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史”中汲取宝贵经验和智慧

来源 :大连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史”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的百年华诞的历史节点,站在民族复兴之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的时代高度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袁是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的又一次创新性教育。“预知大事,必先为史”,历史蕴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智慧和经验。“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把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以及未来战略高度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和自信,是时代对我们的必然要求。
其他文献
作为辩护律师的首要职业伦理,忠诚义务是指辩护律师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又要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在比较法的视野下,美国、德国和日本律师职业伦理中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忠诚义务
建党百年来,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经历了初步开创、艰难拓展、苦难辉煌、突飞猛进、历史转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几个阶段。纵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历程,有如下启示
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就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的条件作出了规定,但司法实践表明,证人出庭难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为此,法律界纷纷献计献策,以期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将这些方案分别概括为地方试点推进型、司法解释自律型、立法有限规制型和立法绝对主导型。前三种方案无法解决积重难返的出庭难问题,甚至有的方案会引发新的问题,导致公正效率两败俱伤。后一种方案效果更优,但由于刚性过强,不具有可行性。解决我国证人出庭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一审法院的求真义务、增强辩方的制约权和明确二审的裁判标准,其具体思路是明确法院保证证人到
我国现行刑事侦查法属单一真实发现模式,其以真实发现的认识论功能为导向,采侧重权力行使的一维构造.在互联网普及、科技发展的大数据时代,隐私衰退,公权力扩张,现行法模式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中轴力量,不仅能够为文化建设凝聚青春力量,还能够为文化建设提供价值规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即
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道德问题,除了加强社会成员的德性培养之外,还需要通过制度尤其是法律来解决。立法和司法是法律解决道德问题的两种重要途径。道德问题的立法解决,是将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满足社会住房需求,首次于我国创设居住权制度,并对居住权进行了法律上的定义。然而,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不系统性和现行法律不完善性,导致无法对我国居住权制度下“使用”一词的范围进行清晰的界定和限制。当前不仅需要明晰“使用”与“收益”的界限,还应明确使用房屋的主体范围以及居住权人使用时应履行的义务。据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历史悠久的罗马法的居住权制度和人役权体系加以分析与归纳,以对我国居住权制度进行合理解释并提出完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现实和人民的需求,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建
投诉举报类行政诉讼案件的难点在于投诉举报人原告资格的认定。现行标准存在局限性,无法在中国的司法场域内实现逻辑自洽。其中,“私益—公益”认定标准过于宽泛,可能将一部分不正当的、不应予以保护的利益纳入保护范围,而保护规范理论则过于狭窄,会排除一部分正当的、应受保护的利益。因此,对投诉举报人原告资格的判断应回归“利害关系”这一传统理论共识。通过对“合法权益”“不利影响”进行契合投诉举报人特性的解释和具体化,应当建构“法定职责—不利影响”分析框架。法定职责要件用以判断行政机关对投诉举报事项是否
随着对监护制度尤其是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理解不断加深,成年人监护制度用更有时代性的协助决定模式取代传统的替代决定模式,已愈加广泛地被接受为转型方案。尽管我国法并未完全采取协助决定模式,但与《民法通则》完全采纳替代决定模式相比,《民法典》已然在监护制度中吸纳了协助决定的理念,这为在法律适用中选择协助决定规范创造了条件。与替代决定模式相比,协助决定模式的价值取向更为进步,关系结构更为合理,保护机制更为科学。深刻理解这两种监护模式的差异及优劣,有助于在监护制度适用中做出更优选择,逐渐使协助决定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