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并总结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25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总结输液治疗中静脉输液外渗发生原因,并据此制定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预防护理干预对策;对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另外286例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护理干预,记为干预组,对比两组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5.59%)明显低于对照组(20.93%),且干预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6.50%)高于对照组(82.17%),对比P<0.05。结论 加强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3-116-02
  静脉输液外渗主要是指在对新生儿进行输液时,因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静脉输液输注药液发生渗漏,且伴有肿胀、疼痛等症状[1]。针对新生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外渗问题,倘若护理人员不加以重视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静脉炎,或者是发生皮肤坏死、皮肤溃疡等,加重患儿病情或引起患儿出现不必要的疼痛,甚至可能由此诱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因此,临床上针对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护理应提高重视,降低新生兒静脉输液外渗情况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25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总结输液治疗中静脉输液外渗发生原因,并据此制定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预防护理干预对策;对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另外286例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护理干预,记为干预组。对照组中男患儿142例、女患儿116例,年龄区间为1-29d,平均(6.4±2.1)d;干预组中新生儿男为158例、女为128例,年龄区间为1-29d,平均(6.7±2.4)d。两组新生儿组间资料对比无差异。
  1.2方法
  1.2.1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
  对照组258例新生儿在静脉输液中,发生静脉输液外渗例数为54例,总发生率为20.93%,总结对照组患儿静脉输液中输液外渗发生原因,具体可以归类如下:
  一是患儿因素。导致新生儿出现液体外渗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生儿血管与成人不同,由此造成液体外渗情况出现。与成人相比新生儿血管纤细,血管具有较大脆性,且弹性较差,在对新生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中容易发生多次穿刺,因而容易出现液体外渗。由于新生儿在输液过程中易哭闹或乱动,由此也会增加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本例中因患儿因素导致发生输液外渗例数为25例,所占百分比为46.30%。
  二是药物因素。在对新生儿输液治疗过程中发现,若输注液体为高渗液体,或者药物具有一定血管活性,便可能会增加新生儿输液中液体外渗可能性。相对于其他输液药物,输入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药物的患儿液体外渗发生率更高。对新生儿输入有较强刺激性药物后,患儿出现外渗后可导致局部皮肤组织发生坏死。在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54例新生儿中,因药物因素导致的例数为8例,占比为14.81%。
  三是操作因素。新生儿输液穿刺时往往存在多次穿刺情况,反复穿刺可能会造成新生儿血管损伤,由此诱发液体外渗情况。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针斜面没有完全进入到血管中,输液中套管针固定不牢靠或固定欠缺规范等情况,也可能导致体液外渗情况出现。本例中有14例新生儿因操作原因出现输液外渗,发生率为25.93%。
  四是疾病因素:在对新生儿体液外渗发生患儿进行研究中发现,新生儿自身疾病情况也会对静脉输液外渗发生情况产生影响。若新生儿存在严重脱水,可能造成末梢循环不良,血管充盈度降低,导致静脉输液外渗发生。此外,新生儿若存在酸中毒或感染性休克情况,则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管壁通透性提升,因而增加新生儿输液外渗情况发生。本例中54例出现静脉输液外渗的新生儿中,有5例患儿存在酸中毒情况均发生输液外渗,另外有2例发生输液外渗患儿存在有脱水和感染性休克情况,因疾病因素导致发生比例为12.96%。
  1.2.2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护理对策
  ①选择正确穿刺静脉
  肘静脉、大隐静脉、头皮正中静脉等都是近端较粗大的静脉,当要输入的药物是血管活性药和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和患儿末梢循环差的都宜选择此类静脉穿刺[2]。在为患儿选择穿刺静脉时,应避开关节、有静脉瓣血管,选择血流较快、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头皮血管具有表浅、固定、直观、网状分布等特点,新生儿无特殊情况宜选用头皮静脉输液。如选择四肢作为穿刺部位,需用小夹板对穿刺部位进行固定,防止针头滑出血管导致外渗。
  ②减少血管壁机械刺激和损伤
  护理人员要熟悉新生儿血管的特点,并掌握好穿刺技术,采用直刺法进针,争取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和对血管产生破坏[3]。为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对患儿浅表静脉的破坏,以此来减少局部药物的渗漏。
  ③静脉外渗发生后针对性护理
  出现外渗后应立即停止输液,尽量回吸残留在组织内的液体或药物,拔针后用棉签轻轻压迫穿刺点,以利于残留物的排出,同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带来的痛苦。对于出现外渗部位未发生破损的新生儿,可用50%硫酸镁纱布热敷,敷贴结束后,清洁患处,然后覆盖水胶体敷料,可有效缓解肿胀[4]。对外渗后出现水泡的新生儿,可先用碘伏消毒局部,然后用1 ml无菌注射器轻轻吸出水泡内的外渗液,注意不要破坏表皮。针对出现输液外渗新生儿每日用氧气管吹患处30 min2次,局部涂以百多邦,可促进炎症的吸收。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中输液外渗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2.结果
  干预组患儿出现静脉输液外渗16例,对照组患儿出现54例,干预组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5.59%)明显低于对照组(20.9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发现,干预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6.50%)高于对照组(82.17%),对比P<0.05。
  3.讨论
