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农村金融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展开论述,分析了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影响,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 农村建设 农村发展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在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对促进农业产业化飞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农村金融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增长
在产业结构调整开始时,如发展“一优双高”农业需要引进技术、购置优良品种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厂需要购买设备、聘请技术人才,开办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市场基础建设资金,这时会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首先是企业筹集自有资金,通常数额较少,因此需要农村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在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潜在需求被充分的激发,并进而转化成实际需求,这时将出现农业投资供给不足的状况。
2、农村金融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从发展之初就得到农村金融的信贷扶持,利用银行资金建筑厂房、购置设备、进原料,银行还为这些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资金结算服务。目前,迅速成长的镇企业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需求,投资主体要多元化和股份化,企业发展集团化和集约化,这些都要以资本为纽带来完成。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情况下,农村金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为农村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原本就不完善,农村城镇化对这些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小城镇基础建设拉动金融需求。小城镇建设还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业不断增加,逐步取代农业现在的主导地位。随着农民进驻小城镇,将会促使房地产、乡镇企业、医疗、文化等产业迅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和服务。
3、市场经济下的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金融服务
农民扩大生产、发展养殖业以及个体经商都需要购买大量配套生产资料,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农民生活中盖房、成亲、购买耐用消费品也有资金需求。以前主要依靠民间亲朋借贷,现在逐步转向依靠农村金融提供消费贷款。这项业务发展迅速,已发展为农村个人贷款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质金融服务,如存款贷款服务、结算服务、甚至是投资服务。农村金融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供给总量不足,用户资金周转紧张
目前,农村存贷差额比例越来越大,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而地(市)县级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基本已经被取消,其贷款能力己大幅度下降,导致农村信贷缺越来越大。特别是长周期使用的农户生产开发性贷款、乡镇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贷款和长期基本建设贷款非常困难,一些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贷款很难。
2、农村金融供给单一,难于满足多样化需求
我国农村之间区位、资源、资本、人才、基础设施条件千差万别,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势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农村金融供给的品种受规模效益、人员素质、农民认知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其供给水平远低于城市。比如:信用卡业务、票据业务、担保业务、财务管理服务等业务量少质差。银行中间业务量也远低于城市地区。比如,利率管制很严,农村金融供给企业的受规模限制,其供给成本高于城市地区,却得不到利率水平的补偿;企业发展中极需的理赔服务、管理咨询等中间业务,许多银行都不能提供。
3、农村金融供给垄断严重
农业信贷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乡镇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业银行,政策性业务基本垄断于农业银行,其业务相对量均在50%以上。这种垄断的格局虽然推动了金融机构改革,但效率提高却很缓慢,也带来很大的效益和福利损失;垄断还损害了农户及乡镇企业等用户的利率,减少了他们的福利。此外,垄断还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严重不足,服务质量低劣。
4、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差、不良资产比例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遇到经营困难,利率水平不断下降,而不良资产则不断提高。农村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信贷差额由中央银行负担;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是最高的,但是为了保证储户兑付、确保社会稳定,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进行再贷款支持。但无论是农行、农发行还是农村信用社,经营业绩都很差,不良资产比例很高,需要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支持,也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5、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健全、功能定位错位
(1)货币市场强、中长期资本市场弱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货币市场供给品种比较发达,而资本市场供给种类比较稀少,特别是中长期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种类不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流产品是各类短期货币资金和短期资本;而长期贷款、股票、产权投资等长期资本则比重短缺,国外农村金融中比较常见的长期土地抵押贷款、长期房屋抵押贷款在国内很少见到,一般只提供中期资金、很少提供超过10年的贷款。
(2)间接融资强、直接融资弱
目前农村的直接投资渠道还比较少。除少数发达地区外,绝大多数县级行政区没有证券经营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证券投资愿望,非上市公司以外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无法得到流通与变现,直接影响了其发行规模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目前农村借贷以合作信贷为主,商业性信贷次之,民间借贷再次之,政策性信贷最少。合作信贷是指农村信用社贷款,但目前其信贷利率、贷款的可得性与商业银行的差别很小。商业性信贷是指各商业银行的农村贷款,从目前反映的情况看,各商业银行已经大量撤并县级行政区及以下农村网点,为减少信贷风险,职权受到上级的严格限制,商业性贷款的作用己被大大降低。民间借贷的作用正在加强,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作用正在超过其他方式。
(3)政策性金融实力很弱
我国农村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是低息的农产品购销贷款,其发放对象主要为国家农产品购销企业,其主要发放者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此外,还有少量的农户小额扶贫贷款。这些与农业金融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体制均有很大差异,其规模也比较小。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而不是农户或乡镇企业。从其机构的结构来看:缺乏地方性农村政策性金融和民间政策性金融机构。从其机构的类型来看:缺乏农业保险、农业政策性投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手段。
(4)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对象漂移严重
目前,农村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大都将其金融服务发展的重点开始转向大中城市和非农产业,而农村业务(主要是贷款业务)的比例都有所下降。一是间接融资中政策性信贷的主要对象是国有农产品购销企业而非农户。二是农户小额贷款被大量地贷给乡村干部、农村中的富裕农户,而没有被贷给最需要贷款支持的贫困农户。三是农业政策性贷款中的不正之风非常严重,影响了政策性信贷的声誉。
