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几点思考

来源 :当代农村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加大村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农业财政投入稳定、持续增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持续提高,地方财力占农业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由于各级政府间事权不清晰,地方支出责任较多,加之没有匹配的财力,影响了地方政府支农投入的可持续性。因此,统筹考虑政府间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财政支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现状
  由于配套改革未能及时跟进,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一直没有深入展开。从财政支农实践看,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上并未明确,中央和地方始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一)事权划分方面。事权为一级政府在公共事务和服务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在农业发展中,各级政府均承担了一定的任务,履行了一定的职责。以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贯彻意见为标志,中央和地方政府根据“三农”工作实际,每年都做出了一定的工作安排,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同时,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如我省相继实施的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行动,我市实施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均属于地方事权范畴。
  (二)支出责任方面。支出责任是政府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履行其事权、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的财政支出义务。各级政府为支持“三农”发展,均安排了一定的财力予以支持。不考虑结余结转因素,2011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投入35.2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投入25亿元、市县投入10.2亿元,占比71%、29%;2013年投入45.4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投入28.6亿元、市县财政投入16.8亿元,占比63.1%、36.9%。在支出责任的划分上,虽有一定的明确,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是设立要求。上一级政府就一项工作做好安排,尤其是设立专项资金时,一般要求下一级政府也相应设立。二是项目配套要求。近年来,中央在安排一些重点项目时,一般要求地方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地方配套资金。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要求县级财政按中央投入的20%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中,中央财政投入60%(享受西部政策的80%)、省级财政20%(享受西部政策的10%)、其余由市县财政配套。三是对跨区域重点项目,上级政府也明确为本级事权,但在支出责任上仍要求地方分担。如淮河入江水道工程(高邮湖大堤加固)跨江苏、安徽两省,我省境内工程投资27493万元;因我省工程位于天长市,要求滁州、天长配套5494万元。
  二、财政支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影响
  (一)支农资金设置重复,监管难度加大。一是在同一级政府间的事权不清问题。如中央政府,涉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就有多个部门设置,如发改委组织的新增千亿粮工程、水利部牵头的小农水重点县、国土部的土地整理、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等,这些项目基本上是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中心。二是多级政府间的事权不清。如我省的美好乡村建设、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在推动,三级财政均设立专项资金。由于多头管理、项目分散,使资金监管难度加大。以县级为例,直接管理支农资金的有发改委、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国土、交通、民政、教育、扶贫等多家单位。管理部门多造成申报各自为政、实施标准不一、资金管理方式多样;同时,由于缺乏沟通,导致支农投资盲目投放、重复支持等现象屡屡发生。
  (二)整合难度加大,使用效益降低。针对管理部门多、实施主体多、项目类型多、项目数量多带来的支农资金使用管理问题,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建立健全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体系,深入推动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由于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影响,中央财政投入所占权重较大,并且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加之省、市专项转移支付因素,使县级整合工作难以按预期开展,通过整合有效解决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固有问题有待时日。
  (三)补偿机制未健全,影响进一步投入。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林业是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粮食生产和植树造林的外部效应,说明了农业产业“公共物品”的特性,其效益是外在化的。在目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由于补偿机制未健全,已影响到县级财政支农投入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以全椒县为例,在农业生产投入方面,该县粮食年常产为42.5万吨左右,粮食商品率达70%。为保障粮食生产,县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加。2011--2013年,该县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总投入为7.8亿元,其中县级财政2亿元以上,占总投入的25.64%。在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方面,该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共有森林面积43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16.68万亩,森林覆盖率33.6%。但目前只有公益林、退耕还林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由中央和省财政给予一定补助。此外,县财政对各类绿化造林、森林防火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投入较大。2013--2014年,该县共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8.62万亩,2013年投入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资金1200万元、2014年安排资金3500万元。
