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考古公众化的途径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古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认识中国历史、弘扬传统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普通公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提高,考古知识急需大众化、通俗化的解读。依托考古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更好地普及考古文博知识、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公众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考古;公众化;途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少数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兴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
  考古是探索文明演进和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加凸显,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考古工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组成部分,其工作重点也进一步同公众的需求相结合。考古知识逐渐突破其专业性壁垒,以大众化、通俗化的形式走进大众的生活。
  1 考古的专业性及普及的必要性
  “考古”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早已有之,最初是指考订或核校古代事物。同时古籍上也有关于调查古迹、发掘陵墓的记载,但在古代未形成专门的考古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骨文、敦煌文书不断被发现和研究,形成以出土发现的新资料考证、补充历史文献记载的研究方法,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受西方科学思潮的影响,田野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发掘技术传入我国。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对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成为近代科学意义上考古学在中国的开始。
  关于考古学的定义,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表述和阐发。《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②明确了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学的研究范畴逐渐扩大、学科意义也更为显著。考古学作为一门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以及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专业学科,“不仅能释读文物所体现的历史及传统文化,且能激活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具有以史为鉴与古为今用的功能,乃是化传统文化为文化传统或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新文化的一重要工具。”③百年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历史为目标的现代考古学,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载绵延不断的传承,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史料,这是我们深厚的文化宝藏,也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基础。但是人类历史有数百万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却不足四千年。流传下来的史书由于朝代更替、认识局限,也会出现错误或片面的记载。考古通过对深埋的古代实物遗存进行发掘研究,探索古代社会生活,更新历史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道:“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即使是有文字记载以后的文明史,也需要通过考古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完善。”①关注和认识考古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历史、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田野考古和学科研究的封闭性、专业性,使考古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重点只有在大学里传授,考古学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考古的关注不再局限于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及具有一定专业学识的文化从业者,普通公众对考古的热情也与日俱增,考古学科也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对于考古学的研究和普及,“专业学术研究者之利用是提高,是深入,是源;非專业人士之利用是普及,是浅出,是流。”①在不断深入专业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考古工作应该“走出封闭的金字塔,不断推进工作全面化、学科事业化、实践规范化和资源公共化,让包括考古出土文物在内的考古资源真正成为科学的资料、国家的资源和人民群众提高文化素质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本源,成为支撑学科与社会发展长远的战略资源。”②
  当前,考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新发现、新成果不断涌现。面对考古新发现的不断增多和历史认知的不断更新,如何将考古学研究成果转化成普通公众可以理解的知识,将考古架构起来的古代历史展现在公众面前,成为考古学科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社会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使考古知识走向大众成为必然选择。
  2 考古公众化的途径
  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发达,传播考古和历史知识不再仅仅依靠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应积极将相关成果转化为公众可以接受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资源。通过开展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更好地普及考古文博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1 依托考古成果实物展示,进行现场教育
  考古的研究对象是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考古学遗迹特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所遗留的痕迹,遗迹通常不可移动,如洞穴、城址、聚落址、居址、墓葬、贝丘、窖藏、窑址、矿坑、灰坑、灰沟、道路等。遗物特指古代人或物所遗留的可移动的实物,包括各种工具、礼乐器、家具、武器、生活用具、艺术品、装饰品、货币以及人类与动物遗骸、农作物等。③
  在我国,历史时期遗留的遗址、城址、手工业作坊、采矿及冶炼遗址、墓葬及陵墓、宗教性地面及地下遗存和水陆交通遗址及某些具有纪念性的故址和陵墓等大遗址,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文物古迹进行展示,可以“对其价值做出真实、完整、准确地阐释”。④在科学考古发掘及后来的保护利用中,依托古代遗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考古知识普及教育,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例如,在田野发掘过程中,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设立考古工地开放日及开展夏令营活动等,对公众包括青少年进行考古知识普及教育,让他们置身现场,亲自体验考古发掘过程,增加体验感和参与感,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在考古工作结束后,遗址可以在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下建成大遗址博物馆或考古遗址公园,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将旅游参观与展示教育相结合,使大众“能完整、准确地认识文物古迹的价值,尊重、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自觉参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④在实现大遗址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考古成果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   博物馆是考古成果展示普及的重要平台。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源就是考古出土的遗物。这些文物是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是认识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是考古学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基。”⑤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能量。博物馆作为社会专业的公共文化机构,具有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普及知识教育的职能,是“仅次于考古所,掌握了第一手考古教育资源的机构,因此以博物馆为教育平台,开展公众考古活动,也是将形象、科学、准确的考古知识有效地传播给每一位参与者的重要途径”。⑥博物馆通过对出土文物的陈列展览,并利用新技术进行数字化展示,还有讲解员的讲述,使观众可以观察感知考古器物,对参观者进行考古知识教育,进而充分发挥考古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丰富普通公众的文化涵养。
