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心灵深处的“罗马城”(简评)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阅读《西游记》,不时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选择唐僧担任西游取经的小组长?唐僧既没有“眼力”,更没有本事,常常受妖怪蒙蔽,多次冤枉“好人”,给取经路途制造了许多麻烦,关键是唐僧脚程慢,只能一步一步丈量土地,耽误西天取经的“绩效”;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还有白龙马,不仅身体健壮,且具特异功能,尤其是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去往西天易如反掌。假如派遣孙悟空一人西天取经,跟斗云来去,哪里会遇到这么多妖怪,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来反复阅读,才渐渐明白《西游记》的道理:所谓取经,关键是“取”而不是“经”,只有坚定的向佛之心,才能得到真经。在取经路上,每一个妖怪都是“领导”特意安排的考验项目,尽管他们口口声声要取唐僧性命,但没有一个妖怪真的敢下手,不知道唐僧是否了然于胸,至少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是不知道的。取经的过程也是普渡众生的过程,唐三藏虽缺乏眼力,但意志坚定,抱持“众生平等”,心无杂念,一路向西,颇符合佛祖之意。孙悟空很有本事,但缺点不少,如恃才傲物、暴力倾向等,猪八戒意志不够坚定、好色贪吃;沙和尚为人木讷,本领一般,缺乏“慧根”。这一切缺点都要在取经路上得到考验,在佛祖、菩萨点化下成长,最后“立地成佛”。从此,我再也不嘲笑唐僧,不恨紧箍咒。如果派孙悟空取经,一个跟斗解决问题,取经如同儿戏,整部大书从何而来?破除外魔的过程,实际就是破除心魔的过程,心中无魔,一心向佛,方能大成。
  贝西西的《去罗马》也讲述了一个“西天取经”的故事。罗马是圣城,是一切智慧、力量的源泉,驻扎在驿站的客人,都奔着罗马而来,也奔着罗马而去,这里是“去罗马城中陆之地的最后一站”。人来人往,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困惑,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将秘密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提防着别人,希望到罗马城寻找解脱之道,获得力量和智慧。于是,穿皮袄的大汉来了,穿着烟狐皮褛的少年来了,牧师来了,艺术家来了,背着大袋子的商人来了,穿越十八涧的一伙人来了。小小驿站挤满了去罗马的人,他们热切地研讨着地图,喝着特有的烧刀子酒,期待天气放晴的那一天。驿站外面的小树林——埋葬着许多去罗马归来人——几乎没有人注意,除了穿着烟狐皮褛的少年冷树。店老板是一个见多识广、饱经风雨的老年人,他尽管没有去过罗马,对罗马也没有太多兴趣,但他最了解去罗马路途有多艰辛,最同情所有去罗马人的遭遇。天色刚刚放晴,众人急切地踏上去罗马的路途,老板的女儿,这个向来乖巧听话、与老板相依为命的姑娘,居然受到少年的启蒙、蛊惑,跟随少年,踏上去罗马之路。
  这个由牧师、商人、富贵少年和姑娘组成的小团队,还有几只不明来历的大黑鸟,在牧师的带领下走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牧师有救危扶困的普世情怀,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智者,擔任团队的导师和负责人;商人简三是一个沉默少语、唯利是图,又信守商业伦理的淘金者,在“取经”路上我行我素,无利不起早;冷树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是取经路上的中坚力量;老板的女儿方芳是一个不谙世事、单纯好奇的“学生”,一个被保护的对象;大黑鸟就像白龙马,无欲无求,关键时刻发挥特异作用。他们选择了穿越森林的道路,按照《西游记》和民间故事的逻辑,各种考验纷至沓来:先是魔幻般的森林,再是饮用水告急,再有狼群挡道、密不透风的藤蔓墙、金樱桃之毒、金色麦穗的诱惑、黑风峪,等等。在克服诸多困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发生了变化:牧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念,发现了深藏于内心的罗马城;冷树不再是一个只关心自己的少年,他用最珍贵的赤金匕首和烟狐皮褛,为大家换取水果和解药,第一个感悟到罗马城就在人心中;方芳也望见了罗马城,不再是一个好奇、爱哭的小姑娘;简三终于找到了遍地黄金,尽管他坠崖身亡,但实现了一个商人的最大利益,也算找到了自己的罗马城。
