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顾炎武的“学以致用”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善于“学以致用”的学者群体中,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无疑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顾炎武,原名绛,明亡以后,改名炎武。他在明朝末年,曾参加过反对宦官权贵斗争的复社组织。清兵入关后,又先后参加过南明的反清斗争和家乡昆山人民自发的武装自卫斗争。失败以后,以诗歌揭露清王朝的血腥屠杀人民的罪行,讴歌了人民群众的爱国义举。他不仅写过许多闪耀着爱国激情的优秀诗篇,而且在学术上有着更高的造诣。
  顾炎武一生治学,勤奋专注,没有一天离开过书本。《诗》、《书》、《易》、《礼》、《春秋》等儒家经典,《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乃至《资治通鉴》等史学著作,几乎都能背诵。他还十分留意时事,如《明十三朝实录》以及奏折、邸报、公文等都是他留意研究的对象,努力从中探求现实的问题。遇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则广泛地参照各种资料,穷源探本,求索答案,提出自己的见解。孔子的学生子夏曾经勉励人们要“日知其所亡”。就是说,每天都要掌握一些过去没有掌握的知识。顾炎武正是这样做的。他每天都会把自己治学的心得体会写成札记。这样整整积累了30多年,然后再加以整理,这就是传之后世的著名的《日知录》。
  顾炎武知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为时人所钦佩。当时的文人学士遇到难解的学术问题,总是心悦诚服地向他求教。每遇到这种情况,顾炎武总是能够把人家提出的问题,从问题的起源、演变的来龙去脉和结果,讲得清楚明白,尽可能地满足提问者的需要。难怪时人称赞其:“轶事有不知者,必征诸先生。先生手画口诵,探源竟委。”
  顾炎武一生勤勉,著述异常丰富。但他不是只在故纸堆里讨生活的人,而是有值得赞许的写作动机和人生追求。他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而他主张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他人生崇高追求的深刻反映,也表现了他治学、著述的内在动力。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感,也表现在他撰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上。这部书整整写了100卷,而且还没有最后完稿。仅从这部书的书名上看,就不难体会作者“不尚空谈,期于致用”的写作意图。
  这里还要说到,顾炎武一生都反抗清王朝的统治,这也表现在他的某些学术活动中。他在参加家乡昆山人民反清自卫斗争失败后,流转江浙一带,进行反清活動。后来,他奔走于鲁、辽、晋、冀、陕、甘等地,访问先朝遗老,考察地理形势和经济资源,为进行深入的反清斗争作准备。在旅途中,他用骡马驮书,遇到险要山川、关隘,兵家必争之地,都要亲自考察,并向老兵退卒询问,如遇到同自己过去所了解的情况不符合,便立刻找出材料进行核对、校正,力求同实际情况相一致。当他经过平原旷野,不需要考察调查的时候,他就在马背上默书,偶然有所遗忘,记不真切,便于客栈中找出书本温习,直到能够牢牢记住。就这样,顾炎武经年累月地到处跋涉,一面考察调查,一面读书,行程二三万里,读书一万多卷,终于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卷帙浩繁的《肇域志》。这是一部专论山川要隘边防战备的著作,由于书中涉及到的有关边防守备的地方,作者都亲身经历,一一调查,所以都讲得头头是道,有根有据,引人入胜。
  顾炎武在为人和从事学术活动中,十分赞赏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两句话。他根据自身的体会,在《日知录》中写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者,日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顾炎武的一生,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不但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著述,而且也留下了为学者应有的风范。
  我们要善于向古人学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今天我们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使命,学习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深刻理解学习的目的是在于应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教导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这样做,对于其他学问也同样如此。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这一重大判断是十九大报告的主线,也是报告立论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時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判断,才能更好理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使命、新理论、新战略,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期刊
血沃峻峰碧,雨洗寇尘收。当年曾写悲壮,戎马跃寮州。烽火狼烟遍地,竹木罂蒿塞路,野岭密云浮。荷彈逐残虏,舍命赋春秋。  世风疾,吹宇换,逝痕稠。流光半纪,竟把英少染白头。酒助平生豪气,闲话从前风景,忠烈影长留。多少摧肠恨,抱骨掩荒丘。
期刊
半个多世纪,三代人耕耘,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寒来暑往,塞罕坝森林复盖率已达80%,栽种树木按一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9月9日新华网)  一个绿色发展的样本,一个令人振奋的样本,一个坚持了55年的样本,一个令全中国人倾慕的样本。三代人奋斗不息,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把荒漠沙地建成了广袤林海,书写了改天换地的绿色传奇,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这一传奇正好为正在创建国家
期刊
衡阳市农机局原局长侯明星,为人老实,工作业绩较突出,在正处级岗位上一待就是21年。换届时,侯明星“意外”当选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自己直呼“想不到”,想不到未花一分钱、未请一顿客,“也能有出头之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林业局副局长张海波,“下午还在城北防护林督促各标段给苗木浇水,晚上就被提拔为盐池县县直机关党工委书记、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成了正科级干部”,他也连说“想不到”。  这样的干部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新时代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新思想是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發展的思想指南、行动指南,新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统一整体,只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期刊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就形象地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人民有没有信仰,是关系到国家有没有力量、民族有没有希望的大事。我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有了这样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了这样的长远奋斗目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家自然就有力量,民族自然就有希望。  习近平同志曾经把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钙,人没有理想信念
期刊
周立波,1908年8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县资江畔邓石桥清溪村。1928年投身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忠诚的文化战士、杰出作家、学者,也是新中国诞生初期获得国际声誉的作家。  一  1926年,在长沙省立中学读书的周立波在“五四”革命思潮熏陶下,开始接触和学习新文学,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南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此起彼伏,热火朝天。周立波也离开书斋,走向社会,积极投身到斗争的洪流中。  1928年
期刊
山西省延安精神研会弘扬延安精神、理直气壮讲传统,以“六进”活动为抓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山西实际开展工作,受到了广泛好评。  把进校园活动作为“六进”工作重点。经省委同意,在省教育厅吴俊清、常乃军等领导的亲自安排下,先后走进山大、中北、太原科技、太原理工、大同大学等举办专题宣讲会。省延研会理事、省审计厅原厅长郝志远,知名党史专家、大同市党史办原主任、延研会副会长景京等主讲,从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2017年11月6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会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作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专题报告。出席报告会的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令狐安、苏希胜,副会长李忠杰、周才裕、黄晴宜,在京部分理事、会员共150余人。  本刊记者
期刊
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建军以来,在史诗般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了多位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高级将领,他们大多身经百战、战功卓著。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33位高级将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红军早期的著名将领许继慎与朱德、彭德怀等星耀千古的开国元勋同列其中。  1924年5月,许继慎经中共组织推荐,考入孙中山在广州创立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投笔从戎的愿望。5月5日,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