三、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议
1、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美、法、韩等国家除了众多的商业银行为农村经济服务外,一般都有独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融资渠道。实践证明,这些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格局是与农村经济的多层次发展相适应的:政策金融机构体现国家政策的支持重点主要是为农业开发、技术进步和农副产品收购服务;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为一般工商企业服务;而合作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户服务。这种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能够有效满足农村各个市场主体的资金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合作金融体系及其内部结构应表现为:
第一,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应有不同层次的乃至全国性的协调管理机构,直接或间接地与国家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使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能够通过金融方式得以有力实施。
第二,应有健全的合作金融结算系统,使基层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方便融通、调度和清算。
第三,应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通常是自下而上地持股、存款,自上而下地融通资金。第四,基层合作银行应按其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向上级行缴存贷款担保基金,以便减轻个别机构出现问题时的影响,能够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这几点也都是我国合作金融体系所欠缺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是由农村经济的特性决定的。农村经济一般以小规模的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为基础,特别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研究项目,难以得到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支持。而合作金融是按照合作原则建立起来的,以服务社员为宗旨,为农民调剂分散、小量的资金余缺的一种金融形式,其机构星罗棋布,贴近农户,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融资需求。
3、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有健全的筹资手段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对政府依赖过强,筹资手段又过于单一。因此在金融市场日益成熟的情况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该积极地运用发行股票、债券和向商业银行借款的形式,融通更多的资金,从而为农村信贷提供更强的资金保障。
4、政府应该为农村金融运行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财政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支持通常总是有限的,要加速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放大效应,还必须构建并且强化财政的农村信贷投入导向与激励机制。美国等国家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利率补贴、减税和贷款担保等政策,激活农村金融部门的创造信用功能,使其能够以降低利率、改善贷款条件、增加信贷额度、扩大贷款范围等方式,把财政对金融的补贴政策传导给农村经济部门,实践证明,这确实是政府组织和调节农村经济资源、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举。
【参考文献】
[1]蔡玉杰: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考[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李春友:解决农村金融缺失和错位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J],现代商业银行,2006(5).
[3]张玉凤:我国农村金融边缘化问题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4]岳意定、蔡四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 农村建设 农村发展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在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对促进农业产业化飞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农村金融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增长
在产业结构调整开始时,如发展“一优双高”农业需要引进技术、购置优良品种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厂需要购买设备、聘请技术人才,开办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市场基础建设资金,这时会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首先是企业筹集自有资金,通常数额较少,因此需要农村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在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潜在需求被充分的激发,并进而转化成实际需求,这时将出现农业投资供给不足的状况。
2、农村金融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从发展之初就得到农村金融的信贷扶持,利用银行资金建筑厂房、购置设备、进原料,银行还为这些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资金结算服务。目前,迅速成长的镇企业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需求,投资主体要多元化和股份化,企业发展集团化和集约化,这些都要以资本为纽带来完成。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情况下,农村金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为农村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原本就不完善,农村城镇化对这些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小城镇基础建设拉动金融需求。小城镇建设还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业不断增加,逐步取代农业现在的主导地位。随着农民进驻小城镇,将会促使房地产、乡镇企业、医疗、文化等产业迅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和服务。
3、市场经济下的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金融服务
农民扩大生产、发展养殖业以及个体经商都需要购买大量配套生产资料,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农民生活中盖房、成亲、购买耐用消费品也有资金需求。以前主要依靠民间亲朋借贷,现在逐步转向依靠农村金融提供消费贷款。这项业务发展迅速,已发展为农村个人贷款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质金融服务,如存款贷款服务、结算服务、甚至是投资服务。农村金融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供给总量不足,用户资金周转紧张
目前,农村存贷差额比例越来越大,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而地(市)县级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基本已经被取消,其贷款能力己大幅度下降,导致农村信贷缺越来越大。特别是长周期使用的农户生产开发性贷款、乡镇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贷款和长期基本建设贷款非常困难,一些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贷款很难。
2、农村金融供给单一,难于满足多样化需求
我国农村之间区位、资源、资本、人才、基础设施条件千差万别,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势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农村金融供给的品种受规模效益、人员素质、农民认知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其供给水平远低于城市。比如:信用卡业务、票据业务、担保业务、财务管理服务等业务量少质差。银行中间业务量也远低于城市地区。比如,利率管制很严,农村金融供给企业的受规模限制,其供给成本高于城市地区,却得不到利率水平的补偿;企业发展中极需的理赔服务、管理咨询等中间业务,许多银行都不能提供。
