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发展面向和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分析,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校企合作,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成融教学、实训、职业资格鉴定为一体的产学合作共赢,行业认可度高,社会辐射力强的品牌专业。
关键词:专业建设;内涵建设;环境艺术设计;工学结合
专业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专业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就业率的基本保证。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度也日益增大,有利地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基础建设和教学内涵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在2006年开始启动的全国百所示范院校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专业的内涵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交融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专业。它涵盖了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的不断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国内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环境艺术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性专门人才。要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更上一个层次,因而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涉及专业建设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实验实训条件等主要内容上还需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改革和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才会有新的突破。
环境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思路和方法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涵如上所述,涉及到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提高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切实加强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建设和改革的首要任务。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因而加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现阶段世界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管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日本的“三明治”形式或者美国的DRE(校企结合式),其核心就是工学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产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明确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寻找适合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是深化专业建设的一个关键。
2、根据行业发展趋向来细化专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实用艺术设计范畴,工作岗位设置多样化,实际工作任务包含艺术创作、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内容,因而采用大基础(艺术基础)逐步过渡到小方向(专业方向)的教学方式能够适应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想培养出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顺利就业,就必须使专业与职业有机对接。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着重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关系,分析行业企业相关岗位工作内容、专业岗位分布及工作流程、以及职业岗位与专业内涵的关系,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向细化专业方向,使专业方向与岗位对接,为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逐步达到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要求。
3、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包括的是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具体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反映着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在建设时应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规律,遵循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学习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的融合程度。而在具体课程的改革中,重点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课程改革不是修补,也不是推翻,而是传承和发展,需重新定位、重新设置、重构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即是学生体验环境艺术行業工作流程的实际过程,通过这个学习过程来完成工作岗位点所需的专业知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项目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实施“项目+主题、实际工作环境、团队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进行一个个完整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
4、优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由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以及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调配教学团队资源是顺利开展项目教学的充分保证。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实际经验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年龄、学历结构,更重要的是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所属行业发展迅速,为适应行业发展特性,专任教师应积极参加行业专业研讨会,并参与社会实践。聘请的兼职教师和行业专家需进行多方面筛选和有效管理,他们将项目、最新的施工工艺、设计风格、管理方式和工作要求引入课堂,参与专业课程的全程教学活动,这样组合的教学团队才能在项目教学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保证教学质量。
5、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1] 而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基础。与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不太理想。大多数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很少,而政府对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也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只能靠学校主动与外界联系,利用专业优势寻找企业支持,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让企业优先录用对其企业发展有用的人才,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真正达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的。同时加大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建立多功能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生产性实训的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引企入校,与企业共建工学结合的具有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项目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达到“岗位对接”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有自己的主要服务面向,与行业企业或区域经济有着较多联系,要想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办学特色才是关键所在。学校的特色是靠专业来支撑的,如何使专业更有特色更有发展潜力,不断深化专业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专业建设的成就不仅对学校的办学特色产生重大影响,更是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对社会是否有用。面对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交流中逐渐充实,逐步建立符合要求的教育体系,只有扩大交流,奋起直追才能适应历史的潮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专业特色,也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增添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关键词:专业建设;内涵建设;环境艺术设计;工学结合
专业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专业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就业率的基本保证。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度也日益增大,有利地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基础建设和教学内涵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在2006年开始启动的全国百所示范院校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专业的内涵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交融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专业。它涵盖了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的不断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国内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环境艺术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性专门人才。要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更上一个层次,因而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涉及专业建设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实验实训条件等主要内容上还需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改革和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才会有新的突破。
环境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思路和方法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涵如上所述,涉及到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提高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切实加强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建设和改革的首要任务。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因而加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现阶段世界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管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日本的“三明治”形式或者美国的DRE(校企结合式),其核心就是工学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产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明确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寻找适合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是深化专业建设的一个关键。
2、根据行业发展趋向来细化专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实用艺术设计范畴,工作岗位设置多样化,实际工作任务包含艺术创作、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内容,因而采用大基础(艺术基础)逐步过渡到小方向(专业方向)的教学方式能够适应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想培养出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顺利就业,就必须使专业与职业有机对接。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着重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关系,分析行业企业相关岗位工作内容、专业岗位分布及工作流程、以及职业岗位与专业内涵的关系,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向细化专业方向,使专业方向与岗位对接,为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逐步达到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要求。
3、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包括的是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具体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反映着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在建设时应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规律,遵循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学习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的融合程度。而在具体课程的改革中,重点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课程改革不是修补,也不是推翻,而是传承和发展,需重新定位、重新设置、重构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即是学生体验环境艺术行業工作流程的实际过程,通过这个学习过程来完成工作岗位点所需的专业知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项目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实施“项目+主题、实际工作环境、团队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进行一个个完整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
4、优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由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以及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调配教学团队资源是顺利开展项目教学的充分保证。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实际经验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年龄、学历结构,更重要的是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所属行业发展迅速,为适应行业发展特性,专任教师应积极参加行业专业研讨会,并参与社会实践。聘请的兼职教师和行业专家需进行多方面筛选和有效管理,他们将项目、最新的施工工艺、设计风格、管理方式和工作要求引入课堂,参与专业课程的全程教学活动,这样组合的教学团队才能在项目教学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保证教学质量。
5、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1] 而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基础。与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不太理想。大多数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很少,而政府对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也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只能靠学校主动与外界联系,利用专业优势寻找企业支持,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让企业优先录用对其企业发展有用的人才,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真正达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的。同时加大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建立多功能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生产性实训的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引企入校,与企业共建工学结合的具有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项目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达到“岗位对接”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有自己的主要服务面向,与行业企业或区域经济有着较多联系,要想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办学特色才是关键所在。学校的特色是靠专业来支撑的,如何使专业更有特色更有发展潜力,不断深化专业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专业建设的成就不仅对学校的办学特色产生重大影响,更是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对社会是否有用。面对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交流中逐渐充实,逐步建立符合要求的教育体系,只有扩大交流,奋起直追才能适应历史的潮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专业特色,也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增添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