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激趣策略浅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yit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及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日常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导入生趣
   精心设计,趣味导入。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得当的课堂导入能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如在教学《背影》时,我让学生先听崔浩的《父亲》,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深深地触动学生的感情。歌曲将尽,我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大家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然而,我们在一次次歌颂妈妈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另外一个人——我们的爸爸!是呀,生活中,爸爸用他那并不宽广的臂膀,默默地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这如山般的父爱,凝重,执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背影》,认识一位名人的普通父亲。”至此,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又如,教学《隆中对》时,先出示一首小诗:“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由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引入课文所记叙的令人赞叹不已的“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的画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材”设计。
   二、巧设疑问激趣
   设置问题,引发好奇。实践表明,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因势利导找准切入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片段“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后,问学生:梁山好汉中,最能与歌词相符的人物是谁?从而引出课题,再扣住“拳打”二字,围绕歌词设计以下中心问题:为什么出手?什么时候出手?怎样出手?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大臣、百姓看着皇帝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却无人敢说出真相,最后让一个小孩来揭穿骗局呢?学生们对这个童话故事的情节都了如指掌,但对这个问题显然没有认真思考过,他们也感到了好奇。于是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马上投入课文情节中去寻找蛛丝马迹,认真思考。课堂上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教师所提问题蕴含的疑问和趣味,才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多媒体增趣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赏图片可以再现文章情境,可以将文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如教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我绘制了四幅图画,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对应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让学生对文章所描写的春之美景更直观,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染下,对文章的诗情画意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教学周密的《观潮》、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我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亲闻潮来之声,观潮来之势,看打鼓场面,便于学生真切感受钱塘江潮之雄伟和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磅礴的生命力量。总之,这种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更易把学生带到那种特定的氛围中去,使之受到熏陶感染,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链接生活添趣
   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必然唤醒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真正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使语文的根深深扎在生活的土壤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童趣》,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述说自己刚刚度过的美妙的童年,都有哪些和作者那样的物外之趣。学生有的说过家家,把沙土当米、水当油、野草当做菜,做饭吃;有的说烧红薯窑,像烧毁敌人的碉堡、炮楼;有的说捉昆虫喂蚂蚁,成千上万的蚂蚁搬食物时,那情形就像电影上打仗时的运输队
  
  伍一样,有指挥官又有勤务兵,井然有序,浩浩荡荡……又如教学《端午的咸鸭蛋》时,我让学生说说家乡的民俗和风味,从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到端午包粽子,又到十月初一的蒸糍粑、冬至的甜水糕,学生说得有滋有味,课堂上趣味盎然。由于教材内容本身就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只要挖掘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的“共鸣点”,很快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共鸣中与作家、作品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学生也能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创造的潜能得到了激发,实现了课堂目标。
   五、革新课堂模式引趣
   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教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课堂教学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以前教《羚羊木雕》时,我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从梳理情节到分析人物形象,到归纳写作特点,讲得多,分析得细,然而学生兴趣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后来,我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拟定以师生同备课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师生共同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中以学生课本剧表演,以及课堂研讨、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的平台。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将课文编成三个小短剧,即“真诚友谊——赠送羚羊木雕”、“家人着急——追问羚羊木雕”、“违背意愿——讨回羚羊木雕”,分别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内心的理解上台表演,其他学生则对表演者的语气、神态作评论。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学生将自己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将作品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表演起课本情景剧来更是惟妙惟肖。因此,本课所采取的分角色朗读、对角色评论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十分投入,绘声绘色的朗读和入情入境的表演均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他们表演、模仿和创造的天赋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编演课本剧,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既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透视课文,深入把握课文主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图素,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工作。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农村初中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历时多年,新的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以全体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目标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传播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但在新课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学校体育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缺乏课程资源等,导致了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初中在贯彻
语文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学习,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五舍五入”。  一、初中语文教学概述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习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一个“乐”字,这就说明学习首先要有兴趣。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况却不容乐观。  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就是真理的传播者,是知识的信息源,而学生仅仅是“知识的容
实验中以新鲜马奶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乳酸菌和酵母菌接种量及接种比例等发酵条件对马奶酒抑菌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对马奶酒抑
目的:初步了解潮州地区人群体质特点与分布状况。方法:使用中医体质调查表对10200例一般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9331份。分析9种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结果:被调查者中平和质21
目的:观察葛根汤对风寒感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风寒感冒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口服正柴胡饮冲剂,治疗组口服葛根汤合剂;2组均服用3d,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后监测感
期刊
众所周知,优秀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塑造了一位美丽出众、机智勇敢的农家姑娘秦罗敷的形象。“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
兴趣是人内在的、带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它与情感、动机、意志等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
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都着重于语、数、外的课程教学,对于其他学科在心理上存在着认知偏差。再加上开卷考试的影响,很多学生都从根本上不再重视思想品德课,认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副课,可以开卷轻松解决。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得出几下几点结论。  追根溯源,首先得解决学生认知的偏差,让学生接受、了解思想品德课,然后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重视
流传不绝于教育界之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疑是在校师生之不灭航灯,而起步与航灯中有一段不短且曲折的距离。在这距离中需要大大小小的“成功”作导师,它们是一座座加油站和一个个GPS,让教者与学者在一个个“喜悦”中不懈前行,最终达到国家教育的目的:让每个学生成为强国的建设人才。   一、定航向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倡导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