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新词“被××”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被××”是一种突破常规语言用法的现象,随着其使用领域的扩大,相应地也新增了一些特点。由于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善于凸显各个空间之间的冲突,因此有效地阐释了这一点。另外,随着“被××”不断向人们日常生活的挺进,“被”词缀化的趋势大大增强。
  关键词: “被××” 概念整合理论 “被”词缀化
  1.引言
  “被××”是一种突破常规语言用法的现象[1-2],其后不但与传统被动句一样可以接及物动词,而且可以接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外来词及英文首字母缩略语。例如:
  (1)北大评昆曲于丹“遭轰”,多名目击者证实有观众不愿“被代表”。(及物动词)
  (2)传一记者在山西采访时“被失踪”。(不及物动词)
  (3)天津生存压力大调查,九成购房者无奈“被房奴”。(名词)
  (4)北京某重点大学副教授晒自己的“被富裕”生活。(形容词)
  (5)教育部称67%公众赞成汉字调整,网友调侃“被67%”。(数词)
  (6)中国“被G2”,不可轻信美国花言巧语。(外来词)
  (7)好像这是网络铁打的定律,红人都将“被PS”一把。(英文首字母缩略语)
  这种突破常规语言用法的“被××”初现网络时,大都与重大社会事件有关。但是,后来,随着“被××”的广泛使用,时至今日,“被××”已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对话中。例如,学生不愿参加某些活动,但各班均有安排,规定某几个学生必须参加该项活动,使得学生大呼“被安排”。某人没有在约好的时间赴约,而是因为有事提前去了对方家中,就被认为不礼貌,所以此人“被不礼貌”了。以上例子均说明了“被××”出现的高频性和广泛性,因此极有必要对其加以关注。由于以往学者极少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被××”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从网络和日常对话中收集例子,然后以有关“被××”搭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形容词为例,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挖掘“被××”的新特点和深层社会含义。
  2.概念整合理论简介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3],是Fauconnier和Turner的合作结晶[4-5]。该理论用途广泛,既能解释非语言现象,又能解释语言现象[6-7]。其解释各种现象的过程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理空间中的部分因素和结构整合为合成空间中带有创特性的一个新结构。具体而言,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最少有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及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有些因素是对应的,可以进行跨空间映射。但是,有些因素并不对应,无法相互映射。换言之,各输入空间所含因素的跨空间映射是有选择的。类属空间由输入空间中的相同因素和结构向第三个空间映射时产生,因此含有各个输入空间中的相同因素和结构。合成空间是概念整合进行的关键,由输入空间中的某些因素及结构向第四个空间映射时产生和形成。输入空间中的因素向合成空间的映射不是随意的,而是有选择的。首先,各个输入空间中的对应因素可以向合成空间映射。其次,各个输入空间中的不对应因素也可以向合成空间映射,而且正是这些不对应因素向合成空间的映射才使层创新型结构的出现成为可能。这种新型结构是合成空间独有的,既不存在于输入空间,又不存在于类属空间。因此,这种新型结构既包含输入空间中的具体信息,又包含类属空间中的抽象信息及整合过程中出现的新信息。
  3.“被××”的概念整合分析
  “被××”刚出现时,主要体现当权者对弱势群体权利的践踏和侵犯。其后,随着“被××”使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其话题从“被自杀”、“被自愿”等严肃话题向日常话题的转变,其语用特点已有所变化。对从网络和日常生活中搜集到的例子进行整理分析后,我们发现了“被××”的一个新特点:错误的一方不再一面倒地指向施动者。
  由于王寅(2011)[8]对收集到的75例“被××”的词性标注统计后发现“被”字后成分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形兼动、名兼形、动兼名、动兼形、名兼动八类词,显而易见,“被”字后接动词的频率最高,其次为名词和形容词。将五种兼类词按其第一词性为主计算,归入前三类词后,其频率仍然为“被”后接动词的频率最高、名词次之、形容词第三。由于动词和名词已经被其他研究者涉及,因此,我们只选取形容词“被桀骜不驯”为例,以概念整合理论说明“被××”的新特点。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听到一名资历很老的教师对一名新入校的教师说:“你每次都是急匆匆的,有事说事,说完就走,所以我一直都觉得你很桀骜不驯,这两天一起监考才发现你很单纯。”这名新教师觉得很冤枉,每天那么忙,当然是有事说事,说完就走,哪有时间闲聊。用她的话说就是自己“被桀骜不驯”了。究其原因,这与中国人的谈话模式或会话结构特征有关。中国人习惯在说重点前加一些铺垫。一方面是想采取间接表达的方式以示礼貌,另一方面,是想以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反其道而行,就会被人认为太冷淡或不礼貌,因此才有这名新教师被贴上“桀骜不驯”标签的事情发生。当然,从那名老教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听出她会认为这名新教师桀骜不驯,也与二人不熟悉有关。因此,事实上是这名新教师“被桀骜不驯”了。
  以概念整合理论来讲,在“被桀骜不驯”这一现象中有两个输入空间,一个是中国人的会话结构空间,另一个是典型的中国人空间。在中国人的会话结构空间中有两个基本因素,即角色和会话步骤。其中角色为两名谈话者,会话步骤基本包含预设、言语行为、应答及结束谈话四个步骤。在典型的中国人空间中有三个基本因素,即角色、特点和印象。其中角色为某一中国人,此人的特点为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熟知并遵循汉语的语用特点,留给别人的印象是既礼貌又好相处。角色为两个输入空间的共同因素,因此会映射到类属空间。接着,当会话结构空间中的角色的言语行为、应答及结束谈话三个步骤映射至合成空间,而典型中国人空间中的角色即某一中国人也映射至合成空间时,一个虽是中国人但不遵循汉语会话结构谈话的形象就出现在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由于典型中国人空间中的特点和印象并未映射至合成空间,显而易见,其隐含意义是此人缺乏社会经验,对汉语的语用特点不够熟悉或谈话时不遵循汉语的语用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不礼貌、难相处的印象。换言之,此人给别人的印象是桀骜不驯。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被桀骜不驯”这一现象中的受动者,即这名新教师并不是完全无辜的。虽然她很礼貌,却被贴上“桀骜不驯”的标签很冤枉,但是有这样的结果与她自身不注意中国人的谈话模式有关系。适者生存是铁律,所以处于中国这个大环境中,就要注意中国人的语用特点。很明显,在这个例子中,错误已不再一面倒地指向施动者,受动者也有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这就是“被××”用法的另一个新特点。这说明“被××”能反映一些表象下的深层问题。换言之,虽然有些“被××”反映出的问题很大,很难解决,但有些“被”现象引起的问题经过沟通后却是能够澄清和解决的,如此例中的“被桀骜不驯”。
