课间文化的目标境界。既然学生需要减负添乐,教师也没有理由课上、课间都做苦行僧,他们就应该与学生同动同乐。师生同是课间文化的创造者及享有者。乐,是他们身在其中的状态表现。乐与不乐,是衡量课间文化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2. 课间文化产生的机制与归因
课间文化的产生具固有的机制(或称机器),文化研究的成果首先应该表现为对机制的基本掌握。但由于文化现象的多源性与复杂性,我们不可能掌握它的全部与其“工艺”,甚至不可能在短期内获知大概,何况文化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本课题不以获取文化产生的充分条件为目的(舍弃条件的充分性),但以获取若干必要条件为追求(确保纯粹性)。在研究成果的展示上,我们将不仅仅满足于一些文化现象的罗列,而在于产生的条件与过程的概括,在于文化产生的归因。这样的归结,应不以量多而以质纯取胜。
3. 精彩的课间文化现象呈现
以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等学科课间文化与德育方面的课间文化为呈现方式。
四、 课间文化建设的实践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在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7个子课题,力图从实践的层面诠释这些理念。
1. 童话文本课间欣赏和创作的研究与实践
进行了童话欣赏对儿童心理认知发展、情感感悟发展、语文能力发展三方面的积极影响的理论探索;组织学生利用课间通过阅读经典童话认识童话的三大特点;通过相互交流畅谈对自己欣赏过的童话故事和童话人物的看法,用写读后感的方法感受童话教育,并能将懂得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2. 城郊小学生课间文化采风的实践研究
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参加采风活动,在深入社会、了解各种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对本土民俗风情的了解。我们充分考虑孩子的能力现状、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当地的文化特色等因素,将文化采风的内容集中于“孝”文化上,以“孝”文化采风活动为载体,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究和探索。
3.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间延伸与拓展的实践研究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放假时间以及社团活动时间,开展一系列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间文化生活。如组织了“我的低碳生活——节约用纸调查”、“数学与生活主题活动——数学与购物”、“你的压岁钱怎样花?——调查研究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把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文化生活。
4. 科学探究活动的课间延伸
学生利用寒假在家饲养小动物或培养植物,并记录动植物的成长过程;看科普类书籍或关于科学的影视栏目,写一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开学后收集学生的观察日记和心得。
5. 以图形拼摆为载体的美术创意的课间开发
将图形拼摆游戏与课间、文化、生本相结合,为学生制定了具体的图形拼摆游戏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利用课间进行拼摆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教师注重游戏活动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其美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且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活动剪影和作品。
6. 学校传统武术操特色文化的开发与研究
以“传统武术操”的体育活动为载体介入学生的课间生活,完成了第一次关于传统武术了解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分析。对四年级全部班级的墙外进行了武术墙布置,还有一块移动的武术墙板的设计与布置。挑选了传统武术操里的两套武术操《五步拳》《少年拳》进行欣赏和学习。在课间开展了寻找武术小明星活动。
7. 男生舞蹈课间实践活动的研究
在舞蹈教室里,为同学们展示各位男舞名人的图片和简介。利用苗苗广播站为同学们宣传名家故事,在社团课上给同学们欣赏名家舞蹈,训练场地扩大到操场、报告厅舞台等。学生利用课间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动作的编排和舞蹈的展示,学生的视觉空间也得到了拓展。在完成了编排之后,学生又利用课间时间进行练习,在下课10分钟、大课间,他们会表演给小伙伴看;在放学回家,他们会表演给家长看。老师也会为这群喜欢在地上摸爬滚打的男生们穿上神气的演出服时激动而骄傲的神情,以及在舞台上华丽地演绎着自己的舞蹈并得到台下观众认可后的喜悦、兴奋所触动。师生在男生舞蹈中享受着无限的快乐。
开展课题研究两年来,课题组的教师与参与实践的同学们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课间的三维空间里开展了多彩多姿的活动。师生们在活动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初步达到了“同乐”的境界。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研究,巩固和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 310021)
一、 基于三维空间的“课间”概念的拓展
目前校园里的教育改革,被普遍地理解为“在课上40(或45)分钟的时空寻效益”,并以这样的改革成果代表学校教育理念和水平。
