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化学教学;主体地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72-1
一、教师应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不考虑学生的要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看作学生,看成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学生以学习为主,这种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摆着一副领导者的姿态,课堂上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学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等,全由自己说了算,容不得学生商量。这样,难以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由过去的领导者变为服务员。这样才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性的方式学习,为学生提供过程的指引,帮助学生分析采用不同程序、不同步骤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开展概念的教学时,为学生认识化学现象提供现象发生的条件,为现象表现出规律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等思维活动提供指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服务作用。
二、教师应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
在化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出于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爱学习,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有关,也与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使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多给学生以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满足。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动力系统。努力使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只有会学习,才能不断地强化和调节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尽量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或将知识通过精彩的讲解交待给学生,或采取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形式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自己主动而独立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化学学习中一些学生常表现出对化学概念模糊不清,对化学规律只记公式、不善于建立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他们更需要在学习方法上得到指导。
如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可教给学生分析对比法,对化学计算的教学,可训练他们一题多解的多向思维法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时地给学生在学法上以指导,这可以教会他们怎么去学,激励他们去主动探求知识,掌握知识。
三、教师应让学生主动探究,从生活走进化学
主动探究是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表现。它注重培养创造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反映现代科学的成果和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了自然科学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进而培育了探索科学知识态度。探究学习有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抓住自然的事物或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逐步认识自然科学,探究未知世界。规律是化学研究的核心,规律形成了化学基本理论的支点,是认识化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的标志,也是领会化学概念,建立化学知识网络结构的基础,所以化学规律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主动探究能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激励是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奋发进取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则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当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与自己有很大关系时,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将不会枯燥无味,于是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培养讨论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在课堂上或者是一片寂静,或者是提出的问题离题万里,设计的实验令人啼笑皆非,实验的结果乱七八糟。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和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对这些现象不应批评,而是设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肯定,再经过提示引导使之完善。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出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懂的,教师不讲。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新的知识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去创新,不管是探究活动、课堂讲授,还是资料查询、调查,都要注意应用科学方法。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交流讨论是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又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尽量增加学生的讨论机会,以便于讨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化学教学;主体地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72-1
一、教师应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不考虑学生的要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看作学生,看成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学生以学习为主,这种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摆着一副领导者的姿态,课堂上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学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等,全由自己说了算,容不得学生商量。这样,难以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由过去的领导者变为服务员。这样才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性的方式学习,为学生提供过程的指引,帮助学生分析采用不同程序、不同步骤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开展概念的教学时,为学生认识化学现象提供现象发生的条件,为现象表现出规律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等思维活动提供指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服务作用。
二、教师应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
在化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出于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爱学习,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有关,也与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使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多给学生以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满足。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动力系统。努力使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只有会学习,才能不断地强化和调节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尽量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或将知识通过精彩的讲解交待给学生,或采取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形式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自己主动而独立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化学学习中一些学生常表现出对化学概念模糊不清,对化学规律只记公式、不善于建立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他们更需要在学习方法上得到指导。
如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可教给学生分析对比法,对化学计算的教学,可训练他们一题多解的多向思维法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时地给学生在学法上以指导,这可以教会他们怎么去学,激励他们去主动探求知识,掌握知识。
三、教师应让学生主动探究,从生活走进化学
主动探究是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表现。它注重培养创造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反映现代科学的成果和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了自然科学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进而培育了探索科学知识态度。探究学习有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抓住自然的事物或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逐步认识自然科学,探究未知世界。规律是化学研究的核心,规律形成了化学基本理论的支点,是认识化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的标志,也是领会化学概念,建立化学知识网络结构的基础,所以化学规律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主动探究能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激励是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奋发进取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则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当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与自己有很大关系时,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将不会枯燥无味,于是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培养讨论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在课堂上或者是一片寂静,或者是提出的问题离题万里,设计的实验令人啼笑皆非,实验的结果乱七八糟。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和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对这些现象不应批评,而是设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肯定,再经过提示引导使之完善。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出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懂的,教师不讲。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新的知识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去创新,不管是探究活动、课堂讲授,还是资料查询、调查,都要注意应用科学方法。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交流讨论是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又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尽量增加学生的讨论机会,以便于讨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