  有成功者,就有失败者。来自十八涧的小团队丢下两个同伴的尸体,灰溜溜地返回驿站;穿着皮袄的大汉精神失常、绝望地叹息:没有一条路可以到罗马!自傲不凡的艺术家变成了黄狗,只有那条蛇皮花纹的头巾诉说着艺术家不为人知的经历(作者让艺术家变成黄狗回来,连一个牺牲的机会都不给他,是出于对黄狗的偏爱?还是出于对艺术家的鄙视?);客人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驿站没有了数月前的喧嚣与热闹,到处弥漫着沮丧、绝望和沉默,人们再也不愿意提起“去罗马”的事情。几天以后,这些客人都散去了,回到各自的来路,“去罗马”的经历被他们当做必须严守的秘密。牧师走了,冷树也要走,方芳也要走,跟着冷树回到喀图,只有埋葬在树林中的死者永远陪伴着方老板。
  但是,方老板不会孤独,还会有下一批、下下一批客人来到这里,踏上去罗马的路途。几十年来,见多识广的方老板一点都不担心,唯一揪心的是心爱的女儿离他而去。
  是啊,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人都想去罗马,罗马在哪里?贝西西告诉我们:罗马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去罗马”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确认,那个飘飘渺渺的罗马城,也许并不存在。“去罗马”关键在于“去”,而不在于“罗马”,不“去”就不能发现自我心灵深处的罗马,就不能获得新的力量和智慧。“去罗马”是成长的心路历程,罗马是一定要去的!
  贝西西运用了寓言手法,调动多种富有西部特色的寓言性因素,将故事讲述得神秘又开放,两条线索(方老板在驿站等待的线索和牧师团队去罗马的线索)相互补益,省略很多难言的路途经历,灵活地降低了叙述难度。“新龙门客栈”式的驿站,隐藏着不平凡故事的方老板,高浓度的烧刀子酒,大块大块的牛羊肉,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羊皮狐皮的厚皮袄,漫无边际的黑森林,令人色变的黑风峪,还有大风雪、狼群,等等。这些西部文艺不可缺少的元素,汇集在《去罗马》中,让这个故事显得很“西部”,构成了文本的基本格调。
  既然作者更多采用了寓言手法,就不能完全用小说的标准来衡量。寓言和小说都要讲故事,寓言的重心在于通过故事说明寓意,而小说主要通过故事塑造人物。讲述寓意需要深刻独特的发现,塑造人物需要“合理”,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也许会构成寓言体小说。《去罗马》的人物,更像是寓言中的人物,而不像是小说中的人物(艺术家变成黄狗最典型),方老板的女儿方芳也缺少必要的合理性。方芳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大姑娘,在荒漠驿站长大成人,接触过形形色色江湖人物,帮助方老板核对账目,为死者陵墓刻画罗马城图案,对于生与死的感悟应该超出常人。面对富贵少年冷树时露出儿女情态,可以理解,但在去罗马的路上,没有为团队提供必要帮助,且因为好奇,屡屡制造麻烦,与其“新龙门客栈”公主身份不符合,缺少必要的合理性。
  我希望,作者在讲好故事的同时,充分注重人物形象的合理性,符合冯梦龙所说的“事真、理真、情真”。
其他文献
乌塘村在乌塘岛上,乌塘岛离东海岸线不远。站在大陆望过去,岛杂在一群岛里,像堆毛茸茸的飘浮物。  岛上不止一个村庄,乌塘村就有一个系列,为大乌塘、乌塘、小乌塘,村舍沿着穿岛而过的河流迤逦两岸。从时间上看,乌塘村出现得最早,照例是逃荒到岛上的人围垦海涂而成。可以想象当初海塘围成,吃足苦头的人们激动地围观,好块乌泱泱的土地啊!就叫乌塘了。  后面迁徙来的人越来越多,嫌地不够分,那就再从海里围一块。更大,