我们尝试突破传统的学校“课间”只是下课后的“10分钟”的局限,在时间维度、学科维度、德育维度这个三维空间中重塑空间文化的观念,真正体现“学生为本,师生同乐”的教育理念,拓宽“生本教育”理论的概念和外延。
“课间”,眼下被通解为每课时(节)与下一课时的间隔时段。这样,“课间”的范畴、时长就很窄很短,有人统计每天合计仅有60分钟。
本课题却将其还原一般性作为自己的独特:课间,一般地指每课时单位(课节或单元等)与下一课时单位的间隔时段。
这里,我们把“课节”这个单位,推广至“课时单位”。它不仅可以是课节,也可以是单元、学期、学年,甚至把整个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作为单位计。显然,不同的单位会产生不同意义的课间,从时间维度说,这里的课间还将包含学校生活之后,新概念的学习开始的全新“课间”,涵盖人的终身教育。如此,“课间”界定的实质是:对任何时间而言,只要是“下课了”,或“结束了单位时间的教学之后”就都是“课间”。它不再限于每天若干分割的几分钟,不再限于仅以课节为计算单位的间隔时段。我们在课间的概念上架构三维空间。
1. 时间维度
时间是课间概念的第一维度。在这个维度上,单位的不同变化,是概念转换的“钮”,而转换可以由研究的需要而随时方便地确定。这一转换丰富了“课间”概念的内涵,拓宽了课间概念的完整性。如从“学日”角度看,当日内有若干10分钟时长的课间,也有最后课下至次日的课间。如果我们把前者叫做小课间,隔日的叫做大课间,就产生了时间维度。由于它们被利用的方法和价值迥异,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认识和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当然,单位的扩展,还可产生更宽意义的“课间”;反之,单位的不断微缩,也产生更加微观的“课间”。这里,我们可以将不同的级别区分、利用之。
2. 学科维度
教学的不同学科,系知识与文化的反映,形成课间概念的第二维度。在这个视野里,课间系指每一学科的每一课时单位与本学科下一课时单位的间隔时段。这种课间一般地是时隔一日,也可以是数日数周乃至更长。它们的时段虽有长短,但都有特定的学科思维方向,标示着知识与文化的量和质;它也可以有不同学科的多个下位概念,例如数学、语文的课间等等。同时,伴随时间维度单位的协同变换,其下位概念亦会极其丰富。
3. 德育维度
此外,我们将与时间或学科交叉相关的教育概念、人格行为、道德修养当做第三个维度来认识。它与时间、学科形成不同的“轴向”,却又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它们相互间的“映射”来研究关系,推敲其作用。与以上两个维度合映,客观上标志文化的形成及品位。
二、 课间文化建设的生本观
综上所述,不同的轴向维度,可有不同的“课间”概念特指,处于这样三维描绘的“课间”,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适。那么,课间文化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存在于这个三维标示空间中的“以太”(Ether),或称“场”,它以文化表现特质。这其中,“以太”的物质性以致密程度表达其质量(m),而它的介质性以传播力度反映为“场强”(Q)。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特指基于教育所触发的,其精神的理解与通常的界说一般无异。我们只是力图用相互映射的三维坐标系表达其量与质,以便我们可以分析地认识课间文化,分解地操作文化建设。
在诸如此类的丰富“课间”概念里,可施展的教育影响及文化产生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方便、适时地转换研究主体与视角。我们认为,对课间文化这样拓展时空地分解研究,有利于提高针对性、增强操作性、扩大深广度。它特别符合当前的学校体制,有利于各种不同身份、承担不同教务的教师参与、建树,而不致有过多的分外负担。
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提出“教育要走向生本,教育应激扬生命”,为我们揭示了一条最根本的原理:教育无论如何是为学生的。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唯一出路。郭先生认为,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更如此。教育只要同儿童的情感相联系,他们就会以十倍的热情和敏锐去获取它。儿童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几乎都是在这种生命呼唤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我们的整个教育理想,也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郭思乐先生的这些主张和相应的改革,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教育自身的规律,激发了教育固有的效益。郭教授的实验主要在课堂及学科教学展开,这一顽固堡垒既然可以被“生本”如此神奇突破,那么,原就处于“边区”状态的广阔“课间”,更应该也可以实现“生本”奇效,奏响“生本”凯歌。
学习与积累是文化产生的渊源,学习的停止就意味着文化的中断。因此,如果没有教育的“学生为本”,课时结束,人们的学习也就结束,文化随之中止。因此,我们只有坚持“生本课间观”,文化才有生成及被人享有的可能,才有价值并走向日益丰富。
三、 课间文化建设研究的目标
在上述“课间文化”概念的界定下,正因为学习的“课时”永无尽头,“课间”也因此绵延无垠。 “课间”实际远比“课时”(或课上)长许多,意义深远许多。事实上,以往人们虽然在学校教育的课上使劲与着力,其实仍期待“功在课间”。因为人对于社会的服务或贡献,都是在“课间”做出的,人的精神或物质的价值体现,也都是在“课间”完成的,因而,课间文化具有更加明确的一般性。
厚重的文化依靠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必经反复沉淀方能生成。其间经历了不断的吸收与扬弃、再吸收再扬弃的循环过程。文化因此进化、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课间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应该永无言称完成之时,但我们的课题探究仍可有明确的目标。
