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别对“赛先生”视而不见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诺贝尔“新人”揭开面纱,有观众误把化学奖获得者马丁·卡普拉斯当成《哈利波特》电影里的魔法学校校长邓布利多。谁让他们实在长得太像?谁叫此前中国影视平台极少出现这位被老外尊称为“著名马丁”的从文科跳跃到工科、再跳到理科的科学全才的身影呢?
  由此,我想起20年前的诺贝尔得主纳什,准确地说,是罗素·克劳于《美丽心灵》中所塑造的那个形象。在这部影片几乎包揽包括奥斯卡最佳在内的2002年电影类全球最高奖项之前,对许多人而言,“纳什”只是个名字而已,直到罗素·克劳化身为他之后,才触手可及,甚至炙手可热—当年听说《美丽心灵》将公映的消息让诸多中国观众纷纷抢购纳什传记、电影书,乃至把其论文集、《博弈论》也请上家中的书桌或书架??一向受科技恩惠与推动的影视所能够具有的激发科学兴趣、共享科学启蒙、增长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等种种功效与效应,由此可见一斑,尽管不必夸大,而某部文艺作品令某普通人变为科学迷直至科学家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美丽心灵》里,纳什初遇那位告知他被考虑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生人”时,问身边一女生:“你看得见他吗?”得到肯定回答后还连问“确定?确实肯定?他在你的视线里?”联想到中国银屏,自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赛先生”(“科学”的英文音译)至今,有多少科学家、赛先生得以进入影视的视线?这种“视而不见”的现象令有识之士深感不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便担心“科普不力将使青少年乃至民众丧失科学兴趣,令中国科技人才断代、国民科学素养落后”。
  虽然中国2002年就颁布了全世界第一部《科学技术普及法》,全国科普日也从2004年到不久前走过10个年头,参与公众逾7亿人次,对国人来说,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不断增多,从科学中获得新知识与思考,感受并适应科技给个人与社会带来的变化,已不再是一种奢侈的快乐,但科学与普及的距离还比较长,必须正视科普效果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2011年公布的《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而涉“科”影视剧在中国并非没有生存土壤与群众基础,其吸睛力与吸金力就非常了得,如最近,生于整整20年前的《侏罗纪公园》只3D了一下,便又“冷饭”卖出几亿人民币的好价钱;科幻硬菜《环太平洋》更是10天奔4亿??搜狐网上以“宅男科学奇才”为主角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的播放量已超过11亿次。
  当预见“上帝粒子”的科学家获得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不少狂追《生活大爆炸》多日的粉丝倍感欣慰,因为,早在几年前(第5季),剧中“谢耳朵”就提到过这个前沿名词。而在该剧中客串过自己的科学大师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但这也激起过无数观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中国,许多大科学家也认为,科普并非低端的工作,汤钊猷院士就断言“这件事一定要由一流的科学家来做”。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便坚持科普了几十年,他本想把“嫦娥一号”拍成几张光盘,却被告知这个项目就是研究而非科普,“想科普,自己另外找钱去。”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组长姜振宇在答应担任由孟非、郭德纲主持的“辨人识物长知识”的另类科普娱乐节目《非常了得》的嘉宾前,也经历过一次激烈的心理斗争:“科研人员走出校园与实验室上电视,容易被人说成不务正业、在做秀。”
  《越做越好玩的科学》系列图书的主编李其震前年科普日做过一个实验,被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看中,力荐进入央视春晚排练厅,可离春节还剩10天时,导演说还多21分钟节目,只能把这个给砍了,说“以后再说”,其实也就没以后了,尽管徐馆长不甘心,“哪怕上五六分钟也是春晚的突破!”
  其最终的结局不仅是科普,更是春晚的损失!影视上的科普人才本应珍视、珍惜,何况他们目前尚属“稀有元素”。故事片《钱学森》的导演张建亚坦言,中国导演编剧的知识基础决定其对科学题材的“有心无力”:“大多是‘艺术派’,别说科学支持了,连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一定有。”而拍出《阿凡达》的卡梅隆学物理出身,操控《星球大战》的卢卡斯和再现《侏罗纪》、《人工智能》的斯皮尔伯格,本身就是美国宇航局的顾问。
  《生活大爆炸》请到著名物理和天文学教授大卫·萨尔兹贝格当顾问,职责目标是让物理学家们找不到任何破绽。而谢耳朵等说出的那些有关科学的“天人之语”和白板上写满的各种公式,也均出自其手。每集录制前1个月,编剧们都会寄剧本给他,有时还请他填空“需要填入的科学”。片场有一张写着这位顾问名字的导演椅,布置场景并给出建议也是其工作之一。但他绝不贪功:“自然科学外的知识都是编剧们填进去的,看此剧的学生和其他观众可以从不光是有关科学的台词里学到很多东西。”
  几位主演虽总在公众面前声称自己“一点科学都不懂”,但为了这部电视剧,他们每周都要做大量研究功课。对此,萨尔兹贝格的评价是:不会弄错相关知识或说错术语,“他们总是正确的。”
其他文献
胡锦涛主席指出:实现军民融合既有很高军事效益,也有很高经济社会效益,利国利军利民。军地要共同努力,不断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切实做好军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里,一个离开土地到城市求生存的农民往往是最尴尬的:一方而,他们离开了长期生活的环境和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本;另一方面,农民的户籍身份又让他们难以享受到属于城市的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2010年11月9日,成都市出台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彻底打破这种局面。  《意见》提出,到2012年,成都将实现全域成都统一户籍,城乡居民可
二十世纪中期中国著名的女作家丁玲,曾于1946年到河北解放区参加过土地改革,随后写下纪实体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本书出版后不仅受到解放区读者好评,还被翻译成多种
提起非洲,好像我们都能说得出自己知道的一点点,却又好像根本说不出到底非洲是怎样的,很多有关非洲的记忆碎片拼接出来的经常是一个矛盾又神秘的非洲。我和很多没去过非洲的人一样,除了《动物世界》里的茫茫草原和每天在那里上演的有关“奔跑”的故事,我还记得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那部《走出非洲》,还有那首《BECAUSE I LOVE YOU》。最近听一位专家朋友说,中国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用当地语
印度科学面面观Nature杂志1993年岁尾发表题为Scienceinlndia(印度的科学)的一组特辑文章,现选译如下:印度发展科学的勃勃雄心陶家祥译自1947年以来,印度企图通过科学技术来推动国家发展的决心为世所少见,但达到
黑龙江陆军某预备役师针对训练预备期时间跨度大、各项任务少、人员在位多的实际,突出"三个重点",抓好训练预备期军事训练工作落实。一是以抓实按纲施训准备为主线,完善教学
小时候,父母教育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考上博士,为家族里的读书人树个榜样、那时的我不懂得“博士”为何物,只知道博士就是那种很有学问的人,成为博士也就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于
“千人计划”自实施以来,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科学家回国效力。施一公、崔铮、鲍海明是这些创新创业人才的缩影。
新兵为部队输送新鲜血液,为部队战斗力的持续生成提供人力基础。新兵质量至关重要,新兵强,则加速部队战斗力生成;新兵弱,则给部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带来不利影响。客观认识"当
引力能否跃入量子之门?R.Matthews著陈壮叔译沈 校是什么使我们能站在地球上?这是一个早就知道的简单问题,但也是一个尚待根本解决的问题。物理学家为了解引力的本质一直在作研究。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