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5月,中国足坛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里皮重返国足执教,二是陈戌源从上港集团董事长任上,出任新一届中国足协筹备组组长——也就是新一届中国足协主席。从对中国足球的长远意义来讲,第二件大事比第一件大事分量更重,亦引发了人们的更多关注和议论。
这很正常。主帅优劣关乎国足一个世界杯周期的成败,不可谓不重要,但足协主席担负的是中国足球战略层面的责任,适合与否,影响的就不仅是一支球队一届大赛之得失了。
陈戌源能否成为中国足协的合格掌门人?国内诸多媒体做了大量解读,基本套路是介绍陈戌源在上港集团的业绩和做大做强上港俱乐部的事迹,试图以此证明他具有领导足协开创中国足球新时代的能力。只是极少有人涉及另一个敏感话题:亲手打造了上港称霸中超王朝的陈戌源,对他和上港之间的关联利益如何切割。而这一条,对陈戌源能否顺利履职而言,恐怕比他的资历和能力更为关键。
中国足球没有姚明,只能找一个送武磊留洋的陈戌源?
中国体育单项协会负责人,长期以来一直由官员担任。转折点是两年前姚明出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用NBA的全新理念和模式改造中国篮球,CBA联赛和国家队面貌一新,竞技水准、市场效应和社会形象大为改善,打响了“专业人做专业事”这块金字招牌,从而给各体育单项协会带来一股仿效之风,起用权威专业人士接替官员出任协会主要负责人,成为潮流所向。最典型的,就是一度被贬出中国乒乓球核心决策层的刘国梁,卷土重来接任中国乒协主席。
中超及其前身甲A,是比CBA问世更早、影响更大的职业联赛,25年来在官员主导的中国足协指挥下不断走弯路、摔跟头,中国篮球的“姚明模式”横空出世,中国足球决策层自然也想步其后尘。可惜,中国足坛找不到姚明这样一位在职业体育圣殿上历练出来的巨星级人物,无法简单复制“国际球星-协会主席”这一“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成功模板,只能另辟蹊径,从传统官员之外的俱乐部投资人里寻觅合适的人选。陈戌源就此浮出水面。
其实,在姚明担任中国篮协主席之前,关于中国足协主席应由出资人代表而不是官员出任的呼声,已然断断续续此起彼伏多载。被提到的人选里包括王健林、许家印这两位中国足球不同时代一北一南的王朝奠定者。只是最终果真到了由出资人接掌足协大权之时,王健林和许家印似乎都过了自己叱咤风云的巅峰期,私企巨头身份也变成阻挡他们登上中国足球最高决策层的体制障碍。
如果说中国足协掌门人必须来自国企,那么肯定不能是中小国企,一定会是国企豪门,经济实力和俱乐部历史战绩缺一不可。符合条件的,无非上港、国安、鲁能三家。国安经济实力雄厚,不过出资人一向低调,国安俱乐部上次拿到顶级联赛冠军还是10年前,而且是唯一的一次,历史战绩并不占优。鲁能最大资本乃历史战绩突出,4座顶级联赛桂冠,两次双冠王、一次双杯王,参加亚冠的次数也最多;弱点是自鲁能创始人刘振亚退休后,新任国家电网主要领导风格上比国安老板还要内敛。
比较之下,只有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最为合适。尽管上港和国安一样,仅有一次顶级联赛登顶纪录,可这次夺冠就发生在上个赛季,上港打破恒大对中超冠军七个赛季的垄断,新科状元余热未消,足以给陈戌源加分;武磊赴西甲踢球的幕后主要推动者同样是陈戌源。从媒体曝光率和社会知名度上看,陈戌源也比国安、鲁能的出资人代表更适合担当足协主席这一舆论关注度极高的角色。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陈戌源今年63岁,按大型国企主要负责人任职年限的规定,他马上就要退休,正好可以在退出上港集团董事长位置后入主足协。而国安、鲁能背后的出资人代表仍在任职期内,不可能为了出任足协主席辞去央企现职。如此,陈戌源被选定为改制后的中国足协主席唯一候选人,便顺理成章。