  4.“被××”的发展前景
  网络语言简洁生动,发展快、流行快,一旦诞生便能迅速传播,网络新词“被××”也不例外。它的大量涌现不但使人惊呼中国进入了“被时代”,甚至有人惊呼各个具体行业如体育、楼市等也进入了“被时代”。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此新型结构使用的广泛性。但是,这种新型结构是会持续存在还是只是昙花一现便消失呢?对于这一问题,有些学者持保守观点,认为“被”字句的用法主要限于网络,能否真正进入一般的日常语言生活,并为大众和学界所广泛接受还不得而知[9]。另外,由于“被”词族形成的时间尚短,其词汇化程度还不是很高[10],因此,这种暂时还带有较为明显的流行色彩的格式能否稳定下来,成为汉语“被”字被动句的一种新用法,尚待进一步观察[11]。有些学者则持肯定态度,认为“被××”中的“被”是一个构词语素,可以看做是一个新兴的类前缀[12]。我们认为“被××”能否固定下来并真正成为词缀与现有“被”现象引起的重视度及以后出现的相关社会现象有关。一方面,若出现在政治、医疗等严肃领域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被”现象引起各个阶层的重视,而且相关部门已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处理,则有可能遏制此类现象的出现,随着“被”现象的逐渐减少,“被”成为词缀的可能性自然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反之,若已出现的“被”现象既未能引起各界的重视,又未得到妥善处理,仍然一再泛滥,那么,“被”现象自然会层出不穷,“被××”的意义将一再扩大,则其词缀化的可能性也将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被××”的使用并不局限于让人痛心疾首的严肃话题,而是更多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挺进,“泛滥”于普通话题中,那么,“被××”也不失为一个表达市井小民观点的渠道,如此其词缀化的趋势自然是不言自明的。
  5.结语
  “被××”是一种新奇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其使用领域的扩大,相应地也新增了一些特点,谴责的矛头不再只指向施动者。由于概念整合理论善于凸显各个空间之间的冲突性,因此利用其对“被××”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形容词(“被桀骜不驯”)进行分析后,这一新特点便展现在大众面前。另外,虽然“被××”中的“被”能否以词缀的形式存在仍然广受争议,但是我们认为若“被××”一再持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那么,“被”词缀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参考文献:
  [1]冷慧,董广才,董鑫.“新被结构”的原型语义分析及英文翻译初探[J].外国语文,2011(5):84-88.
  [2]熊永红,曾蓉.从模因论的角度解读流行语“被××”[J].外国语文,2011,(2):70-73.
  [3]Driven,R. Major strand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F. J. Ruiz de Mendoza
其他文献
当前对胃癌化学预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氧化剂、叶酸、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上.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根除H.pylori能够预防胃癌的发
目的 在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合理安排护士的岗位,合理分配护士效益工资,挖掘其潜力,调动工作积极性.方法 建立工资随绩效增加而增长的工资晋升机制,实行工效挂钩.执行岗位工资分配方法和以科室为单位的全成本核算的绩效分配办法.设置相应动态的护理岗位、岗位人数及不同级别的系数.通过资格认证、本人申请、理论、操作考试考核、民主测评及病人的反馈意见等流程,对护士工作量进行量化考核后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
目的 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82例)及对照组(82例),比较2组术后24 h和30 d的复合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及出血和可逆性血小板减少等开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应用替罗非
目的:制备复方甘草酸铵凝胶剂。方法:以甘草酸铵、苦参碱为主药,卡泊姆为基质制备凝胶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甘草酸铵和苦参碱的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甘草酸铵
1 病历摘要  男,23岁.因言语、行为紊乱、兴奋、夜眠差2 d转入我科.半年前曾发生脑外伤,无精神病史及其他病史,无特殊用药史。
目的 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 液气胸治疗时要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对诊断复张性肺水肿要做到及时诊治,可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四逆散加味合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及合用丹参酮ⅡA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再灌注24 h,建立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考察再灌注24 h后银杏叶提取物对沙土鼠死亡率、神经症状评分、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48 mg/kg、丹参酮ⅡA 25 mg/kg均能显著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死亡
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增殖是多种肾小球疾病共同的病理改变特征,是多种肾脏疾病的主要形态表现和核心病理环节。MC的过度增生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和细胞
目的 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血供与可视化中的应用.方法 ①健康志愿者6人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造影剂,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盆腔及双下肢扫描,观察旋股外侧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将大腿二维灰度.DICOM格式图像以三维体数据的形式输入计算机,应用Amira3.1软件对股前外侧皮瓣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②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灌注新鲜成人标本2具,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全身连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