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这样的实践活动洋溢着孩子们浓郁的人文精神,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要让它发扬光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有效开展 途径
  探究式学习、实践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石,其中实践式学习在学校的具体体现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它是一门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亲身实践的课程,在重建新时代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发展的基础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内化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参与、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综合实践的缤纷世界呢?
  一、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
  观察、操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非常广泛,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中选择、确定活动的内容。
  1.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方面,生活中的数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学生要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如:结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趣的七巧板》内容,自主拼有趣的图案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创造性拼图,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利用自己的求异思维拼出图形。这一过程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学习活动的发展与升华。我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在创作活动中,许多学生热情很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书上的图形之外,他们还拼出了小动物、火箭、飞船、茶壶、机器人、房子、蜡烛等等,有一个孩子还用七巧板拼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图形《托起明天的太阳》,还有的拼成了《悯农》、《百花齐放》。本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活跃的氛围中指出课堂中应用的数学知识。我发现,许多曾经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都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2.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知识经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和可操作性,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安排相应的活动。如《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通过创设“最喜欢哪部动画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究——用调查、统计的方法看看同学们最喜欢哪部片子。让学生当小小统计员、小小书记员,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转变教师角色,鼓励学生的自我创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既在活动中掌握了统计的知识,又了解了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 活动课型灵活多样
  1.游戏类活动课:即将数学知识、实践活动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相结合。如学生学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数学乐园活动,让学生通过乘坐专列进入愉快的旅途中,从拍手游戏到动物闯关、数学超市、采智慧果等。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生活,给学生以赏心悦目之感,能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例如:扑克牌是孩子们从小就熟悉的一种游戏工具,孩子的非常乐于同伙伴们打扑克,学习了加减我就安排了“算24点”的游戏。学生从熟悉的扑克中探索出了无穷的数学问题,既练习了混合运算,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践性操作课: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拼、摆、折、量、画、剪、说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一内容孩子们是生疏的,对他们来说直接传授结论显然是无法深刻理解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孩子们的剪、贴,在动手做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纸圈。首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美感。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自己动脑想像、动手验证的方法,将一张普通的长方形纸条制作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经历了一系列出乎意料的变化过程,开阔了数学视野,拓宽数学知识,感受了数学变幻莫测的无穷魅力。
  3.综合性实践课:结合实际教学,教师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社区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又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数学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针对现在兰州的蓝天工程,课前让孩子们调查自己家每天用几个塑料袋,明确白色垃圾产生的原因,如何回收利用。课上得出结论,并倡议用环保的布袋,从自己做起,拒绝用垃圾袋。这样即了解了环保方面的知识,又运用了数学知识,体现了知识的整合。
其他文献
人的发展必须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的过程中呈现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仍然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教学情况往往是:教师费了很大的精力备课、讲课,但一节课结束后,学生的吸收量很低。其原因是学生只是被动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们应力求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高效六步教学法”是外国语学校针对新教师对课堂教学不得要领、教学无序、随意、低效等问题,依据新课程改革理论提出的校本课题改革实验,即课堂教学按照“创设问题——自主探究——讨论解疑——展示提升——总结感悟——当堂检测”六个步骤来实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验。在这“六步”中,“讨论解疑”实际上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校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期刊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于是更新教育观、改革课堂模式是实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力举措。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
期刊
摘 要:文章论述了主体性的涵义、主体性的重要性、主体性的培养。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要重视重视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以及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 主体性意识 培养  人是唯一具有主体的存在物。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过:“人始终是主体。”而自主性是主体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它表现为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怀疑批判的精神、自信心和责任感、自觉性和自律性、主动交往的意愿和行动等等,它包括
期刊
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一线美术教师们已经总结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正在逐步向实现美术教学的高效化迈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是“老教法舍不得,新教法不会用”。美术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美术教育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良好效应。美术教育有示之以形、动之以情和寓教于乐的特性,这一特性有着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
期刊
摘 要:“少教多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点是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摒弃简单灌输知识的做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在自主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做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关键词:“乐学” “会学” “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乐学、会学、自主学习,是当代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探索语文教学“少
期刊
新课改的开展,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要求,像: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新的教育理念,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师生关系
期刊
摘 要: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水平,出错在所难免。错误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情况。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时空里,学生基于生命成长而产生的欲求是多样的,产生的错误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学习错误可以作为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因时、因势、因地、因人进行“相机引导”。这样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有利于学生在思索、讨论、反
期刊
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  迎着世界高中课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和策略,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研究、掌握教材,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和现代社会的需要弥补教材的不足,进行有利于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创造性教学设计。  一、围绕教师的作用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教学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