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璋:战士心中的“暖水瓶”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a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军装的易中天”、“文官武状元”、“思想达人”、“军营偶像”……在官兵授予的各种头衔中,程璋最喜欢的仍然是“指导员”。他说,指导员是一个温暖而富有感情的称谓。也因此,战士们常说,指导员程璋外冷内热,就像个“暖水瓶”。
  他,不算太高的身材,标准的板寸头,炯炯有神的双眼,洪亮干脆的声音。这是程璋给我的第一印象。
  他,任指导员6年来,中队4次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党支部2次被表彰为“先进党支部”,14次比武获得第一,带领官兵15次完成维稳处突、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这是程璋任武警浙江总队丽水市支队丽水市中队指导员取得的“小小成绩”。
  他,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7次被评为“爱警精武标兵”、优秀“四会”教练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今年7月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这是程璋当兵16年荣获的“点点荣誉”。
  他,被誉为新时期用思想带兵、引领部队风尚的思想达人,是备受基层官兵追捧的军营偶像。他的故事简单却主题鲜明,用他自己的话总结只有六个字:服从、牺牲、感恩。
  
  程璋语录:中队科学发展的经验有千万条,但凝聚兵心是头一条。如何凝聚兵心?关键是要用创新理论帮助战士坚定理想信念,不让一个灰色消极的思想在中队落脚,不让一个坏风气在中队蔓延,不让一个战士落伍掉队。
  穿军装的易中天
  程璋的政治理论课讲得好,已然是武警浙江总队公认的事。“程璋讲党的创新理论我爱听。他常常能通过小事情讲出大道理,让人越琢磨越有味道!”中队长刘中华的体会是,听程璋讲课是一种享受。也因此,大家都称程璋是“穿军装的易中天”。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创先争优”党课。上课一开始,程璋把大伙儿“赶”出了教室。“走,我们今天来场拔河比赛。”篮球场上,官兵们被分成了党员和群众两支队伍,程璋一声哨响,双方进入拉锯战,战士们无不铆足了劲,最终党员队略胜一筹。就在胜者兴高采烈、输者嚷着重来之际,程璋吹响哨声,要求大家席地而坐。程璋大声问:“谁都想当胜者,但胜者永远只有一个,大家想做最终的胜利者吗?”“想!”战士们异口同声回答。党员队为什么会赢?因为他们是训练标兵,加上劲往一处使,形成“1+1>2”的叠加效应,所以他们取得了胜利。“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个政党,如何做到长盛不衰?要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情况创先争优,这样才能确保党组织里每个党员始终站在时代最前列。我们在座的每位党员,都要成为中队最优秀分子,每个入党积极分子都要努力做到最优秀,那我们党支部就能永葆先进性,我们中队就一定是先进中队。”
  程璋说,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为了能把政治理论课讲好,他制订了详细的自学计划,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挤出两小时学理论,每周到丽水市委“人文大讲堂”旁听,还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学习,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几年下来,他系统学习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经典著作和胡主席一系列重要论述,通读了《武警政治工作学》、《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等100多册理论书籍,写了近40万字的心得笔记。