  静脉输液外渗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发生率较高,且一旦出现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因而对此应加强预防护理,谨遵“防重于治”原则,加强新生儿输液巡视及护理管理,尽可能降低新生儿输液外渗发生概率,确保新生儿诊疗安全。一是提高输液药物配置质量。在用药前应注意观察药物澄明度,将药物放在光线充足位置处,检查液体有无异物、沉淀,瓶身是否有裂纹、瓶身是否漏气、盖子是否松动等,若发现药物存在异常应避免使用。二是加强输液巡视。新生儿病情处于变化阶段,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巡视,时刻注意患儿病情变化。特别是针对一些输注治疗特殊药物患儿、病情较重患儿等,护理人员更要加强巡视,时刻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做到熟记患儿病情、特殊检查、特殊用药。三是严格执行静脉输液制度。输液治疗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相关操作流程制度,依照无菌操作理念进行临床输液治疗,且在输液前确保遵循三查七对原则,做好自身及患儿清洁消毒工作,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总之,加强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丽莉.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情况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8,25(06):417-419.
  [2]林丽,谢春莲,曾杰.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防止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38(11):1118-1120.
  [3]曹明.品管圈活动对新生儿输液外渗率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3):196-197.
  [4]白鴿,李丽伟,孙丽娜.预见性护理联合皮肤管理在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11-212.
其他文献
摘要:探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最佳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而言,在接受常規护理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可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期刊
摘要 :  基于历史和法律传统,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对于危险驾驶的法律规制具有显著的英美法特征,即通过单行立法的模式,逐一解决法律适用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危险驾驶行为。同时在不断修订以《道路交通条例》为代表的法律文本的过程中,确立了对于危险驾驶行为较为完善的认定标准和裁判规则。反观我国大陆关于危险驾驶的法律规范,囿于前瞻性的欠缺和立法传统的影响,使得对某些危险驾驶行为缺乏合理和及时的处理措施。鉴于危险驾
期刊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甲状旁腺全切术(PTX)或PTX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疗效和常见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外院接受PTX或PTX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36例我科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和生化(血清钙、磷等)结果。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常见并发症等。 结果 36例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探寻提高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有效的法。方法:从我院2018年任职的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集体培训,观察组接受分层级培训,对比两组岗位胜任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士岗位胜任力培养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分层级培训方法,以此来促使其迅速成长。  关键词:护士;岗位胜任力;分层级培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者100 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效果、切口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
期刊
摘要: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施,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改变了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护理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3-128-02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以网络技术为支撑 ,将医院各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快速准确处理信息 ,实现部门间信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常规组(n=31)、干预组(n=31),常规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加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四化服务在降低呼叫铃声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资料 2018.9月—2018.12月以无痛产科三个病区为试点科室,定期进行质量监督及护士座谈会,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336份,回收336份;结果 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投诉为零;结论 使护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四化服务 降低 呼叫铃声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3-14
期刊
摘要:随着医药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医药流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DTP药房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处方外流 DTP药房 药品流通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3-137-02  1.概念  DTP:英文名Direct to Patient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直接面向病人”。DTP药房:是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的药房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和分析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本社区内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120例,对本次调查研究的120例患者采取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干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个性化管理等,观察采取综合管理前后临床血压情况、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对比和分析可以显著发现,120例患者干预后血压情况、生活方式变化显著优于干预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