期刊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 1930-),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垮掉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旧金山,早年移居到美国西北部,在他父母的农场工作,1951毕业于里德学院,获得文学和人类学学位,后来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并在此间参加“垮掉派”诗歌运动,此时他翻译的中国寒山诗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致使他东渡日本,出家为僧3年,醉心于研习禅宗。1969年回到美国后,与他的日本妻子定居
期刊
曾经在修斯劳森林①自然野营  我睡在 杜鹃花下  整夜 花朵飘落  在一块纸板上 我瑟瑟发抖  双脚 插进背包  双手深深 插进衣兜  几乎 无法入睡  我想起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  一起睡在 一张暖和的大床上  我们是 最年轻的恋人  当我们分手时 依然才十九岁  如今我们的 朋友们都已结婚  你回到东部 在学校教书  我不在意 像这样生活  绿色山冈 漫长的蓝色海滩  可有时 睡在旷野中  我回
期刊
三月的降雪:  我坐在白光中读一篇关于你的  论文。你的诗,你的生活。  論文作者是我的学生,  他甚至还引用了我的话。  自我们在波特兰的一间厨房里开玩笑,已时过四十年  自你逝去,已时过二十年。  所有那些岁月以及一个个瞬间——  熏烤腊肉,砰然关上车门,  考验朋友的诗篇,  将成为又一个档案,  又一个不可靠的文本。  可是生活在厨房中继续  我们依然在那里欢笑,烹饪,  观赏雪景。
期刊
夜里,它踉踉蹌跄  越过大石头而来,它  受惊地停留在  我的营火范围之外  我走向那光的边缘  去迎候它
期刊
雨水开始朦胧,它从  隐秘的地方溢出,起初就像我的生活  一小点,一小点  沾上你的衣服,这活生生的  小饰物,它爱着我  它不见我的表白,愈来愈大  想用它的大嗓门提醒我  宝贝,我听见了  你的下降速度砸出了春天的血,砸在  衣架上漾开了玉兰,砸在树枝上  一朵桃花,砸在青苗上一行  油菜花,砸在我的心上  一首破碎的诗歌,砸  砸出一支枯萎的玫瑰,砸出我十指间  中年的老茧,砸烂  砸烂这雪
期刊
四月最后一周的一天下午  教甲斐①怎样抛掷短柄斧  让它转动一半就插进树桩。  他想起那斧子的头  没有柄,在商店  去取它,想把它作为己有。  门后,一根断掉的长斧柄  长得足以作这把斧子的柄,  我们标刻长度,把它  与短柄斧的头  还有工作斧一起拿到木砧上。  在那里,我开始用工作斧  給旧斧柄造型,最初  向埃兹拉·庞德学到的警句  在我的耳里鸣响!  “伐柯伐柯  其则不远”②。  我对
期刊
师父是衢州人。一想起岁月沧桑中的师父,就会想到那条清凌凌的衢江。好像远方有钟声不时撞响,促使我专程去看望四十年未见的师父。  能在我内心得以确认的师父,不仅须在赖以谋生的技能上过人,更须人品高尚,为人光明正直。我没有正儿八经拜过师父,这个徒弟也是自封的,不过,他自来就当我弟子看待。从悉心的言传身教和彼此间的眼神交流,好像早就铸成心灵上的默契。  当列车放慢车速,“衢州站” 三个熟悉的暗红色大字缓缓
期刊
在千年古镇宁溪,有许多老街和老宅,它们被时间慢慢地侵蚀,只留下点滴废墟。而小街居里那幢建于民国、形状奇特的跑马楼,就成了岁月行走后留下的一部史书,偶尔翻阅,回味无穷。  小巷悠悠,行行走走,穿过宋街,仿佛穿越了几百年,才让我们来到它的面前。跑马楼悠然地坐在小巷的转角处,它停留在了过去的某一刻,而时间却不断地后退,把它丢弃在时光深处。历经日晒雨淋,饥寒露宿,它虽仍是当年的模样,却已经是衣衫褴褛,满脸
期刊
4月21日大巴扎,亚克西  “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新疆,在今天看来,真不算遥远。宁波飞抵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也就是7个钟点,包括在上海转机费去的一小时。  前来接机的是个头戴小花帽的维吾尔族小伙子,姓王,热情,健谈,能讲一口汉语。我问:乌市集民族风情、好吃、好玩、好看的地方在哪里?“那是位于二道桥的大巴扎(维语大集市),那里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没想到的……”  在下榻的建国饭店稍作安顿,便打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