  为提高授课技能,他系统研读了近10年的《演讲与口才》杂志,口中含着石子练发音,对着镜子练神态,跟着《百家讲坛》练技巧,经过一番勤学苦练,讲理论课的底气更足了。他还积极适应兵员成分的发展变化,把“我爱记歌词”、“百家讲坛”等电视形式引入课堂,开展热点辨析问题讨论,战士愿听、想听、爱听,时时有期待感,课课有收获感,编写的19份教案,11份被上级选编为教材。
  不过,让程璋费脑筋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灌输给官兵?程璋的经验是让理论通俗化,引导官兵在轻松学习中感悟。程璋组织中队的大学生战士,一起研究“理论歌谣”,组织党员编写党的创新理论方面的语丝,写学习体会等,总结出中队党员、官兵喜闻乐见的学习创新理论形式10多种,形成了“理论学习大众化”的氛围。为了帮助大家解决理论学习的“拦路虎”,程璋制作“理论升级卡”,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本观点按难易程度区分为6个等级,分印在不同颜色的卡片上,让官兵从易到难过关升级;将党的创新理论的关键词编成朗朗上口的“四字诀”,排成节目搬上中队舞台,绘成FLASH动漫挂在中队局域网上,让大家在娱乐中也能学理论;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中队工作、与身边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编成故事集,让大家在聆听故事中接受启发;编印了“口袋书”、“学习周报”等近10种辅助工具,方便大家随时学习……中队工作头绪多,要使群众性学理论活动持续热起来、学下去,除了依靠一套灵活多样的学习手段,更要有制度保障,让理论学习成为中队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更是一笔让战士们终生受益的财富。
  程璋的课讲得好,做思想工作也是把好手。
  2008年,中队两名骨干考学落榜,战士们都为他们感到惋惜。晚饭后,程璋给战士们安排了一项特殊的“游戏”——端水比赛。要求每位战士在手臂伸直的情况下,端满满一杯水,谁坚持的时间长,谁就获胜。最终战士张绣绿夺得冠军,当他放下手臂时,两条手臂已僵硬。程璋问大家:“一杯水重吗?”“不重!”战士们答道。
  “其实一杯水并不重,当它的重量没有发生改变时,你端得越久就越重,一直到你无法承受。其实,只要换种方式,感觉累了,把它放下,再端起来,就可以端得更久。做任何事都一样,人生的机会有很多,这一次没有把握好,可以调整一下,继续迎接挑战,千万可别让一杯水给压垮啦!”小小的游戏让战士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有许多选择,要学会放下。因8分之差而落榜的张绣绿深受启发。第二年,张绣绿考学一举中榜。临行前,他深情地对程璋说:“指导员,是您让我学会了放下,没有当初的‘舍’,就没有今天的‘得’。”
  战士王士容“吊儿郎当”出了名,违纪违规他样样沾边,班长谈心,他口头上认错态度端正,转眼又将班长告诫抛之脑后。班长、排长称他无药可救,随他自生自灭吧。
  程璋不同意大家的观点,给班长支了个招:每次开班务会时,班长都要对一周个人违规违纪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并且要求被通报的战士背一段条令条例。每次小王是必背的,一开始小王还不以为然,然而,时间一长,其他人名字出现的越来越少,后来常常只有他一个人,小王的脸挂不住了,对违规违纪的看法开始发生转变。
  这时,程璋又提示班长抓住小王的每一点进步,在班务会上予以表扬。程璋还抽出时间找小王交流思想,很快,小王有了转变。终于有一天,通报上没了小王名字。小王也因为工作积极、表现优异,年底还被评为优秀士兵,“违纪大王”最终变成了“守纪模范”。6年来,程璋将23名后进战士培养成优秀士兵。
  
  程璋语录:中队长、指导员只是分工不同,工作上不能分家。虽然我是一名政工干部,但更重要的,我是一名基层干部。作为基层干部,只文不武就没有底气,更何况如果想成为一名優秀的指导员,光说不练能行吗?
  文官武状元
  中队官兵都知道程璋有一个习惯:每天俯卧撑200次、100米冲刺6趟、杠铃100下、蛙跳150次。这是程璋给自己定下的训练量,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每次官兵擒敌训练,他都会出现在格斗场上,给新兵当活靶子,给擒敌高手出难题。
  2009年9月,过五关斩六将,程璋代表武警浙江总队参加全国武警部队的军事教学法大比武。总部的作战参谋翻着花名册,眼睛瞪得像铜铃:“怎么是个政治干部参加军事比武,你们有没有搞错?”
