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民内部矛盾是煤矿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主要性质,就算是少数敌对分子在其中直接参与或者蓄意挑拨,也无法改变这一性质。所以在针对煤矿内部治安突发事件进行处置的时候,如果暂时无法对其进行定性,首先应该将其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这样就能够防止矛盾出现进一步的激化或者演变。本文针对煤矿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防控与处置原则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治安事件;防控;处置
一般都是由经济利益问题导致煤矿出现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然而在内部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其依旧往往具有较强的破坏性、较广的影响面以及非常复杂情况,所以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在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蓄意挑唆,不断的激化矛盾,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打砸抢烧等各种暴力行为。所以煤矿必须要重视单位内部突发事件的处置,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和谐建设得到充分的保证。
1.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性质分析
只有深入的分析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所属的性质,并且将事件的本质科学的把握住,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妥善的处理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立足于事件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大部分都属于财产利益诉求,通过非法或者非正当的方式将事件主体的合理诉求表达出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将某些具体的问题和矛盾解决掉,如果解决了或者缓解了这些具体的问题或者矛盾,基本上就可以平息该事件。立足于法律的角度而言,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在形式上往往具有违法的性质,通过对事件实施过程以及事件主体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其中一部分人的行为已经构成刑事犯罪,一部分实施了违法行为,还有一部分属于普通的参与者,当然还有一些人的行为具有复合性质。然而人民内部矛盾是煤矿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主要性质,就算是少数敌对分子在其中直接参与或者蓄意挑拨,也无法改变这一性质。所以在针对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要采用说服教育为主、将暴力手段作为辅助手段的方式[1]。
2.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有效预防对策
特定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社会矛盾显性化、激化以及集中化的体现。因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导致社会不稳定以及事件多发的根源,所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以及加快经济发展,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当前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必须要立足于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进行维护、对党的执政地位进行巩固的高度,针对全国煤矿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认真的研究,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2]。
2.1针对单位内部的情报信息工作进行强化
只有将情报工作做好,才能够对煤矿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只有将预警性以及苗头性的情报掌握住,才能够在萌芽状态及时的化解矛盾;只有将深层次以及内幕性的情报掌握住,才能够最终实现对煤矿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所以煤矿必须要重视单位维稳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将情报信息渠道建立起来,从而能够将一些深层次、预警性、敏感性以及内部性的情报信息的及时的掌握住,要派专人重点调研一些热点性、苗头性以及倾向性的情报信息,从而最终使情报信息工作的实用性以及时效性得到保证。
2.2将单位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起来
煤矿必须要致力于专人负责的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时的排查调处各种纠纷和苗头,同时对单位内部的社会动态予以及时的了解,一旦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就必须要马上采取措施进行调处和化解。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和国家相关规定的学习和研究,真正的调处工作措施和责任主体落实下来,从而使矛盾和纠纷得到进一步的化解。在政治敏感期、重要节庆日以及重大活动日等期间,需要将监控工作做好,防止治安突发事件出现在敏感特殊时期。
2.3致力于信访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如果一些群众的意见不能够充分以及及时的表达出来,合理、合情、合法的基本利益要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出现愤懑和焦虑,一旦这种情绪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爆发出来,所以必须要致力于有效的信访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使群众可以将自己的诉求及时的表达出来,这样对于矛盾的化解十分有利。
3.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3.1依法执法的原则
在针对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进行处置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依法执法的原则,在危机的状态下,要想能够对国家的各种资源进行及时的组织和运用,避免扩大危害,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可能会存采取抵触一般法律的措施,然而不能够违背法律的根本目的和一般原则。执法活动是处置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基本性质,所以必须要依法执行处罚打击违法犯罪者、使用武力警力、运用强制措施、选择处置方式方法[3]。
3.2稳妥适度的原则
首先,公安机关在危机状态下能够采用多种措施,然而必须要保证这些措施的妥当性,只要能够将紧急危险排除就可以;其次,公安机关必须要保证采取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就是必须要选择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公民权利的侵害的措施;再次。必须要保证这些措施的非过当性,也就是说这些措施不会增加公民的过度负担。
3.3及时果断的原则
迅速是在危机状态下进行执法的重要原则,如果不遵循这一原则就无法实现将紧急危险排除的目的。首先,要使执法程序的快捷性得到保证;其次,要使权利的集中性得到保证;再次,要使权力运用的高度裁量性得到保证。最后,要使危机权力的追认制度得到保证。煤矿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公安机关就必须要果断地予以制止和打击,防止事态的蔓延和扩大。
4.结语
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做好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防控与处置工作。在针对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进行处置的时候,首先要对其定性,并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处置好各种矛盾,防止突发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并且最终有效的解决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 王元,张宁,张俊. 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原则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1(22).
