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成长的自己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8023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建鸿,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现任职于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
  “看见成长的自己”,这是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能力观。每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两种观点:一种叫做成长观,即增长观,把努力看作是能力的激活码,因此努力和能力成正比;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能力是天生的,实力是固定的,也就是努力和能力成反比。举例来说,大家会看到班上甲同学,文艺、体育方面很活跃,而且成绩还不错,你会觉得他很聪明。班上的乙同学,学得很努力,考试就是七八十分,你会觉得乙同学没什么,你要是用功点,肯定能超过他。这就是固定观对大家的影响。
  大家来做个小测试。
  9岁的伊丽莎白第一次参加体操面试,她身材修长,柔韧有活力,她非常喜欢体操。伊丽莎白显然对第一次面试很紧张,不过,她擅长体操并有自信能做好。尽管她完成得不错,可是没有赢得第一。晚上回家后,伊丽莎白甚至没有收到被录取的信息。她失望极了。
  如果,你是伊丽莎白的父母或者教练,你会对她说什么?请在以下五种情况中选择一项。一、你认为她是最棒的;二、是别人夺走了本该属于她的荣誉;三、体操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四、她有能力,下次一定能夺得第一;五、她不一定能赢得第一。
  伊丽莎白的父母选择的是第五种。有很多同学提问:第一和第四有什么不好呢?
  第一种和第四种最大的危险是,假如伊丽莎白下次还不能拿第一怎么办?你可以和她讲下下次一定能拿第一。可是这样多讲几次,这个孩子心里可能会想:爸爸妈妈是爱我、鼓励我,但实际上我不行。然后就会有一系列的副作用。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德威克做过一个实验:瑞文测试。给两组小学生做智力测试题,题目由易到难,每道题都要求在限制时间内完成。实验中的孩子平均可以答对80%,但是研究者给他们的反馈不一样。他们对第一组学生说:“你好聪明,居然能答对这么多!”他们对另外一组学生平淡地说:“你们完成了,是吗?”没有任何评价。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研究者让学生们在两个任务中选一个完成,其中一个任务对小孩子来说非常难,但是有挑战性,即使失败了也能学会不少东西;另外一个比较简单,容易成功,但是学到的东西比较少。结果发现,被表扬的这组孩子,比另一组孩子更倾向于选择容易的任务。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在实验的第一阶段他们被表扬是聪明的,他们为了在老师面前保持能力很强的形象,不敢选择难的任务,因为他们要确保成功。实验的第三阶段,研究者让学生们解答更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80%是他们回答不了的,小孩在答题过程中表情都是非常受挫。答题后,研究者会问两个问题:你觉得这些题有意思吗,喜不喜欢?你回家后会不会继续做这些题?结果,受表扬组的学生觉得这些题没什么意思,回家想要做题的意愿没有其他那一组强。也就是说,表扬是有副作用的,开始被表扬的这一组学生,受挫后就兴趣索然了。实验的最后阶段,学生们还要做一个测试,测试题跟实验第一阶段的测试难易程度一样。结果,被表扬的孩子得分远远低于另一组,他们很多人到后来完全做不出题,方寸大乱,得分远远低于开始测试时。
  这个实验显示,当你被表扬、称赞,说你很聪明后,如果你的聪明没有跟努力挂钩的话,那你在面对失败或挑战的时候,你看起来很高的自尊是很脆弱的。就像一个很漂亮的水晶杯,远远地看,很享受这样一种色彩,但是它经不起磕碰,甚至你为了保住这种形象,有可能在面对竞争的时候,就放弃了。
  获得聪明的表扬有什么坏处?第一,会让被表扬的人认为:有天赋的人不需要努力。我很聪明,我不用做什么就可以成功。第二,当被表扬的人遇到挫折,他知道现实是怎样的,又想享受荣誉的光环,他就要想办法,或者有些重要的时候,他给自己找很多的借口,安慰自己,自我欺骗。
  如果你想看到真实的自己,你一定要把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相挂钩。如果你现在很好了,你更努力,将来会更加出色;如果你现在某些方面比较差,只要你找到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一个人有目标,对自己将来的期望是怎么样的,其实很影响现在的状态。现在,很多人追捧成功学,成功学最大的弊端是给你过多的许诺,让你膨胀起来,热情高涨。但是,你没有成功的话,你马上就会跌入谷底,变得更加一蹶不振。因为,我们在心里对自己的预估,本身就会影响我们面对挑战时候的表现。
  获得别人的肯定时,你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也请你想一想:你获得的荣誉是不是比你拥有的能力大?你要问问自己:在专业上、在组织能力上有没有真的成长?希望大家看见真实成长的自己。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大学四年,你最遗憾的是什么?”  “最遗憾的是没有减肥成功……”  “临到毕业了也没能通过六级……”  “没谈恋爱啊,必须是这个……”  “唉,留给学习的时间太少了……”    前几天,看到中山大学的毕业生们拍摄的一部属于他们的毕业季电影里,讲述了有关大学四年的种种遗憾,看着镜头前那些即将远离校园的学长,或自嘲,或落泪,或后悔,或知足,我突然感慨良多。  记得以前有个学长和我闲聊,他说临近毕业总
