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出去露营。心情不好,以前从来不参加活动的我也跟着去了。
刚开始我没进入状态,脑子里一直想着近段时间的遭遇,对人,对事,都很让我失望。躺在帐篷里昏昏欲睡。晚上露水很重,尽管身体不是直接接触到草地但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湿气和青草扎在身上的不适。于是在朋友再三邀请下我终于走出帐篷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正当大家围着篝火跳得尽兴的时候,远处若隐若现的灯火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这个夜色深沉的夜晚,谁还会在那儿?
我停止了舞蹈,视线一直盯着暗夜里的明亮之处。
当它慢慢靠近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原来是手电筒的亮光。借着月色还有竹排缓缓向我们划过来。原来是这附近的村民在捕鱼。看到我们如此清闲便也停下来观看。朋友们以为他有恶意便大声呵斥“远点,别打搅了我们,要不我们待会下水游泳把你的鱼都吓跑。”村民没敢再停留。划着竹排悻悻地走了。看到他远走的背影我的眼眶忽然有些湿润了。
我一个人走回帐篷,蜷缩在一角,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思考。
曾经我一度地埋怨父母,我总是觉得他们没本事,人家的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每年会记得孩子的生日,会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在我的记忆里这些都没有过。他们只会计算今天挣了多少块,花了多少块。是的,父母对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于是我早早地想脱离那个环境。脱离那个狭小的空间。还在上学的时候我就要求一定要住宿,到外面工作了也是一年回家几次,尽管家离上班的地方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每次回家爸妈都会把自己当客人一样对待。我也习惯于这样的待遇。我不知道每次在我离家的时候母亲是否还会掉眼泪。尽管还没出嫁但却感觉像是已经出嫁了一样,每次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我早已忘记了曾经的自己。赢到亲眼看到了村民捕鱼的样子才记起了我的身份。其实我也是渔民的孩子。随着环境遭到肆意破坏,我们这些不是靠海而是靠河而居的渔民已经没鱼可捕了。可想而知我们的生活有多艰难。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父母还是没有拖欠我们一分学费,这是他们为什么对每一分钱都要斤斤计较的原因。因为我们比别人贫穷,所以我们很在乎那几毛钱甚至几分钱。工作以后已经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不再花父母的钱。尽管他们没有能力照顾我的饮食起居,但是每次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是会问我吃得好不好,工作辛不辛苦,还有没有钱花……想到父亲每次都是在下午四点就吃晚饭,然后收拾捕鱼用具出门,每每这时母亲会用饭盒盛上一些饭菜让父亲带上,以便父亲晚上饿的时候可以吃。
没有船,只有竹排。他被太阳晒得黝黑的手臂就这样一手高一手低地撑着竹排前进。他佝偻的背影就这样越来越远。
夜很深的时候,父亲才撒下网,耐心等着天明的到来。随身带着的薄膜,是用来铺在地上睡的,薄毯是用来保暖的。我们这次出来露营,睡在有气垫的帐篷里都会感到不舒服,更别说父亲了,他是怎么捱过来的?夏天天气多变,经常夜半时分电闪雷鸣,转眼倾盆大雨,那张简陋的薄膜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吗?父亲经常被雨淋到,所以落下了风湿的毛病。而在每个电闪雷鸣的夜里,母亲都会躺在床上一边叹氣一边担心着父亲的安危。
无论春夏秋冬,父亲永远这样,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尽管父母再努力,岁月斑驳的痕迹还是在这间小屋体现出来,它的裂缝越来越大了,一道比一道清晰。
而我,也在父母辛苦养育下得以成人。
刘墉曾经在书上写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小孩老是抱怨自己的父母给不了自己理想的生活,便问“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他的父母回答“我不知道生下的会是你。”
孩子的确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但是今天自己能健在,能感受到太阳的炽热,能感受到寒风的凛冽,能看到世间的变化,已经很美妙了。这些都该归功于父母,不管他们是农民,还是工人……
在父母心中,我们不管20岁,30岁,甚至更长的年龄,我们也都是孩子。他们同样会给我们他们所能给予的一切,也许和身边的人比起来的确有点寒酸,但是那份发自内心的爱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不该抱怨自己的出生,如果可以,他们一定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你。 一整夜我都躺在帐篷里,等的就是天空能尽快露出鱼肚白。
顾不了满身的困倦,我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这次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来去匆匆了,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我的父母,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在我的有生之年。
刚开始我没进入状态,脑子里一直想着近段时间的遭遇,对人,对事,都很让我失望。躺在帐篷里昏昏欲睡。晚上露水很重,尽管身体不是直接接触到草地但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湿气和青草扎在身上的不适。于是在朋友再三邀请下我终于走出帐篷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正当大家围着篝火跳得尽兴的时候,远处若隐若现的灯火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这个夜色深沉的夜晚,谁还会在那儿?
