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教学中对典型高考题的探源及引申

来源 :上海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以2018年高考天津卷一道立体几何题为例,从注重历年高考题研究、注重教材及探寻本源、注重对问题适度引申、注重思想与文化渗透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对典型高考题进行探源,以提高学生解题及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受气候和降雪条件的制约,冰雪旅游具有非常强的季节性.冬天雪季,各知名冰雪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较多,致使雪场游客拥挤,游客安全感和满意度下降,也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时预测预警冰雪旅游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在客流量超载时积极采取超载应对措施有助于冰雪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代表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网络旅游信息搜索量,与冰雪旅游景区的实际游客接待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联.因此文章以西岭雪山景区为例,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验证了网络关注度数据用于冰雪景区实时客流量预测的可行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1年~2008年、2008年~2015年两个时段的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结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游览、市内交通由结构效益较优,竞争力处于劣势,转为结构效益较差,竞争力处于优势;长途交通、住宿、娱乐、其他服务由竞争力处于劣势转为竞争力处于优势,但两个时段结构效益均较差;邮电通信由结构效益相对较差转为结构效益较优,但两个时段竞争力均处于优势;商品销售没有发生变化,仍是结构效益较优且竞争力处于劣势;餐饮没有发生变化仍是结构效益较差,竞争力处于优势.全国
面对时间少、任务重的教学状况,讲评课必须兼顾教学进度和数学思维提升.动点压轴题需要师生在充分认识题目的 价值和功能的基础上对条件进行分析,对图形进行研究,观察变化的规律,挖掘不变的因素,同时结合变式训练巩固知识间的联系,发展数学能力.
基于PSR模型构建甘肃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和安全等级进行评价研究,并对其未来5a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08年~2017年,甘肃省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略有小幅波动,从0.2647增加到0.7732,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状态转变为较安全状态,土地生态安全整体状况得到改善和提升.通过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甘肃省未来5a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预测结果为甘肃省2018年~2022年
针对网页内容信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特征去噪和DOM树的网页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将网页解析成DOM树,使用视觉特征和正则表达式过滤的方法去除噪声信息,通过重复水平、垂直拆分过程对网页进行分区得到组成块,最终将两个启发式规则加权平均计算组成块的分数,获得信息块.为了提高方法的通用性,在分数的计算公式中增加了系数并且可调系数权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PPR方法,该方法的准确率提高了13.69%,同时提高了网页信息的提取速度.
物候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长发育节点.长时间地面物候观测数据表明,近50年全球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春季物候期受温度升高、降水与辐射变化等影响,以每10年2d到10 d的速率提前.但因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因子的机制仍不清楚,导致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植物物候变化预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控制实验成为探究气候因子对植物物候影响机制的重要手段.综述了物候控制实验中不同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等)的控制方法.总结了目前为止控制实验在植物物候对气候因子响应方面得到的重要结论,发现植物春季物候期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考查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是中考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动态问题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此类问题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考查分析、综合、探究、逻辑推理能力及知识整合能力.笔者以2019年宁波市考纲中一道圆的翻折问题为例,初探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命题.
笔者以“向量基本定理”为例,从教学构想分析、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三方面,阐述精心设计问题串,驱动探究学习,运用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双新”背景下新授课教学的模式.
几何定理是建立几何体系的基础,也是几何证明、推理的依据.几何定理的教学值得研究,笔者分析了初中几何定理的产生方式,以定理出现的视角对定理进行了分类,根据各类定理的特点给出对应的教学建议.
在现行的数学教材与日常教学中,对圆究竟是一个完整的平面图形还是一条曲线存在不完整和不够正确的表述,引起了学习者的困惑.圆可以看成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所围成的平面图形.其中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叫做半径,点的轨迹叫做圆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