3、农村金融供给垄断严重
农业信贷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乡镇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业银行,政策性业务基本垄断于农业银行,其业务相对量均在50%以上。这种垄断的格局虽然推动了金融机构改革,但效率提高却很缓慢,也带来很大的效益和福利损失;垄断还损害了农户及乡镇企业等用户的利率,减少了他们的福利。此外,垄断还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严重不足,服务质量低劣。
4、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差、不良资产比例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遇到经营困难,利率水平不断下降,而不良资产则不断提高。农村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信贷差额由中央银行负担;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是最高的,但是为了保证储户兑付、确保社会稳定,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进行再贷款支持。但无论是农行、农发行还是农村信用社,经营业绩都很差,不良资产比例很高,需要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支持,也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5、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健全、功能定位错位
(1)货币市场强、中长期资本市场弱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货币市场供给品种比较发达,而资本市场供给种类比较稀少,特别是中长期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种类不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流产品是各类短期货币资金和短期资本;而长期贷款、股票、产权投资等长期资本则比重短缺,国外农村金融中比较常见的长期土地抵押贷款、长期房屋抵押贷款在国内很少见到,一般只提供中期资金、很少提供超过10年的贷款。
(2)间接融资强、直接融资弱
目前农村的直接投资渠道还比较少。除少数发达地区外,绝大多数县级行政区没有证券经营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证券投资愿望,非上市公司以外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无法得到流通与变现,直接影响了其发行规模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目前农村借贷以合作信贷为主,商业性信贷次之,民间借贷再次之,政策性信贷最少。合作信贷是指农村信用社贷款,但目前其信贷利率、贷款的可得性与商业银行的差别很小。商业性信贷是指各商业银行的农村贷款,从目前反映的情况看,各商业银行已经大量撤并县级行政区及以下农村网点,为减少信贷风险,职权受到上级的严格限制,商业性贷款的作用己被大大降低。民间借贷的作用正在加强,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作用正在超过其他方式。
(3)政策性金融实力很弱
我国农村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是低息的农产品购销贷款,其发放对象主要为国家农产品购销企业,其主要发放者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此外,还有少量的农户小额扶贫贷款。这些与农业金融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体制均有很大差异,其规模也比较小。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而不是农户或乡镇企业。从其机构的结构来看:缺乏地方性农村政策性金融和民间政策性金融机构。从其机构的类型来看:缺乏农业保险、农业政策性投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手段。
(4)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对象漂移严重
目前,农村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大都将其金融服务发展的重点开始转向大中城市和非农产业,而农村业务(主要是贷款业务)的比例都有所下降。一是间接融资中政策性信贷的主要对象是国有农产品购销企业而非农户。二是农户小额贷款被大量地贷给乡村干部、农村中的富裕农户,而没有被贷给最需要贷款支持的贫困农户。三是农业政策性贷款中的不正之风非常严重,影响了政策性信贷的声誉。
三、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议
1、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美、法、韩等国家除了众多的商业银行为农村经济服务外,一般都有独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融资渠道。实践证明,这些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格局是与农村经济的多层次发展相适应的:政策金融机构体现国家政策的支持重点主要是为农业开发、技术进步和农副产品收购服务;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为一般工商企业服务;而合作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户服务。这种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能够有效满足农村各个市场主体的资金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合作金融体系及其内部结构应表现为:
第一,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应有不同层次的乃至全国性的协调管理机构,直接或间接地与国家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使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能够通过金融方式得以有力实施。
第二,应有健全的合作金融结算系统,使基层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方便融通、调度和清算。
第三,应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通常是自下而上地持股、存款,自上而下地融通资金。第四,基层合作银行应按其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向上级行缴存贷款担保基金,以便减轻个别机构出现问题时的影响,能够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这几点也都是我国合作金融体系所欠缺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是由农村经济的特性决定的。农村经济一般以小规模的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为基础,特别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研究项目,难以得到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支持。而合作金融是按照合作原则建立起来的,以服务社员为宗旨,为农民调剂分散、小量的资金余缺的一种金融形式,其机构星罗棋布,贴近农户,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融资需求。
3、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有健全的筹资手段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对政府依赖过强,筹资手段又过于单一。因此在金融市场日益成熟的情况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该积极地运用发行股票、债券和向商业银行借款的形式,融通更多的资金,从而为农村信贷提供更强的资金保障。
4、政府应该为农村金融运行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财政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支持通常总是有限的,要加速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放大效应,还必须构建并且强化财政的农村信贷投入导向与激励机制。美国等国家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利率补贴、减税和贷款担保等政策,激活农村金融部门的创造信用功能,使其能够以降低利率、改善贷款条件、增加信贷额度、扩大贷款范围等方式,把财政对金融的补贴政策传导给农村经济部门,实践证明,这确实是政府组织和调节农村经济资源、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举。
【参考文献】
[1]蔡玉杰: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考[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李春友:解决农村金融缺失和错位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J],现代商业银行,2006(5).
[3]张玉凤:我国农村金融边缘化问题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4]岳意定、蔡四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