我停止了舞蹈,视线一直盯着暗夜里的明亮之处。
当它慢慢靠近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原来是手电筒的亮光。借着月色还有竹排缓缓向我们划过来。原来是这附近的村民在捕鱼。看到我们如此清闲便也停下来观看。朋友们以为他有恶意便大声呵斥“远点,别打搅了我们,要不我们待会下水游泳把你的鱼都吓跑。”村民没敢再停留。划着竹排悻悻地走了。看到他远走的背影我的眼眶忽然有些湿润了。
我一个人走回帐篷,蜷缩在一角,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思考。
曾经我一度地埋怨父母,我总是觉得他们没本事,人家的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每年会记得孩子的生日,会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在我的记忆里这些都没有过。他们只会计算今天挣了多少块,花了多少块。是的,父母对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于是我早早地想脱离那个环境。脱离那个狭小的空间。还在上学的时候我就要求一定要住宿,到外面工作了也是一年回家几次,尽管家离上班的地方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每次回家爸妈都会把自己当客人一样对待。我也习惯于这样的待遇。我不知道每次在我离家的时候母亲是否还会掉眼泪。尽管还没出嫁但却感觉像是已经出嫁了一样,每次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我早已忘记了曾经的自己。赢到亲眼看到了村民捕鱼的样子才记起了我的身份。其实我也是渔民的孩子。随着环境遭到肆意破坏,我们这些不是靠海而是靠河而居的渔民已经没鱼可捕了。可想而知我们的生活有多艰难。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父母还是没有拖欠我们一分学费,这是他们为什么对每一分钱都要斤斤计较的原因。因为我们比别人贫穷,所以我们很在乎那几毛钱甚至几分钱。工作以后已经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不再花父母的钱。尽管他们没有能力照顾我的饮食起居,但是每次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是会问我吃得好不好,工作辛不辛苦,还有没有钱花……想到父亲每次都是在下午四点就吃晚饭,然后收拾捕鱼用具出门,每每这时母亲会用饭盒盛上一些饭菜让父亲带上,以便父亲晚上饿的时候可以吃。
没有船,只有竹排。他被太阳晒得黝黑的手臂就这样一手高一手低地撑着竹排前进。他佝偻的背影就这样越来越远。
夜很深的时候,父亲才撒下网,耐心等着天明的到来。随身带着的薄膜,是用来铺在地上睡的,薄毯是用来保暖的。我们这次出来露营,睡在有气垫的帐篷里都会感到不舒服,更别说父亲了,他是怎么捱过来的?夏天天气多变,经常夜半时分电闪雷鸣,转眼倾盆大雨,那张简陋的薄膜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吗?父亲经常被雨淋到,所以落下了风湿的毛病。而在每个电闪雷鸣的夜里,母亲都会躺在床上一边叹氣一边担心着父亲的安危。
无论春夏秋冬,父亲永远这样,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尽管父母再努力,岁月斑驳的痕迹还是在这间小屋体现出来,它的裂缝越来越大了,一道比一道清晰。
而我,也在父母辛苦养育下得以成人。
刘墉曾经在书上写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小孩老是抱怨自己的父母给不了自己理想的生活,便问“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他的父母回答“我不知道生下的会是你。”
孩子的确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但是今天自己能健在,能感受到太阳的炽热,能感受到寒风的凛冽,能看到世间的变化,已经很美妙了。这些都该归功于父母,不管他们是农民,还是工人……
在父母心中,我们不管20岁,30岁,甚至更长的年龄,我们也都是孩子。他们同样会给我们他们所能给予的一切,也许和身边的人比起来的确有点寒酸,但是那份发自内心的爱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不该抱怨自己的出生,如果可以,他们一定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你。 一整夜我都躺在帐篷里,等的就是天空能尽快露出鱼肚白。
顾不了满身的困倦,我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这次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来去匆匆了,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我的父母,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在我的有生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