  错不了!他就是从武警浙江总队千挑万选的军事教官精英。此前,他已连续6次参加支队和省级教学比武,均获第一名。
  经过抽签,他的任务是通过编写教程,并教会从未摸过枪的6名某文工团演员、在5天时间内完成有效处置“在押犯人逃跑”的突发事件。令所有考官意外的是,5天后的考核,这6名“菜鸟”脱胎换骨,个个成了处突高手。比武结束时,程璋名列榜首,被武警部队授予“标兵教练员”称号,成为获得最高荣誉的10位选手之一,载誉归来后荣立三等功。
  官兵们对同样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指导员就一个字:“服!”而在程璋看来,能否让基层官兵信服,就看自己手上有没有绝活,否则道理说得再多,也是空话。总队以上4次军事比武夺冠的记录,也让他得了“文官武状元”的美誉,更成了年轻士兵心中的偶像。
  程璋训练之余还特别肯动脑子。“赏画瞄准法”就是程璋创新军事教学法的一个小小的尝试。作为军事训练的基础内容,射击训练瞄准课目在教程上只有简短的一句话:缺口、准星和靶心,三点成一线。但新兵在实际训练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越急着瞄上靶却又容易瞄偏。一次在驻地古堰画乡参观,讲解员对巴比松油画和工笔画介绍的一席话让他深受启发,巴比松油画和工笔画的不同欣赏方法,不正与瞄准靶心和准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吗?于是,他有意识地引导战士用赏画的感觉练习瞄准——将靶心想象成巴比松油画,将准星缺口想象成工笔画,眼光在远近之间进行收放,最后定格在准星缺口上。以此撰写的教案,参加总队军事教练员考评,一场短短的教学课全场传来了4次掌声。一位担任评委的支队参谋长感叹到:我入伍20年,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教学法,原来训练可以这样去教学。这一年,程璋又参加了总部军事教练员考评,在几十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赛后,总部一位首长笑着说:文官也能当“武教头”,不简单!
  几年来,他始终坚持与中队干部骨干研究探索县市中队科学练兵的路子,先后总结出“分类施训、分段达标”和形象式讲解、启发式讲解、答疑式讲解等教学组训方法,被总队、支队推广运用,他还多次被总队、友邻支队邀请进行教学示范和指导。如饥似渴地学习和不懈地追求,使他实现了从政治工作“行家里手”,向军事工作“明白人”的跨越,用文武兼备的硬劲,探索新时期学习型基层干部的真谛。
  程璋常说,执勤是中队中心工作,什么时候都要拉满弓上满弦。他每天都要落实执勤交班会,每周召开执勤“查忧会”,每月联合看守所进行执勤安全检查,查摆隐患,纠正问题。他还结合执勤战士常年超负荷运转易发生“常见病、多发病”,组织官兵学习事故案例通报,并总结出“上哨前有交代、查哨时有提醒、站岗中有督促、下哨后有讲评、每天有总结”“五有”执勤法。
  作为维护丽水社会稳定的拳头和尖刀,中队官兵随时可能面临血与火的考验。作为支部书记不仅平时要看得出来,关键时刻更要豁得出去。在执行任务中,程璋敢喊“跟我上”。 2007年11月,程璋带领4名防暴队员配合公安机关,抓捕一群特大贩毒团伙,面对5名手持马刀穷凶极恶的毒贩,他毫不畏惧,冲锋在前,与战友齐心协力生擒毒贩。几年来,他带领中队官兵先后成功处置群体性闹事事件4起,扑救山林火灾11起,抓获不法分子17名,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程璋语录:带兵就要爱兵,但怎样爱兵,拿什么爱兵?每个带兵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认为,爱兵就要爱在心坎上。爱兵仅仅停留在问寒问暖、端端病号饭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把战士带上成才之路,健全他们的人格、美化他们的心灵更是我的责任。
  战士的“心灵按摩师”
  程璋常说:“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不会带兵的骨干。”在程璋眼里,每名战士都是可造之才。
  “雷叶,快,快,快起床,马上把车开到中队来,小张发高烧,需要立即送医院!”雷叶是程璋的妻子,每次深夜接到这样的电话,她总是一骨碌爬起来,开车就往中队赶。这也是雷叶和程璋的一个约定:白天车属于雷叶,但由于家离中队近,如果夜里战士有个头疼脑热的,私车必须顶公车用。车还没行至中队,雷叶看到程璋背着生病的战士早已来到了大路边。挂号、验血、输液、取药……程璋为战士看病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待这名战士体温恢复正常,却已是凌晨4点了。雷叶说,每次看到丈夫程璋为战士如此奔波,心里是既理解又心痛。