1. 师生同乐、休闲怡情的目标境界
“生本”是课题的基础理念,师生同乐、休闲怡情是创建课间文化的目标境界。既然学生需要减负添乐,教师也没有理由课上、课间都做苦行僧,他们就应该与学生同动同乐。师生同是课间文化的创造者及享有者。乐,是他们身在其中的状态表现。乐与不乐,是衡量课间文化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2. 课间文化产生的机制与归因
课间文化的产生具固有的机制(或称机器),文化研究的成果首先应该表现为对机制的基本掌握。但由于文化现象的多源性与复杂性,我们不可能掌握它的全部与其“工艺”,甚至不可能在短期内获知大概,何况文化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本课题不以获取文化产生的充分条件为目的(舍弃条件的充分性),但以获取若干必要条件为追求(确保纯粹性)。在研究成果的展示上,我们将不仅仅满足于一些文化现象的罗列,而在于产生的条件与过程的概括,在于文化产生的归因。这样的归结,应不以量多而以质纯取胜。
3. 精彩的课间文化现象呈现
以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等学科课间文化与德育方面的课间文化为呈现方式。
四、 课间文化建设的实践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在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7个子课题,力图从实践的层面诠释这些理念。
1. 童话文本课间欣赏和创作的研究与实践
进行了童话欣赏对儿童心理认知发展、情感感悟发展、语文能力发展三方面的积极影响的理论探索;组织学生利用课间通过阅读经典童话认识童话的三大特点;通过相互交流畅谈对自己欣赏过的童话故事和童话人物的看法,用写读后感的方法感受童话教育,并能将懂得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2. 城郊小学生课间文化采风的实践研究
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参加采风活动,在深入社会、了解各种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对本土民俗风情的了解。我们充分考虑孩子的能力现状、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当地的文化特色等因素,将文化采风的内容集中于“孝”文化上,以“孝”文化采风活动为载体,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究和探索。
3.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间延伸与拓展的实践研究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放假时间以及社团活动时间,开展一系列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间文化生活。如组织了“我的低碳生活——节约用纸调查”、“数学与生活主题活动——数学与购物”、“你的压岁钱怎样花?——调查研究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把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文化生活。
4. 科学探究活动的课间延伸
学生利用寒假在家饲养小动物或培养植物,并记录动植物的成长过程;看科普类书籍或关于科学的影视栏目,写一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开学后收集学生的观察日记和心得。
5. 以图形拼摆为载体的美术创意的课间开发
将图形拼摆游戏与课间、文化、生本相结合,为学生制定了具体的图形拼摆游戏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利用课间进行拼摆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教师注重游戏活动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其美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且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活动剪影和作品。
6. 学校传统武术操特色文化的开发与研究
以“传统武术操”的体育活动为载体介入学生的课间生活,完成了第一次关于传统武术了解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分析。对四年级全部班级的墙外进行了武术墙布置,还有一块移动的武术墙板的设计与布置。挑选了传统武术操里的两套武术操《五步拳》《少年拳》进行欣赏和学习。在课间开展了寻找武术小明星活动。
7. 男生舞蹈课间实践活动的研究
在舞蹈教室里,为同学们展示各位男舞名人的图片和简介。利用苗苗广播站为同学们宣传名家故事,在社团课上给同学们欣赏名家舞蹈,训练场地扩大到操场、报告厅舞台等。学生利用课间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动作的编排和舞蹈的展示,学生的视觉空间也得到了拓展。在完成了编排之后,学生又利用课间时间进行练习,在下课10分钟、大课间,他们会表演给小伙伴看;在放学回家,他们会表演给家长看。老师也会为这群喜欢在地上摸爬滚打的男生们穿上神气的演出服时激动而骄傲的神情,以及在舞台上华丽地演绎着自己的舞蹈并得到台下观众认可后的喜悦、兴奋所触动。师生在男生舞蹈中享受着无限的快乐。
开展课题研究两年来,课题组的教师与参与实践的同学们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课间的三维空间里开展了多彩多姿的活动。师生们在活动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初步达到了“同乐”的境界。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研究,巩固和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 3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