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差异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327768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尝试性地提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并以农业大省山东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时宅差异和特征,为制定提高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对策、为国家制定耕地利用、保护和耕地整理、补偿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差异;森林覆盖率、人均粮食产量、人力资本水平等8项指标是决定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或政策启示是:政府对耕地的保护政策、补偿政策,不仅要考虑耕地数量,更要考虑耕地利用效益状况,实行高效益高保护、高补偿。
其他文献
生态旅游不应重蹈大众旅游对资源滥用的覆辙。建立生态旅游要素双向关系模型,强调人(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地方居民)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要素的相互制约和协同发展。成
产业形态的概念具有全面性、具体性、变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它比产业结构更能准确地描述经济地理现象。“三线”建设以及顺德、永康的经验表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研究产业
在阐释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区域文化类型进行了划分,探讨了新时期江苏省文化发展的空间组织,并将其概括为:1个文化发展中心,2个文化发展副中心,4类文化发展区域,5条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中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的聚类功能,提取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多项指标,应用MATLAB6.1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福建省城市职能进行分类,最终将23个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调控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调控作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提出了建设用地乘数,并把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完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的关键.我国各区域之间不协调的根本之处在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这种扩大直接表现
河南省农村地域的企业集群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度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企业集群形成的初始因素、演化过程、驱
“人文地理”一词已经被国内媒体泛化,各种游记、地方旧闻、传奇等等都被列在“人文地理”的报刊、电视栏目之中。这抑或是地理学科复兴的一丝兆头?还是地理学走进寻常百姓家的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城市或区域之间的竞争.区域一体化成为地理上相邻的城市谋求共同发展、参与广域竞争的普遍选择.辽西走廊上的锦州、葫芦岛、兴城和凌海四城市间的社会、经济
产业升级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产业低级化已成为制约吉林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层次探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