15比13,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雷声在11比13落后两剑的情形下连得4分,最终以两剑的优势击败埃及选手,获得中国第一块男子花剑奥运金牌。之后,他和他的教练王海滨在各种场合多次说:“感谢北大。”  剑之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无论是训练、比赛,还是我个人的状态都进入了一个调整期。2008奥运会上我发挥得不好,在八进四的比赛中输给了那届的奥运会冠军,自己只得了个人第八名。奥运会后我开始反思
学霸的霸气  文/校园记者 朱蔓衡(北京大学)  我总以为到了现在,学霸的词性应该变得中性化,学霸的词意应不再受限,人们应该对享有该称号的人多些包容,而不要简简单单地给这些人贴标签,说他们到底是书呆子。其实学霸们的一些格调还是一般人学不到的呢。  我概念里的学霸,是将知识精神与生命经验相勾连的人。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她当然足够勤勉,但我认为她配得上这个词与成绩、成就无涉(那是考霸和面帝)。跟她说你
又是毕业时分,本刊连续三年推出毕业达人系列,  这次,我们推出的2012届毕业达人有一个共同特质:创新。  因为创新,他们的大学无限风光,  有人说过: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范围内竞争,都需要有一大批人去琢磨新东西,否则它就是停滞的。  大学生是最有能力去琢磨新东西的群体之一。  创新刻意求不来,却在百转千回、精虑里水到渠成。中南大学的刘路破解西塔潘猜想;西南财经大学的孙琳创办西南地区首家由学生成立
高中物理中有无数关于小木块的习题,它被放在一个斜面上然后克服摩擦力缓缓下降,然后关于下滑距离、摩擦系数、下滑速度等可以编出无数习题。等到把这些习题都弄明白了,这个小木块也开始变得复杂,它背上驼了一个更小的木块。大学校园里是个小社会,遇到的是某个小木块,但进入职场后,小木块就进化了,我们又会遇到新的木块,然后一个个弄明白。  比如说,最初的我很天真。  刚入职没多久的一次会议,大BOSS笑眯眯地说,
推荐人:郑盼盼  天津美院版画系老师  笔墨当随时代,任何艺术停止了创新,也就意味着消亡。年轻的一代又一代,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新奇观感。他们的创新源于个性、大胆的独创精神与多元表现语言的结合。今年毕业展上,各位同学的风格特点明显,气场很足,观众与其作品近距离神交,在不同的气场感染下,应接不暇。正所谓“不入魔,不成活。”  传统版画创新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在题材创新或技法创新的同时要注重保留传统的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行政机关要秉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授权必须为”的准则,做到依法行政,不能视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而肆意妄为,也不能视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而无所作为。档案行政执法作为行政执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秉承这一“准则”,既不能乱为,也不能不为。下面,本人结合档案行政执法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正确理解、积极履行档案行政执法职责谈点个人
2012年的早春,厦门阴雨绵绵。在厦门大学的主要广场和餐厅门口,一场爱心募捐活动已经持续了一周,志愿者们充满感情地呼吁,让老师、学生和进校参观的游客驻足,纷纷解囊。“LOVE英健,爱心救助”募捐活动不仅在现场进行,还通过微博等网络方式进行。网络从2011年末到2012年,为英健筹到了20多万元,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为期一周的现场募捐,收到了近5万元。志愿者们把捐款送去了银行,花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才清点
如果不学体    起源于一名网友的的人人网状态,“如果不学新闻,我想做个理发师”。随即就有网友整齐划一地留言。  “如果不学中文,我想开个养殖场,再种片小葱。”   “如果不学气象,我想去开个首饰店,自己设计自己卖。”   “如果不学热动,我想做个战地记者。”   “如果不学工商,我想做个作家。”   “如果不学集成电路设计,我想开出租。”     暴打分手体    一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在微
我是海淀分局双榆树派出所民警张惠领,前段时间有部电影叫《神探亨特张》,就是以我为原型创作的。其实,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神探,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当好一个打扒民警,这就是我份内的事。  我从2003年开始就一直负责便衣打扒的工作,到现在已经9年了。记得刚开始干打扒的时候,双榆树还是有名的治安乱点,因为它地处海淀繁华地段,拎包扒窃刑事类警情高发,群众的安全感特别差,常常是一转身,一不留神包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