  战士有疾苦、有病状的好医,无形的痛却难治。2009年10月12日,是战士小朗终生难忘的日子。夜幕刚降临,小朗就被请到了中队办公室。程璋指着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严肃地对他说:“把袜子脱掉,泡个脚。”小朗先是一愣,继而才明白了指导员的“心意”。原来,小朗的脚患了“鸡眼”,由于没注意个人卫生,脚掌心的脓包不慎破了,一脱袜子不仅钻心的疼,还会发出难闻的气味。由于担心战友闻到气味讲“闲话”,小朗干脆穿了两双厚袜子,从此不再打算洗脚了。得知这一情况后,程璋决定给小朗先把脚用热水泡一下,再给他上点药,继而消除他思想顾虑,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当小朗看到指导员一手托着他的脚跟,另一只手轻轻拭去自己脚指缝里的水滴时,内心激动的火苗扑腾扑腾往上蹿,一种无形的力量冲击着他的喉头,不知不觉中,眼睛湿润了……
  在程璋的知兵录里,记载着官兵的经历、特长、习惯、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程璋认为,爱兵必先知兵,但知兵决不等于爱兵。近年来,程璋根据战士特点先后总结出工作看情绪、活动看兴趣、吃饭看饭量、走路看神态、晚上看睡眠等10多种方法,既丰富了知兵内容和途径,更拓展了爱兵的新境界。而每当新兵下连、骨干调整、工作任务转换等时机,程璋还坚持“蹲班”,在与战士头碰头、床挨床、心贴心中,通过自己的体温去感知战士冷暖,通过自己需求去体谅战士的要求,架起了通向战士心灵的“桥梁”。
  一颗滚烫的心,焐热了一群士兵的心……
  战士服役仅两年,但一条军旅人生路却有漫长的几十年。程璋认为,关爱士兵,既要对他一时负责,更要对他们一辈子负责,决不能因一时头脑发热,让他们的身心受到傷害,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前不久,支队对基层执勤方案演练进行考核。就在临考的节骨眼上,两名战士的小腿不慎患上了轻度骨膜炎,连走路都一瘸一拐。考评在即,每名官兵心里绷得紧紧的,一看到这两人因伤痛很可能就要拖中队后腿,许多官兵眼里都急得喷火星子。程璋认为,既然有伤痛就得休息,否则拖成了大问题,就是对士兵不负责任。班长卢言磊是个火爆脾气,他对程璋说:是军人就应该“轻伤不下火线”,如果因这点小毛病就缺考,干脆我也不参加了!”程璋没有简单地对卢班长进行说教,而是把全体干部骨干请到办公室,播放了两段自己剪辑的视频。一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亿万观众瞩目的百米跨栏即将开赛,运动员刘翔因伤痛退出了比赛;另一个是今年5月举行的上海国际田径赛上,刘翔用七步上栏的新战法,战胜了正处于竞技巅峰状态的美国选手奥利弗。这两段并不复杂的视频,印证了一个朴实的道理:假如刘翔当初在奥运会上不顾伤痛,凭一时之勇咬牙参赛,很可能从此将告别跨栏;相反,因伤痛果断下“火线”,才能为祖国赢得更大的荣誉。卢言磊服了,一起观看视频的其他干部骨干也服了。
  为了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他为每名战士建立了思想档案,对每个战士的性格,爱好、情绪等12个要素进行登记,每月进行分析,及时掌握战士的思想脉搏,发现他们思想变化的规律。自闭、腼腆的战士马明超被程璋调到身边当通信员,在他的鼓励关心下,马明超变得乐观开朗了;新战士周平安体质不好,单双杠做不好,程璋为他示范摆腿“打浪”。无论老兵新兵,程璋都坚持一视同仁做到“六不”,不说生硬话、讽刺话、赌气话、威胁话、粗鲁话、泄气话。他十分关心战士的成长成才,根据战士的不同爱好,分别为他们制订学习成才计划,在中队广泛开展了“日练百字、周写一文、月读一书”活动,定期组织各种技能培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先后有5名战士考上了警校,24名战士取得大专以上学历,7名战士退伍后考上了公务员。
  
  文/李凌志 孔 一本刊记者李 芸图/孔 一
  责任编辑/李 芸
其他文献
姓名:阿布杜拉·巴吉  国籍:喀麦隆  就读院校: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故事:  一年前,外军学员阿布杜拉·巴吉在食堂就餐时突发心脏病瘫坐在沙发上。  “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 院长吴耀光和副院长戴永明迅速赶往医院,一边指挥现场医护人员迅速抢救,一边将情况逐级上报空军司令部和总参外事办公室。事关性命,上级各单位领导都暗暗捏着一把汗。  在联系喀麦隆驻华使馆未果的情况下,学院与医
期刊
“东游”故事【课堂版】·来自解放军理工大学——  阿哥有阿哥的王爷府,皇上有皇上的乾清宫,外军学员也有自己的“翰林院”——一个花香四溢,草叶常青的军校校园,中外军学员鲜少的接触让每一次交流都很宝贵。这次,来自澳大利亚、埃及、法国、德国、日本、泰国、美国等7个国家的军事、防卫院校的25名学员相聚解放军理工大学,与中方共度第四届陆军国际学员周,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拭目以待……  6月,古城南京。
期刊
昔日清华才女,今日火箭女兵。入伍前,清华校园里洒下她的欢声笑语;从军后,导弹发射架下留下她的阳光笑容。她带着梦想和激情一路前行,让青春在火热的生活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发射阵地向来是男兵的天下,如今女导弹操作号手也闪亮登场了——  西北高原,雪山环抱中的导弹发射场上,两组发射单元同步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向发射零时推进  “备份单元退出!”  当王晓丽从耳机里听到指挥长的命令时