  (四)配套要求过多,影响地方预算执行。中央和省下达的部分支农投资项目,要求市、县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这种做法对多方筹资增加农业投入有促进作用,但对市县财政来说,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也影响了地方预算的执行。一是与预算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硬化预算约束,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动支预备费解决外,一般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一些必须出台的政策,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资金。”二是与地方财力不匹配。根据收入规模和预算管理体制,我市县级地方财力一般在8-25亿元,基本运转、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已使支出安排十分紧张,加之地方债务压力,县级支出预算安排捉襟见肘,再谈重点支农项目配套无疑是难上加难。如淮干(蚌浮段)工程,即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跨滁州、蚌埠两市,项目法人为安徽省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由水利部淮委建设管理局代建。该工程凤阳县境内总投资20.85亿元,要求市县配套资金4.17亿元;因征用征迁费用标准问题,实际配套达到6.87亿元。因此,一些重点支农项目开工后,上级的专项资金拿来用,本级的配套拿不出,使支农项目存在“先天” 资金缺口。   三、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事权及支出责任。
  1.中央财政支农事权及支出责任的界定。一是以粮食安全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跨区域性的农村公共服务,包括跨流域的江河湖泊治理、生态环境建设;三是农业科技基础性研究;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五是扶贫开发等。
  2.地方财政支农事权及支出责任的界定。一是承担区域性的农村公共服务,包括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小型水库及塘坝建设与维护、农村公益设施建设与维护等;二是“菜篮子”工程;三是地方性灾害事故救助;四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等。
  3.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事权及支出责任的界定。一是大中型水库建设与维护;二是农业生产救助、特大防汛抗旱及动物疫病防治等。
  (二)健全地方支农支出财力保障机制。以界定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为基础,逐步理顺中央与地方间财权划分,进而实现支农支出的财力保障。远期目标,以建立各级政府主体税种为核心的税收体系,确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解决支农支出财力保障问题。远期目标需要纳入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总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统筹考虑。近期目标,以目前支农支出事权划分为基础,以改进支农支出管理方式为突破,实现地方支农支出财力平衡。近期目标为过渡性措施,为实现远期目标奠定基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改进支农支出管理方式。对新出台支农政策,包括重点支出项目编制,按“谁制定、谁负责”原则确定支出责任,仅对本级支出做出安排,不再对地方(主要是县级)提出支出要求。
  2.稳妥推进转移方式改革。目前,上级支农支出主要以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实现,随着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建立,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势在必行。考虑现阶段县级财政收支压力、县级政府履行责任较多等实际,在支农支出绩效考核体系未健全的情况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过快增长,使支农支出增长难以有效落实。因此,从保证支农支出实际效果出发,支农项目在一段时间内应予保留。
  3.强化地方支农支出绩效考核。一是建立健全地方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根据地方支农事权划分,核定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基数,并结合财政收入因素,确定地方支农投入增减,进而保证地方支农支出责任的实现。二是严格地方支农投入绩效考核。将地方支农投入、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农业部分)、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农业部分)等列为地方支农支出考核内容;同时,对支农投入绩效目标进行考评,建立科学的地方支农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地方支农支出绩效考评结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以增强地方政府加强支农支出管理的责任。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交流伺服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当中,使原有设备得到了技术上升级,大大的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进步。GD包装机金拉线直流电机的改造,就是很
科研成果评价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有效性如何,是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的关键。通过创新科研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构建导向机制的评价体系,
<正> 水是一种极性溶剂,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的。水参与化学反应,既是一种反应的基质,也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生成物,这是水分子离解成的OH~-、H~+参与了反应
【正】财农[2015]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明确要求在稳定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的同时,逐步完善农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在临床通气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浙江省江山市中医院治疗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正】中国科协全国学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五学习小组于2009年12月17日下午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召开座谈会。负责联系指导第五学习小组的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正> 我省红壤低丘,植茶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主要茶区之一。由于建园基础工作没有跟上去,加以管理不善,红壤理化性状,未能很好改良,蓄水保肥性能差,肥力低,茶树生长势衰
农村社区是由一定的地域人群、按照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行共同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所构成的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强化设施功能、完善农村服务的平台,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和工作切入点。本文结合江西省石城县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石城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自2004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石城县坚持把改善
<正> 高效多元复合肥是由江西省煤炭研究所新近研制的一种新型复合液肥。它采用先进的工艺,将И、P、K、Fe等14种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复合而成。据介绍,这种液肥可以取代一般
目的一些观察性研究及较早期的单一小型临床试验表明,硝苯地平是经常用来治疗冻疮的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治疗冻疮方面,社区医疗患者每日口服硝苯地平60 mg的效果是否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