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舒肝健脾法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3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分别采用自拟舒肝健脾方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食少等单项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的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自拟舒肝健脾法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舒肝健脾;中药
【中图分类号】R57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104-02
Abstract:
Keywords: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以腹泻型最为多见,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西医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部分患者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长期以来,中医药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在防治IBS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近年来,笔者通过临证总结分析,运用自拟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IBS,并与西药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136例腹泻型IBS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的诊断标准[2]进行,并且属于腹泻型。②中医证型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进行,符合肝郁脾虚证。主症: 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急躁易怒,善太息,发作常和情绪有关。次症:两胁胀满;纳少泛恶;脉弦细,舌淡胖,边有齿痕。③近半个月未进行任何治疗者。排除标准:①肠道细菌感染或全身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腹泻者;②结肠镜检查提示器质性病变者;③胃肠道手术史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功能障碍者;④精神疾病者;⑤未按时服药和未能获得随访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男27例,女41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399±67)岁;对照组男29例,女39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06±7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治疗两组均予注意休息,改善不良情绪,清淡饮食等基础处理。
122观察组采用舒肝健脾法为主要治则进行辨证论治,选方为自拟疏肝健脾方。组方:柴胡15g,延胡索15g,枳壳12g,白芍20g,陈皮15g,白术15g,茯苓15g,防风9g,车前草30g,薏苡仁 30g,甘草9g。腹部刺痛加蒲黄12g,川芎12g;神疲乏力加党参15g,黄芪15g;大便次数过多加用砂仁9g,豆蔻12g;大便有粘液加用黄柏15g,白头翁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 2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
123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国药准字 H20103802,浙江东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01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
13疗效评定
131中医症状积分采用症状计分评分法[4],观察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腹痛、 腹胀、排便急迫感、食少等主要症状,各项症状均以4分法评价。根据症状的轻、中、重度分别记 1、2、3分,无症状则记 0分。
132临床疗效评价[5]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而>70%;有效: 临床症状减轻,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而> 3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食少等单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1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组临床痊愈14例,显效37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60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显示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神经敏感、肠道免疫动能改变和心理因素等有关。截至目前,尚没有治疗IBS的特效药物和固定方案,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绝大数患者疗效不甚理想[6]。
腹泻型IBS属于中医学“泄泻”、“腹痛”等范畴。笔者在长期临证中发现,腹泻型IBS主要与情志失调、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有关,其中情志失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病因,肝气失和,郁结不疏,横逆克脾,或土虚木贼,气机失调,则见泄泻。正如《知医必辨·论肝气》所载:“肝气一动,即乘脾土, 作痛作胀,甚则作泻”。此外,笔者还发现,在临证中,无论辨证有无肝气郁结,均可加疏肝之品,可提高临床疗效。因此,笔者确立了以疏肝健脾法为主要治则,兼顾平衡气血阴阳,选用自拟疏肝健脾方为基础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方中柴胡、延胡索疏肝解郁;陈皮健脾理气,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枳壳既能行气,以增强疏肝理气的效果,又能消积,治疗食少纳差;白芍调肝气,疏脾土,缓解挛急腹痛;防风可疏肝醒脾、升阳除湿,又能升清,使肝气得舒,气机畅达,痛泻自止;车前草、薏苡仁淡渗利湿,使湿浊下渗,大便自实,取“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健脾,化湿止泻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食少等单项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82%,明显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说明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方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体疗效较高,这与文献报道[7]相似。
综上所述,自拟疏肝健脾方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明显,但本病病程长,易迁延反复,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祁勇. 中药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128例[J].光明中医,2015,30 (3):548-549.
[2]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11I Process[J].Gastroent erology,2006,130(5):1377-1390.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 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38.
[4]吴少桢,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05-306.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39-143.
[6]刘修莉,李玲.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4):210-211.
[7]查景园,唐喜玉,盛红艳,等.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3例[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5):29-31.
(编辑:程鹏飞)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舒肝健脾;中药
【中图分类号】R57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104-02
Abstract:
Keywords: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以腹泻型最为多见,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西医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部分患者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长期以来,中医药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在防治IBS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近年来,笔者通过临证总结分析,运用自拟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IBS,并与西药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136例腹泻型IBS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的诊断标准[2]进行,并且属于腹泻型。②中医证型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进行,符合肝郁脾虚证。主症: 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急躁易怒,善太息,发作常和情绪有关。次症:两胁胀满;纳少泛恶;脉弦细,舌淡胖,边有齿痕。③近半个月未进行任何治疗者。排除标准:①肠道细菌感染或全身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腹泻者;②结肠镜检查提示器质性病变者;③胃肠道手术史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功能障碍者;④精神疾病者;⑤未按时服药和未能获得随访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男27例,女41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399±67)岁;对照组男29例,女39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06±7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治疗两组均予注意休息,改善不良情绪,清淡饮食等基础处理。
122观察组采用舒肝健脾法为主要治则进行辨证论治,选方为自拟疏肝健脾方。组方:柴胡15g,延胡索15g,枳壳12g,白芍20g,陈皮15g,白术15g,茯苓15g,防风9g,车前草30g,薏苡仁 30g,甘草9g。腹部刺痛加蒲黄12g,川芎12g;神疲乏力加党参15g,黄芪15g;大便次数过多加用砂仁9g,豆蔻12g;大便有粘液加用黄柏15g,白头翁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 2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
123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国药准字 H20103802,浙江东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01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
13疗效评定
131中医症状积分采用症状计分评分法[4],观察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腹痛、 腹胀、排便急迫感、食少等主要症状,各项症状均以4分法评价。根据症状的轻、中、重度分别记 1、2、3分,无症状则记 0分。
132临床疗效评价[5]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而>70%;有效: 临床症状减轻,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而> 3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食少等单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1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组临床痊愈14例,显效37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60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显示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神经敏感、肠道免疫动能改变和心理因素等有关。截至目前,尚没有治疗IBS的特效药物和固定方案,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绝大数患者疗效不甚理想[6]。
腹泻型IBS属于中医学“泄泻”、“腹痛”等范畴。笔者在长期临证中发现,腹泻型IBS主要与情志失调、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有关,其中情志失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病因,肝气失和,郁结不疏,横逆克脾,或土虚木贼,气机失调,则见泄泻。正如《知医必辨·论肝气》所载:“肝气一动,即乘脾土, 作痛作胀,甚则作泻”。此外,笔者还发现,在临证中,无论辨证有无肝气郁结,均可加疏肝之品,可提高临床疗效。因此,笔者确立了以疏肝健脾法为主要治则,兼顾平衡气血阴阳,选用自拟疏肝健脾方为基础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方中柴胡、延胡索疏肝解郁;陈皮健脾理气,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枳壳既能行气,以增强疏肝理气的效果,又能消积,治疗食少纳差;白芍调肝气,疏脾土,缓解挛急腹痛;防风可疏肝醒脾、升阳除湿,又能升清,使肝气得舒,气机畅达,痛泻自止;车前草、薏苡仁淡渗利湿,使湿浊下渗,大便自实,取“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健脾,化湿止泻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食少等单项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82%,明显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说明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方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体疗效较高,这与文献报道[7]相似。
综上所述,自拟疏肝健脾方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明显,但本病病程长,易迁延反复,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祁勇. 中药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128例[J].光明中医,2015,30 (3):548-549.
[2]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11I Process[J].Gastroent erology,2006,130(5):1377-1390.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 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38.
[4]吴少桢,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05-306.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39-143.
[6]刘修莉,李玲.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4):210-211.
[7]查景园,唐喜玉,盛红艳,等.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3例[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5):29-31.
(编辑: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