  对遗迹、文物等考古成果进行开放展示,可以使大众近距离、直观地接近考古成果,学到考古知识,从而使古代灿烂辉煌的历史、优秀厚重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目前,国内千余家博物馆被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经常性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助于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2.2 开展多角度、多方式宣传教育
  以考古文博为切入点的电视综艺节目极大地拓展了传播历史文化的途径。据统计,“自2001年至今(2019年)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文博类电视节目共20档。电视媒体播出此类节目数量中,中央电视台占比为55%,共计11档”。①此后仍然有新节目不断推出。主流媒体制作的专业科教节目兼具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利用生动的视觉呈现,将主题或侧重于重大考古发现的过程进行全揭秘,把考古过程中的真实感、现场感及取得的成就及时向公众公布普及,或侧重对文物进行解析,详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及流转变迁,又或从社会和经济角度对民间收藏文物进行品鉴评估等,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精彩展示考古實践的科学文化意义和文物的艺术历史价值,能够提升考古及历史文化对公众的吸引力,拉近公众与考古的距离,打破人们对于考古工作片面、刻板的印象。
  考古文博工作者积极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形式,依托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用更贴近生活的文化创意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2018年《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即博物馆联合抖音短视频平台策划推出的创意视频,题材新颖、趣味性强,一经传播立即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累计播放量迅速过亿,充分体现出考古成果转化的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考古文博工作者基于藏品研究基础上,紧跟潮流发展开发设计文创产品,把底蕴厚重的文物与新颖的创意理念相结合,推出贴近大众的、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推动考古成果的进一步转化,让优秀的文化基因走进公众生活,实现考古与公众的良好互动。
  依托博物馆等社会公共场所开设专业性学术讲座和出版文博刊物是深入探索考古知识的重要手段,博物馆运用馆内的考古、艺术、文化等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或者邀请专家、学者聚焦某一主题开展专业学术讲座,在短时间内通过讲演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听众,并使讲演主题鲜明、知识结构完整、形式生动。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都经常性举办学术讲座活动,这些活动作为传播历史文化的手段,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云直播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破了博物馆开设的学术讲座囿于举办时间和场地限制,使线上收听得以与现场同步,扩大了受众面,丰富了观众的互动途径,活跃了讲座氛围。文博专业出版物能够全面系统地展示学科内涵、研究方法、丰硕成果,读者可以通过自我阅读的方式进行深度解读。这种普及传播模式更专业,对研究成果的诠释也更透彻深入。
  另外,近些年以盗墓为题材的小说出版及改编影视剧发行,也激发了部分人群对考古的兴趣。盗墓所获得的文物用于买卖以获得经济价值,而考古出土的文物主要用于学术研究、陈列展示及教化大众。所以盗墓小说及影视剧可以作为激发大众对考古的兴趣的途径,但是并不能作为普通大众了解考古的正确方式及主流手段。
  考古工作揭示了人类历史,考古成果丰富了文化认知,传达正确的考古知识和理念,可以使更多人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全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考古文博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用历史文明滋养大众,用文化力量服务民生,有利于形成考古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社会上掀起探索求知的热潮,进而不断提升公众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na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培育云南光唇鱼鱼种过程中发现有受伤鱼体在头、躯干、尾等部位均有灰白色或白色棉絮状物。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博物馆行业面临着文物保护与对公众开放的平衡问题,在这其中的人物类博物馆由于自身的特性,相比于其他综合性博物馆,更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考量。名人故居纪念馆作为人物类博物馆的重要组成之一,不仅需要考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对于以名人居住建筑为主体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管也应纳入重点工作之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针对外部的公众参观,应该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之上有考量地开放。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手段等引入博物馆工作中,设置“云展览”,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双线并行发展。此外,针对馆
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发病率高的急性传染病,鱼类一旦感染细菌性败血症,轻者影响鱼类的生长与品质,重者导致鱼类死亡。对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应该以预防为主,只有有效预防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才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摘 要:文章先对文物展示手段创新的意义进行简析,然后在让文物动起来、让文物近起来相关基础上,总结文物展示手段融合应用,进而在媒体化、亲民化以及虚拟化相关方面详细分析和阐述文物展示手段的创新。  关键词:文物;展示手段;创新  文物是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承载文明、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文物,社交网络的发达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文物的重要性和价值。在新时期环境中,为了让大众深
小龙虾在陕西深受消费者追捧,市场销售供不应求,50%以上还需省外调货,需求空间较大,发展前景广阔。2020年,陕西省小龙虾养殖产量达到1480吨,产值8500万元,其中稻田养殖小龙虾面积1.8万亩,产量1260吨;池塘养殖小龙虾3000亩,产量220吨。
摘 要:基建考古是我国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何实现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双赢一直是广州考古人必须面对且必须解答的难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前置、地下文物埋藏区、区域评估、分级确定考古面积、免于收费、建立协作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形成了基建考古工作中的“广州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基建考古;广州模式;考古前置;考古经费  基建考古是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和国有土地出让而开
鱼苗运输和放养是水产养殖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鱼苗相对于成鱼来说,个体小,体质弱,抗病差,容易在运输过程中伤亡。造成鱼苗运输和放养中伤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鱼苗缺氧、鱼体损伤以及途中的颠簸、水温的变化等因素影响。
每年6月份前后是传统的稻虾连作模式小龙虾养殖结束之时,这时天气炎热,稻田水温较高,养殖二茬小龙虾风险较大。我县善厚镇陶店村位于丘陵山区,附近山泉较多,由于泉水温度在15-20℃,这时居于丘陵区的群众引用天然山泉水给虾池降温。
2020年8月16日,贵州省播州区某养殖户反映,其养殖的大口黑鲈陆续死亡。养殖户自行使用聚维酮碘,连续三天后,鱼病未见好转,死亡量逐步增大;笔者经过诊断和治疗,病鱼死亡得到控制,现就该病做如下分析,供同行参考。一、基本情况该养殖户采取陆基集装箱式养殖,单箱体长6.5米,宽2.3米。
目前越来越多的宠物爱好者将巴西龟作为宠物在家中饲养,巴西龟以其外型可爱、好养易活、互动性强、空间占用率低、无噪音污染、无需专门花时间陪伴和清洁卫生易处理等优点深得城市宠物爱好者的喜爱。虽然巴西龟成活率高,饲养难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