虽然国企领导人亦有行政级别,陈戌源论职级與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平级,但企业和政府机关毕竟有别。陈戌源带着运营企业和开拓市场的思维接掌长期由体育官员把持的中国足协,应该说是一种进步,或能给中国足球注入变革和开放的活力。
足球改革公正优先于效率,而实质公正的前提是程序公正
陈戌源能给中国足球带来怎样的变化令人期待,然而中国足球落后的症结远不限于竞技层面,公信力的丧失才是痼疾所在。陈戌源新官上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中国足协的公信力。公信力如何恢复?首要的一点,就是公正优先于效率。而实现实质公正的前提,是实现程序公正。
什么叫程序公正?即你权力的来源是合法的。陈戌源是在上港集团董事长任上,被曝出要出任足协下一任主席,而官宣其担任新一届中国足协筹备组组长之际,他在上港集团的职务并未有所变动。这显然属于考虑不周。有关方面的计划或许是,待陈戌源正式上任足协主席,同时宣布他辞去上港集团董事长一职,以解决其任职的利益关联问题,只是陈戌源执掌足协的消息从私下传说到官方证实,均处于中超赛季正在进行的敏感时期,足协赛事安排和裁判现场执法尺度很难完全不受这一传闻的影响。
其中,这一消息刚刚传出,正值上港中超联赛主场迎战鲁能,而官宣当日,又是中超榜首之战上港与领头羊国安正面交锋,这两场焦点战役,上港都成为争议判罚的获益者。对鲁能,视频助理裁判和场上主裁“配合默契”,吹掉鲁能包括终场前绝杀在内的两个世界波入球,并非常勉强地判给上港制胜点球;对国安,裁判对上港球员禁区内手球视而不见,确保上港2比1险胜国安,把两队差距缩小到足以左右争冠大势的2分。上港如愿拿到两个等于6分的3分,卫冕之路一片光明。
我相信这与陈戌源本人毫无关系,可惜这种微妙的“巧合”,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有人说,西甲联盟和意甲联盟也是由俱乐部老板轮流主持的,未必需要回避,我说你连基本的概念都没弄清楚。西甲联盟和意甲联盟不是西班牙足协和意大利足协,而是俱乐部联合建立的抱团组织,有点类似于工会、商会,是代表俱乐部向足协争取权益的,主席由俱乐部老板兼任并不奇怪,足协主席怎么能由俱乐部老板兼任?
程序公正,历来是中国足球的稀缺资源。国家队主帅的薪水居然要由一家中超俱乐部承担;为了达到派国家集训队参加联赛的目的,竟然强制多家俱乐部的国脚以非市场价格集体转会到某一家俱乐部!如今,没卸任的俱乐部董事长又当上了足协主席!这种种奇葩,恐怕只会存在于不走寻常路的中国足坛吧?
陈戌源为何不能先卸任上港,再入主足协呢?看不懂!
这很正常。主帅优劣关乎国足一个世界杯周期的成败,不可谓不重要,但足协主席担负的是中国足球战略层面的责任,适合与否,影响的就不仅是一支球队一届大赛之得失了。
陈戌源能否成为中国足协的合格掌门人?国内诸多媒体做了大量解读,基本套路是介绍陈戌源在上港集团的业绩和做大做强上港俱乐部的事迹,试图以此证明他具有领导足协开创中国足球新时代的能力。只是极少有人涉及另一个敏感话题:亲手打造了上港称霸中超王朝的陈戌源,对他和上港之间的关联利益如何切割。而这一条,对陈戌源能否顺利履职而言,恐怕比他的资历和能力更为关键。
中国足球没有姚明,只能找一个送武磊留洋的陈戌源?
