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M-Ⅱ机制的中东欧国家货币汇率政策分析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东扩要求新加盟的中东欧国家在ERM-Ⅱ机制下行使货币汇率政策。但是由于ERM-Ⅱ机制本身的缺陷,不但使中东欧各国无法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和汇率稳定3个目标,而且还使这些国家出现了本国货币与欧元的非正式货币替代现象,对上述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国家从上至下建立了一整套以控制为目标的制度模式。从农村的人民公社到城市的单位制度,国家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掌控和再分配,达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和整合。由于这种总体性控制模式自身的刚性特征,容易陷入一种“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循环过程之中。
在40年的中国改革中哪些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哪些领域的变化相对缓慢,哪些领域或许还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这个问题是每个研究中国的学者无法回避的。
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促发生机的重要性,社会转型期尤为如此。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社会明显存在两大转型:一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标志着计划再分配时代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型。二是2013年以来,由“中国梦”“新常态”启动的新时代,在政治经济层面上表现为“摸石头过河”向“顶层设计”稳健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是国际金融比较动荡的地区之一。麦金农主张东亚各经济体实行“集体钉住美元”制度,以保证地区金融稳定。从理论和实践分析,集体钉住汇率制有其内在的稳定机制,也有内源性的动荡缺陷,稳定性和脆弱性同存。目前东亚各国和地区非正式的共同“软钉住美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长远看,这种集体钉住美元制度难以维持。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会影响东亚地区的金融稳定.维持国内金融稳定,才能防止地区金融动荡。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中国的世界古代史研究可以说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依靠西方学者的著作、翻译进行研究,达到使用原始资料进行研究的水平,可以和外国学者折冲樽俎、辩道问难、不相上下。1977、1978级入学的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这一领域的骨干、领军人物,主要是他们带领世界古代史学科达到这个水平的。这一发展的过程,上古史与中古史领域又有不同,所以分别叙述。
2018年9月下旬,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在图书馆办一个资料展,布展基本完成后,中心让我给展览取名,我琢磨着,脑海里跳出四个字“于无声处”。
本文针对当前史学界一个流行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仅在中国史学界,也在世界史学界散发影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实现了从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伟大飞跃。中国告别了传统立足于手工劳动的农耕文明,告别了传统的用牛、马和人去耕种土地的生产方式,走进了工业文明时代,并已开始向信息文明跨越式发展。中国又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谋求融新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为一体,全面统筹、有序推进。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城市是人类集聚的主要地区,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对城市史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回顾城市化进程,总结得失优劣,并更好地选择未来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史研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推进。
论文首先分析东亚实施钉住混合货币篮的汇率目标区制存在的弊端,从新的视角提出,这一地区应建立以不确定性干预边界为核心的汇率合作机制;进而指出,这一汇率合作机制更具有弹性,可使各国规避货币冲击,易于搭建汇率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