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的翻译视角诠释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诠释多限于哲学领域,研究结论存在学科视角局限.他的理论体系具有多个知识来源,探讨其理论要义须以多学科视角加以观照.翻译学科是其知识源头之一,也是哲学问题的本源,从翻译视角诠释其理论内涵与其思想轨迹和理论体系结构更为贴近,但这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基本逻辑可归纳为,以语言意义的不稳定性解构稳定性.他认为,语言具有多义性,这是意义不稳定的本源.翻译提供了两种语言接触的条件,语言接触释放了语言的多义性;"延异"是意义不稳定的根本原因,翻译是意义不稳定的条件.藉此德里达解构了形而上学先验在场的意义稳定性假设.德里达的原文"生命结构"说超越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理论批判,体现了其语言观的终极诉求——趋近纯语言的理论想象.
其他文献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富"理念,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通过改革开放完善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通过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当前,必须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分配体制,从而使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后物质主义文化变迁理论的研究依赖大规模的调查数据,试图发现经济发展、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之间的逻辑链条.这一领域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规范性和目的论性的理论范式: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丰富使个人从关注物质安全转向关注自我表达,而这一文化变迁增强了民众关注、参与政治的主观动机,推动了政治的发展变化.后物质主义文化变迁理论对比较政治学中的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也呈现出显著的西方中心主义特征.在20世纪下半叶西方政治学中的以美国和西欧政治制度为标准的"自由民主"规范同构的背景下,后物质主义文化变迁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操作化,以及常用测量指标是否具备跨国、跨地区可比性,已成为近年来公众意见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全部7次世界价值观调查(1981—2020)为数据源,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从多个价值维度衡量了后物质主义主要指标的跨情境可比性及其相关变量.分析发现,后物质主义几个常用测量指标并不具备跨时空可比性.指标的跨情境差异既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财富分配水平的影响,也存在于不同文化背景之间,这对后物质主义理论的普适性和现存经验研究的方法取向提出了挑战.后物质主义价值应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
当前西方多数国家的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民粹主义政党凭借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回应而崛起,并对传统主流政党发起了挑战.传统主流政党对此做出的反应主要有两种,要么为避免因民粹主义政党所关注的问题在舆论中变得过热而使之受益,选择压制有关议题;要么为排挤民粹主义政党而开始关注外来人口增多等民粹主义政党的核心议题.采取前一种策略的主流政党,被选民认为回避关键问题而导致选票向民粹主义政党流失,采取后一种策略的主流政党则在事实上有一定程度的民粹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化趋势在经济状况相对稳定、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的北欧地区也已出
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制度,中西方在国家治理若干基本逻辑方面呈现出鲜明对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逻辑、市场逻辑、选票逻辑和对抗逻辑主导着西方国家治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则呈现出民本逻辑、国家逻辑、选贤逻辑和协商逻辑交织而成的治理取向.在各自国家治理传统与基本逻辑的交互作用下,西方国家治理的总体性逻辑表现为"二元对立结构中的制衡与分治",而中国国家治理的总体性逻辑可以概括为"一体多元结构中的协商与共治".当前,西方国家治理普遍遭遇系统性困境,这是其固有的国家治理逻辑在新环境中演进
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墨菲认为当前世界已经走向了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后"政治时代,造成了民主失实与右翼民粹主义盛行的局势.在《写给左翼民粹主义》一书中,她规划了一套左翼民粹主义方案,旨在为左翼政党争夺政治话语权.墨菲的左翼民粹主义策略虽然看起来颇具诱惑性,却并不具备很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一方面,民粹主义自身内含着某种"暴力性"的倾向,反而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导致非民主的结果;另一方面,与右翼民粹主义相比,墨菲的左翼民粹主义策略仅仅围绕着政治话语权而运作,摒弃了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而代之以"人民"
美国遭遇的系统性挑战是国家治理危机.国家治理危机是指根源于政治体制能力衰退而形成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性质由相互支持转向相互冲突的过程和状态.从现象上看,国家治理危机表现为一种双重危机,一方面国家与社会之间通过政治体制建立起来的相互支持关系趋于瓦解,整体上转向相互冲突的关系,这就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危机,另一方面自由民主体制出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出现了系统性的功能失调,这就是自由民主体制的危机.就实质而言,国家治理危机是政治体制能力的危机,这就是说政治体制作为国家治理赖以发生的支撑框架不能继续发挥足够的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不平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大,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过去20年里,经济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分析在理论建构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尽管经典政治经济理论构建了一个经济不平等的修正框架,认为民主制度能够遏制并缩小贫富差距,但该观点并未得到实证支持.本文在梳理分配政治最新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与经典理论截然相反的框架——在西方民主国家,经济不平等被政治因素所强化,而不是被修正.基于分配政治在公共民意、政治参与、政党政治与政府回应性四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可以发现经济不平等导致政治不平等,
随着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平均气温的不断上升,碳中和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减排行动的重要组成与发展目标.本文系统总结了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规律与碳达峰国家的阶段发展特征,并在对比各国碳中和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剖析了现阶段中国低碳发展的主要难题,阐明了开展碳中和发展力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套量化评估中国碳中和发展力的特色指标体系.相比之下,中国碳减排路径面临着诸多困难挑战,反映出经济持续增长需要、经济结构全面转型、竞争能力有待提升、协调机制亟待完善与持续减排动力不足五大主要问题.结合低碳发展难题构建具
在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背景下,"一带一路"作为推进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战略平台,不断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并为沿线各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研究沿线国家如何在碳中和趋势下共建绿色丝路,本文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对2000—2019年50个主要沿线国家的碳排放影子价格和减排潜力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沿线国家的碳排放影子价格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出现波动,但减排潜力呈下降趋势,表明多数国家的环境治理水平得到了持续提高.然而,近些年来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