[2] 林兆波. 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策的思考[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1(06).
[3] 张站东,谢顺典. 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关键词】治安事件;防控;处置
一般都是由经济利益问题导致煤矿出现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然而在内部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其依旧往往具有较强的破坏性、较广的影响面以及非常复杂情况,所以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在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蓄意挑唆,不断的激化矛盾,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打砸抢烧等各种暴力行为。所以煤矿必须要重视单位内部突发事件的处置,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和谐建设得到充分的保证。
1.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性质分析
只有深入的分析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所属的性质,并且将事件的本质科学的把握住,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妥善的处理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立足于事件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大部分都属于财产利益诉求,通过非法或者非正当的方式将事件主体的合理诉求表达出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将某些具体的问题和矛盾解决掉,如果解决了或者缓解了这些具体的问题或者矛盾,基本上就可以平息该事件。立足于法律的角度而言,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在形式上往往具有违法的性质,通过对事件实施过程以及事件主体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其中一部分人的行为已经构成刑事犯罪,一部分实施了违法行为,还有一部分属于普通的参与者,当然还有一些人的行为具有复合性质。然而人民内部矛盾是煤矿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主要性质,就算是少数敌对分子在其中直接参与或者蓄意挑拨,也无法改变这一性质。所以在针对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要采用说服教育为主、将暴力手段作为辅助手段的方式[1]。
2.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有效预防对策
特定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社会矛盾显性化、激化以及集中化的体现。因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导致社会不稳定以及事件多发的根源,所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以及加快经济发展,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当前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必须要立足于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进行维护、对党的执政地位进行巩固的高度,针对全国煤矿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认真的研究,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2]。
2.1针对单位内部的情报信息工作进行强化
只有将情报工作做好,才能够对煤矿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只有将预警性以及苗头性的情报掌握住,才能够在萌芽状态及时的化解矛盾;只有将深层次以及内幕性的情报掌握住,才能够最终实现对煤矿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所以煤矿必须要重视单位维稳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将情报信息渠道建立起来,从而能够将一些深层次、预警性、敏感性以及内部性的情报信息的及时的掌握住,要派专人重点调研一些热点性、苗头性以及倾向性的情报信息,从而最终使情报信息工作的实用性以及时效性得到保证。
2.2将单位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起来
煤矿必须要致力于专人负责的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时的排查调处各种纠纷和苗头,同时对单位内部的社会动态予以及时的了解,一旦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就必须要马上采取措施进行调处和化解。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和国家相关规定的学习和研究,真正的调处工作措施和责任主体落实下来,从而使矛盾和纠纷得到进一步的化解。在政治敏感期、重要节庆日以及重大活动日等期间,需要将监控工作做好,防止治安突发事件出现在敏感特殊时期。
2.3致力于信访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如果一些群众的意见不能够充分以及及时的表达出来,合理、合情、合法的基本利益要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出现愤懑和焦虑,一旦这种情绪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爆发出来,所以必须要致力于有效的信访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使群众可以将自己的诉求及时的表达出来,这样对于矛盾的化解十分有利。
3.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3.1依法执法的原则
在针对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进行处置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依法执法的原则,在危机的状态下,要想能够对国家的各种资源进行及时的组织和运用,避免扩大危害,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可能会存采取抵触一般法律的措施,然而不能够违背法律的根本目的和一般原则。执法活动是处置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基本性质,所以必须要依法执行处罚打击违法犯罪者、使用武力警力、运用强制措施、选择处置方式方法[3]。
3.2稳妥适度的原则
首先,公安机关在危机状态下能够采用多种措施,然而必须要保证这些措施的妥当性,只要能够将紧急危险排除就可以;其次,公安机关必须要保证采取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就是必须要选择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公民权利的侵害的措施;再次。必须要保证这些措施的非过当性,也就是说这些措施不会增加公民的过度负担。
3.3及时果断的原则
迅速是在危机状态下进行执法的重要原则,如果不遵循这一原则就无法实现将紧急危险排除的目的。首先,要使执法程序的快捷性得到保证;其次,要使权利的集中性得到保证;再次,要使权力运用的高度裁量性得到保证。最后,要使危机权力的追认制度得到保证。煤矿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公安机关就必须要果断地予以制止和打击,防止事态的蔓延和扩大。
4.结语
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做好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防控与处置工作。在针对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进行处置的时候,首先要对其定性,并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处置好各种矛盾,防止突发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并且最终有效的解决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 王元,张宁,张俊. 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原则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1(22).
[2] 林兆波. 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策的思考[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1(06).
[3] 张站东,谢顺典. 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