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诊率真的这么高吗?
有细心的网友搜索发现:该数据原来是来自武警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纪小龙2007年12月10日发表在辽沈晚报的一篇文章《医生永远是无奈的》,纪小龙的搜狐博客上也有转载。
但纪小龙的文章也没有明确说明这30%、50%误诊率的来源。记者查阅发现,纪的另一个头衔是“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误诊误治研究会”的副主任委员,而该研究会“1990年-1999年中国医学误诊文献数据库”研究报告数据与此数据接近。
而该研究是经人工检索收集发表在国内200种医学期刊上的标准误诊文献,汇集文献病例总数548400份,其中误诊病例总数152934份,从而统计出文献报告的误诊率为27.89%,各年度间的误诊率波动在24.5%~32.8%之间,在不同等级医院间,误诊率有所差异。而检索国外文献,有尸检误诊率报告均在30%左右。
但这一研究结果也遭到质疑。有专家指出,该研究报告是对标准误诊文献的一个统计,而在误诊的文献中,多是对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分析,这类疾病误诊率较常见多发疾病误诊率高得多。而医生每天接诊的病人以常见多发疾病为主,占全部疾病的发病率90%以上,对常见多发疾病的误诊率远远低于“三成”,可能一成都不到。
追寻误诊之源
误诊误治现象不仅医学界重视,普通百姓更是非常关注。医学界普遍认为,误诊误治是由于医务人员工作不负责或者专业技术水平没有达到应达到的标准而导致的诊断错误或治疗错误。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责任性误诊误治,属于医疗过失,另一类是技术性误诊误治,属于技术过失。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误诊误治研究会副主任陈晓红在调查分析了64万份文献误诊病历报道后,将误诊误治的原因归纳为16种,主要是:医生经验不足,缺乏对疾病的认识;问诊与检查没有取得共识;医生没有选择最有力的检查项目;过分依赖或重视检查结果;疾病本身缺乏特异性症状;医生的诊断思维方法有问题;疾病属国内罕见病、新病;并发症掩盖原发病;以罕见的症状反映疾病;病人主诉不确切,代诉病史不确切;病理诊断错误;病理切片不到位;多种疾病并存,漏掉主病;缺乏特异性诊断设备;对专家、权威盲从;病人故意隐瞒病情。根据以上列举的误诊原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误诊误治的发生医生负有很大的责任,因此,增强责任心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的合理性,是广大患者对医生的合理要求。
客观理性看误诊
应当指出,误诊误治的发生并不单纯是医生一方的责任,与医院的管理体制、医学的实践教育、疾病和患者自身都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科学对人体的认识和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的病情,当今的科学水平还无法作出正确诊断;有的病情不表现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即使再高明的医生、再先进的检查仪器也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只有当疾病充分发展了,各种症状体征表现明显了,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卫生部北京医院内科教授曾昭耆曾引用医学前辈张孝骞教授的话说:“病情就像人的面孔一样,没有两个是相同的。”曾教授强调:医生在谋求一个病人的治疗方案时,好像雕刻家面对一块璞玉,必先反复思量,因势利导,谨慎从事,不泥陈规,才能期望得到最好的成品。对于每一个新病人,医生只能从零做起。在治疗没有完成之前,医生不能断言对这个病人的治疗一定会成功。病人可能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任何时期前来就诊。一般地说,就诊越晚,病征表现越完整和明显,诊断相对容易,但治疗效果却可能很差;就诊越早,可能是治疗的较好时机,但对早期病例,医生在诊断上却会碰到更大的困难。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最初1~2小时,病人虽有明显症状,但心电图表现可能不典型,血清酶也无异常表现;过1~2天,一切诊断依据都已展现,但却已丧失了溶栓治疗的时机。
所以,并不是诊断错误或治疗错误都可称为误诊误治,应纠正误诊必然误治的一些不确切看法,客观地评价误诊误治的原因。
有细心的网友搜索发现:该数据原来是来自武警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纪小龙2007年12月10日发表在辽沈晚报的一篇文章《医生永远是无奈的》,纪小龙的搜狐博客上也有转载。
但纪小龙的文章也没有明确说明这30%、50%误诊率的来源。记者查阅发现,纪的另一个头衔是“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误诊误治研究会”的副主任委员,而该研究会“1990年-1999年中国医学误诊文献数据库”研究报告数据与此数据接近。
而该研究是经人工检索收集发表在国内200种医学期刊上的标准误诊文献,汇集文献病例总数548400份,其中误诊病例总数152934份,从而统计出文献报告的误诊率为27.89%,各年度间的误诊率波动在24.5%~32.8%之间,在不同等级医院间,误诊率有所差异。而检索国外文献,有尸检误诊率报告均在30%左右。
但这一研究结果也遭到质疑。有专家指出,该研究报告是对标准误诊文献的一个统计,而在误诊的文献中,多是对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分析,这类疾病误诊率较常见多发疾病误诊率高得多。而医生每天接诊的病人以常见多发疾病为主,占全部疾病的发病率90%以上,对常见多发疾病的误诊率远远低于“三成”,可能一成都不到。
追寻误诊之源
误诊误治现象不仅医学界重视,普通百姓更是非常关注。医学界普遍认为,误诊误治是由于医务人员工作不负责或者专业技术水平没有达到应达到的标准而导致的诊断错误或治疗错误。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责任性误诊误治,属于医疗过失,另一类是技术性误诊误治,属于技术过失。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误诊误治研究会副主任陈晓红在调查分析了64万份文献误诊病历报道后,将误诊误治的原因归纳为16种,主要是:医生经验不足,缺乏对疾病的认识;问诊与检查没有取得共识;医生没有选择最有力的检查项目;过分依赖或重视检查结果;疾病本身缺乏特异性症状;医生的诊断思维方法有问题;疾病属国内罕见病、新病;并发症掩盖原发病;以罕见的症状反映疾病;病人主诉不确切,代诉病史不确切;病理诊断错误;病理切片不到位;多种疾病并存,漏掉主病;缺乏特异性诊断设备;对专家、权威盲从;病人故意隐瞒病情。根据以上列举的误诊原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误诊误治的发生医生负有很大的责任,因此,增强责任心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的合理性,是广大患者对医生的合理要求。
客观理性看误诊
应当指出,误诊误治的发生并不单纯是医生一方的责任,与医院的管理体制、医学的实践教育、疾病和患者自身都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科学对人体的认识和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的病情,当今的科学水平还无法作出正确诊断;有的病情不表现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即使再高明的医生、再先进的检查仪器也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只有当疾病充分发展了,各种症状体征表现明显了,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卫生部北京医院内科教授曾昭耆曾引用医学前辈张孝骞教授的话说:“病情就像人的面孔一样,没有两个是相同的。”曾教授强调:医生在谋求一个病人的治疗方案时,好像雕刻家面对一块璞玉,必先反复思量,因势利导,谨慎从事,不泥陈规,才能期望得到最好的成品。对于每一个新病人,医生只能从零做起。在治疗没有完成之前,医生不能断言对这个病人的治疗一定会成功。病人可能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任何时期前来就诊。一般地说,就诊越晚,病征表现越完整和明显,诊断相对容易,但治疗效果却可能很差;就诊越早,可能是治疗的较好时机,但对早期病例,医生在诊断上却会碰到更大的困难。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最初1~2小时,病人虽有明显症状,但心电图表现可能不典型,血清酶也无异常表现;过1~2天,一切诊断依据都已展现,但却已丧失了溶栓治疗的时机。
所以,并不是诊断错误或治疗错误都可称为误诊误治,应纠正误诊必然误治的一些不确切看法,客观地评价误诊误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