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虚血瘀探讨肝癌复发与转移的防治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dai1986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癌治疗的难点在于如何预防肝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提出肝癌的发病以正虚血瘀为根本,脾虚、血瘀是贯穿肝癌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肝癌的临床表现均具有“脾虚血瘀”证候,健脾活血法作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既能扶助正气,又能祛除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符合中医学未病先防的治疗思想,对于增强患者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复发、转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癌进行理论探析,对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肝癌复发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不明,机制不清,现代医学多用利尿剂、激素等对症治疗,往往疗效欠佳且容易反复,中医以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优势,治疗杂病疗效确切.从肝气、肝血和肝经三个方面论述“治水先疏肝”的观点,并附两则验案.特发性水肿虽虚实夹杂,但从整体出发,谨守病机,坚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疏肝、理气、行血、调经,则水肿自消.
目的:分析补肾祛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增加中医补肾祛瘀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肾祛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六经辨证指导下桂枝新加汤治疗颈椎病的可能药效成分和分子机制.方法:借助TCMSP、BATMAN数据库获取桂枝新加汤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集;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CTD、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颈椎病的疾病靶点集;借助STRING构建预测靶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筛选出核心靶点;对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集通过DAVID进行GO分析、KEGG Mapper进彳行通路预测.最后运用AutoDock Tools完成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类证治裁》中治疗痰饮的用药规律.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统计《类证治裁》中所记载治疗痰饮的方剂,运用MS Excel 2016对其方药进行频数、功效分类、性味及归经统计,分别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对方药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62首,涉及中药104味,其中频次较高的有13味药;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为主,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多属脾、肺经;根据高频药物(频数≥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异质性强,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尚不明确,病情多变,临床单纯采用激素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杜小利教授认为本病以肝脾肾脏腑功能紊乱为本,痰瘀互结为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多重视补肾健脾、化痰祛瘀、调理冲任,以达调经、助孕、安胎之效,其临床收效颇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传舍”源自《内经》,周仲瑛教授首倡“癌毒”学说,“癌毒传舍”是现代中医认识肿瘤复发转移的一种理论,刘华教授关于“癌毒传舍”新认识如下:“癌毒形成,亦禀自先天”“传舍”之“舍”含肿瘤复发,“癌毒”挟“痰”而易“传”,裹“瘀”而易“舍”.“癌毒传舍”理论应用于防治肺癌复发转移,核心理念是以和为贵,以平为期,治疗原则为扶正抗癌,防“传”拒“舍”;脾肾互赞,先后相资;或化或消,以祛他邪;治疗重点在病证结合,中西医相辅,诸法相成.
感染后咳嗽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西医治疗效果一般,中医学自古就对咳嗽有着丰富的辨治理论和临证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和经典医籍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经验,欲从内风外风、有形无形之痰、肺脾肾亏虚、气机郁滞、久病血瘀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其病因病机和证治,以飨同道.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三大慢性疾病之一,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是该病的重要治疗目标.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现代医家经过理论思考认为导致该病血管病变的首要因素是“血瘀”,阴虚血瘀在糖尿病的进展中至关重要.收集从阴虚血瘀论治糖尿病的相关文献,经过分析、归纳后发现,具有养阴活血效果的方药如石斛合剂、丹蛭降糖胶囊、糖瘀康、滋阴活血解毒方、通脉降糖胶囊、参芪复方、益血方、消渴保肾汤等具有缓解症状、降糖、增敏、缓解高血凝状态、调节氧化应激、抑制硝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和足细胞等作用,对防治糖尿病
论述了陈炜主任从“肺风”辨治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其认为慢性咳嗽的发生与风邪密切相关,类比《内经》中的“肺风”.通过对肺风痛名的溯源及病机探讨,临证施治常从风论治,以“肺风”为出发点,着重抓住风邪的致病特点及临床证候,内外兼治,用药特色鲜明,以止嗽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多配伍虫类药物以祛外风、熄内风;以补益脏腑为本.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癌性疼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癌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WHO三阶梯止痛法行癌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清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SDS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