中国体育单项协会负责人,长期以来一直由官员担任。转折点是两年前姚明出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用NBA的全新理念和模式改造中国篮球,CBA联赛和国家队面貌一新,竞技水准、市场效应和社会形象大为改善,打响了“专业人做专业事”这块金字招牌,从而给各体育单项协会带来一股仿效之风,起用权威专业人士接替官员出任协会主要负责人,成为潮流所向。最典型的,就是一度被贬出中国乒乓球核心决策层的刘国梁,卷土重来接任中国乒协主席。
中超及其前身甲A,是比CBA问世更早、影响更大的职业联赛,25年来在官员主导的中国足协指挥下不断走弯路、摔跟头,中国篮球的“姚明模式”横空出世,中国足球决策层自然也想步其后尘。可惜,中国足坛找不到姚明这样一位在职业体育圣殿上历练出来的巨星级人物,无法简单复制“国际球星-协会主席”这一“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成功模板,只能另辟蹊径,从传统官员之外的俱乐部投资人里寻觅合适的人选。陈戌源就此浮出水面。
其实,在姚明担任中国篮协主席之前,关于中国足协主席应由出资人代表而不是官员出任的呼声,已然断断续续此起彼伏多载。被提到的人选里包括王健林、许家印这两位中国足球不同时代一北一南的王朝奠定者。只是最终果真到了由出资人接掌足协大权之时,王健林和许家印似乎都过了自己叱咤风云的巅峰期,私企巨头身份也变成阻挡他们登上中国足球最高决策层的体制障碍。
如果说中国足协掌门人必须来自国企,那么肯定不能是中小国企,一定会是国企豪门,经济实力和俱乐部历史战绩缺一不可。符合条件的,无非上港、国安、鲁能三家。国安经济实力雄厚,不过出资人一向低调,国安俱乐部上次拿到顶级联赛冠军还是10年前,而且是唯一的一次,历史战绩并不占优。鲁能最大资本乃历史战绩突出,4座顶级联赛桂冠,两次双冠王、一次双杯王,参加亚冠的次数也最多;弱点是自鲁能创始人刘振亚退休后,新任国家电网主要领导风格上比国安老板还要内敛。
比较之下,只有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最为合适。尽管上港和国安一样,仅有一次顶级联赛登顶纪录,可这次夺冠就发生在上个赛季,上港打破恒大对中超冠军七个赛季的垄断,新科状元余热未消,足以给陈戌源加分;武磊赴西甲踢球的幕后主要推动者同样是陈戌源。从媒体曝光率和社会知名度上看,陈戌源也比国安、鲁能的出资人代表更适合担当足协主席这一舆论关注度极高的角色。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陈戌源今年63岁,按大型国企主要负责人任职年限的规定,他马上就要退休,正好可以在退出上港集团董事长位置后入主足协。而国安、鲁能背后的出资人代表仍在任职期内,不可能为了出任足协主席辞去央企现职。如此,陈戌源被选定为改制后的中国足协主席唯一候选人,便顺理成章。
虽然国企领导人亦有行政级别,陈戌源论职级與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平级,但企业和政府机关毕竟有别。陈戌源带着运营企业和开拓市场的思维接掌长期由体育官员把持的中国足协,应该说是一种进步,或能给中国足球注入变革和开放的活力。
足球改革公正优先于效率,而实质公正的前提是程序公正
陈戌源能给中国足球带来怎样的变化令人期待,然而中国足球落后的症结远不限于竞技层面,公信力的丧失才是痼疾所在。陈戌源新官上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中国足协的公信力。公信力如何恢复?首要的一点,就是公正优先于效率。而实现实质公正的前提,是实现程序公正。
什么叫程序公正?即你权力的来源是合法的。陈戌源是在上港集团董事长任上,被曝出要出任足协下一任主席,而官宣其担任新一届中国足协筹备组组长之际,他在上港集团的职务并未有所变动。这显然属于考虑不周。有关方面的计划或许是,待陈戌源正式上任足协主席,同时宣布他辞去上港集团董事长一职,以解决其任职的利益关联问题,只是陈戌源执掌足协的消息从私下传说到官方证实,均处于中超赛季正在进行的敏感时期,足协赛事安排和裁判现场执法尺度很难完全不受这一传闻的影响。
其中,这一消息刚刚传出,正值上港中超联赛主场迎战鲁能,而官宣当日,又是中超榜首之战上港与领头羊国安正面交锋,这两场焦点战役,上港都成为争议判罚的获益者。对鲁能,视频助理裁判和场上主裁“配合默契”,吹掉鲁能包括终场前绝杀在内的两个世界波入球,并非常勉强地判给上港制胜点球;对国安,裁判对上港球员禁区内手球视而不见,确保上港2比1险胜国安,把两队差距缩小到足以左右争冠大势的2分。上港如愿拿到两个等于6分的3分,卫冕之路一片光明。
我相信这与陈戌源本人毫无关系,可惜这种微妙的“巧合”,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有人说,西甲联盟和意甲联盟也是由俱乐部老板轮流主持的,未必需要回避,我说你连基本的概念都没弄清楚。西甲联盟和意甲联盟不是西班牙足协和意大利足协,而是俱乐部联合建立的抱团组织,有点类似于工会、商会,是代表俱乐部向足协争取权益的,主席由俱乐部老板兼任并不奇怪,足协主席怎么能由俱乐部老板兼任?
程序公正,历来是中国足球的稀缺资源。国家队主帅的薪水居然要由一家中超俱乐部承担;为了达到派国家集训队参加联赛的目的,竟然强制多家俱乐部的国脚以非市场价格集体转会到某一家俱乐部!如今,没卸任的俱乐部董事长又当上了足协主席!这种种奇葩,恐怕只会存在于不走寻常路的中国足坛吧?
陈戌源为何不能先卸任上港,再入主足协呢?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