期刊
“东游”故事【人物版】·来自国防大学防务学院——  很小的时候听过一首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3年前,国防大学防务学院推行植树种石头活动,“植一棵树,种一颗石,留一段情,牵一份爱”,他们用这种方式祝愿世界永远和平、60亿人生活安康。  来到国防大学防务学院,您会惊奇地发现在许多棵树下面,都有一块被精心“种”下的石头。这是学院开展爱心“种植”活动的一项举措,看看他们是怎样将这份爱“
期刊
翱翔蓝天的战机格外引人注目,但当它在空战中受伤落地,暂时退出空天战场之后的命运,你是否知道?当空战打响,必定会有战机被击伤,如何让战伤飞机第一时间重返蓝天?济空某部就担负着这种集速度和技术于一体而又鲜为人知的神圣使命。  比拼速度:一个“抢”字重千斤  去年初冬的一天,某沿海机场。航空兵某团正在组织飞行,战机频繁起降,一派繁忙的练兵景象。突然,做某战术动作的兩架战机在空中发生碰刮,平稳降落之后,急
期刊
每晚临睡前,我都会拿起一本书静静阅读,阅读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摊开书本,心灵开始飞翔,我仿佛看到了孙少平从故乡的田野走来,身后是长长的炊烟,身旁是灿烂的油菜花和起伏的麦浪。在阅读中,我又回到了久违的故乡,繁芜的心逐渐归于平静。  我喜欢路遥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就像繁星一樣熠熠闪烁,照亮我在困境中前行的路,长久地温暖着我的心灵。路遥来自粗犷苍茫而又贫瘠的陕北高原农家,有生之年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文学
期刊
曾经在书店听见两个人在谈话:“买些什么书呢?”“这么多呢?挑挑……”“余秋雨的?” “嗯?那个……那个……有点……算了吧……”  有点什么呢?我站在旁边很想问一问。是受不了他文字的重量吗?如果没看過,又是听谁说的呢?余秋雨的文章是有锋芒的,而且锋芒毕露,他会去批评一种人,会去批评一种社会现象,难道是他说中了谁,谁受不了了?  如果说从前喜欢鲁迅是因为他激烈的言辞,那么我对于余秋雨的欣赏则是从内心深
期刊
空军驻疆部队与驻地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互学互帮互促活动,共筑堡垒、共谋发展、共促和谐,使喀提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月上旬,笔者随参加空军驻疆部队军地基层党组织“三互”活动座谈会的代表们,踏上新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近距离感受“三互”活动的实践魅力。    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  道路宽阔,村容整洁,人均年收入3500多元,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笔者在和田市吐沙拉乡喀提其村看
期刊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第二卷”)记载的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的发展历程,这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段,其间既有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局面的成功经验,也有历经十年浩劫、遭遇重大挫折的沉痛教训,经验弥足珍贵。回顾历史,对照现实,展望未来,这段党史因为艰辛、曲折和挫折,因为丰富的沉淀和沉痛的记忆,更加
期刊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温习老子两千多年来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对照向南林成长的足迹,其威力可见一斑。细读《青春迷彩》,无不为一名战士的成长喝彩,为一名战士的思想境界叫好。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句话:“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细微之处见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才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从抹布不离身到没人愿意干的淘旱厕,向南林在微不足道的细节处逐渐显示出了他过人的毅力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