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羊瘙痒症到疯牛病——朊病毒发现史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730年人们发现羊瘙痒症开始,克-雅氏症、库鲁病、疯牛病等一系列疾病随之出现.在库鲁病的研究中,美国科学家盖达塞克发现其病原体不具有DNA或RNA特性,并因此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其后,另一位美国科学家普鲁塞纳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以蛋白质为遗传媒介的新型病毒--朊病毒,并因此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朊病毒的发现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大事件,为人类战胜羊瘙痒症、克-雅氏症、库鲁病和疯牛病等一系列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钱益民、颜志渊著《颜福庆传》,2007年9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颜福庆,字克卿,1882年7月28日出生于上海市江湾的一个清贫的基督教牧师家庭。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他先后创办湖南湘雅医专业学校(湖南医科大学前身)、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中山医院、澄衷肺病疗养院(上海第一肺科医院前身),并与中国红十字会订约合作,
期刊
<证类本草>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多种版本系统,其中有<大全本草>版本系统.<大全本草>始刻于金代.其后,元、明、清皆有刊刻,形成了金·贞祐二年刊本、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刊本、明·王秋尚义堂刻本、明·籍山书院刻本、明·彭端吾重印本、清·杨必达补刻本、清·柯逢时刻本等一系列版本.其中以王秋尚义堂<重刊经史证类大全本草>为代表.王氏刻本以元宗文书院刻本为底本,药图则承袭自<政和本草>。
<药鉴>2卷,明朝杜文燮撰,是专为指导临床用药而作的一部歌赋体医书.杜氏是明代宛陵仙源(今安徽太平县)名医,比李时珍稍晚.他一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但著述不多,足迹亦不远,故后世知之者不多.<药鉴>的成书年代不详,但刊刻时间确切,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由刘乔山刊刻发行。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承办的"首届全国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12月23-26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
期刊
破坏性地震往往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人群易感性增加及病源输入等,因此灾后存在疾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期刊
数十年来,学者多以<黄帝内经>用寅正论断其主体或部分成书于汉武帝太初改历之后.这是中国古代医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失误.利用文献学、历法学、考古学的最新成果,以"二重证据法"可以论证:寅正在先秦已经很普及,并非始于汉武,所以以寅正为断代依据来判断<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方法和结论是不可靠的。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Pavia University)位于米兰南部,1361年由一个贵族创建,是意大利仅次于博洛尼亚大学的第二所古老大学.几个世纪以来,帕维亚大学逐渐成长为欧洲名列前茅的研究和教育机构.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文学家、法学家都曾出现在帕维亚大学的历史上,其中最著名的是电池的发明者伏特。
期刊
2008年7月16日,是著名医史学家李经纬先生八十华诞.先生在中国医学史研究领域50年的辛勤耕耘,使他的名字与中国医史学紧密相联,铭刻在医学界、史学界及各有关学界后辈学人的记忆中,焕发着楷模与导师的魅力,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期刊
依据陕西医史博物珍藏的龙门药方拓片,考察发现过去在对龙门药方D段原文识读中,出现的大小字错乱,首行字不确切以及个别字词释读与原文有出入等问题,该拓片可弥补以往研究资料的欠缺和不足,为促进对龙门药方石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由此可见.文献记载可以做为石刻原文考释的依据,但只有原石刻与拓本才能反映出龙门药方石刻更为真实的一面.在研究古代石刻文献时,原石刻拓片等实物资料的重要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