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问题的法律透视r——哈特的思考及其论证辨析

来源 :岭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概念的研究和阐释,需要从各个学科领域的角度加以分析.现代新分析法学创始人、英国著名法理学家哈特,成功地从法律视角对道德进行了透视.他分解了道德的构成,概括了道德的四个特征,全面地论述了实践中道德与法律两者相互独立又不乏共同之处的真实情形,从而很大程度地还原了道德的本来面貌.但是,哈特对于道德的分析由于缺少哲学等领域上的深度而不免流于经验和表象,不能回答“道德的本质为何”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历史的概念,必须先思考“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才能确定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马克思思想中主体向度与科学向度的关系、经典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具体理论形态上,应该落脚于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增长点、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策略。
高校是意识形态交流交锋的重要阵地,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改革发展与经济安全的强力保障。进入新时代,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围堵、社会思潮多元化冲击以及网络信息化的侵扰,高校意识形态遭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应从“明确定位、阵地建设、理论武装”三个维度发力,寻求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之道。
红色音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孕育了以冼星海、聂耳、马思聪、任光、张曙、吕骥、陆仲任、李焕之、贺绿汀、张千一、叶小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榫接古今的音乐家。从红色音乐家群体的创作实践、理论建树、美学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出发,可以勾勒出红色音乐家群体的整体概貌及代际传承。这些音乐家力图通过红色音乐传播人民的心声,阐述党的施政纲领,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文化。
城市社区人口密集,各种风险因素叠加,社区公共安全面临多种风险挑战.社会应急力量作为政府救援体系的重要辅助力量,近年来积极参与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呈快速发展之势.通过搜集
文章回顾了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提出过程,指出了建立此制度的重要意义:能够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能够调动民族斗志,培养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能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同时,提出了建立此制度要以尊崇党章为核心,把党章放到党内法规制度的最高地位加以重视,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对照党章找差距,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守纪律讲规矩。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领域;拓展课程;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1 — 0171 — 03   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首次提出了社会领域教育,自此,社会领域教育被正式划入幼儿园教学目标中。之后,在2010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又提出了关于幼儿社会教育要具
关键词:社会资本;高职生;创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1 — 0147 — 04   在我国经济从传统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转型过程中,高职生创业行为对于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缓解就业难题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开展自主创业,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和举措,支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当前,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大背景下,我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以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为例针对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在总结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实践举措与效果的基础上,提出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建议。
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建立,中国士人从庶人中分离出来逐渐走入政治视域,成为封建社会官员体系中的末位群体,而其含义自诞生开始就随着社会与文化进步而产生分化。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背景之下,政统与道统的分离确定了中国古代士人阶层的基本雏形。士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其自身所遵循的“道”显示了个体的内在精神道德要求与外在行为处事规范。士人由此成为以知识分子为基础的知“道”者与行“道”者。
建党百年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紧密结合不同时代条件,聚焦马克思主义观的两大核心命题,进行接续探索和回答,创造了系统科学、意蕴丰富的理论成果。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以“救亡和图存”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观,以“革命和建设”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观,以“改革和发展”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观,以“强国和圆梦”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观。这四个阶段的马克思主义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展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相贯通、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构成我们党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