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同学群的桃花潭水情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离开盐中已经41个春秋了。41年,在人类的历史上,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我们高中同学的分别,却是让人感到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由于同学们有的在国外,有的在北京、南京,有的在山东,有的在浙江,有的在本省的其他城市,因而毕业后总是难以相聚。在喧嚣的闹市中生活久了,心中时常总有一种同学情涌上心头,难以释怀。遥想当年,名利和物欲的杂念都和我们无缘,我们玉洁冰清,就像鲍照在《代白头吟》中所说的那样:“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我们凭着自己的纯真相处,在童年向成人的嬗变中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记。
  就在我沉浸在对高中同学的思念中而难以自拔时,三个月前的一天,我被蔡同学加进了“盐中74高中8班群”。建这个群的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个马同学,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马大姐”,也称她为群主。刚建群的时候,只几个人,群主先把自己熟悉的小圈子的几个同学拉进来,再号召大家把各自联系着的同学拉进来,不几天群里就发展到了几十个人。我被拉进群时,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大家不时地在群里发来一条条温馨的信息,班委梁同学还把自己精心珍藏了四十几年的初中时与我和其他几个同学的合影照晒了出来,在群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张照片虽然是黑白的,但留下了40多年前摄影师拍照的固定程式状:5个同学前三后二地站着,摄影师注重的是头部的特写,我们的表情几乎都是一个程式,稚嫩的脸上挂着微笑,时代留下的特征比较明显。摄影师较好地把握了皮肤的质感和人物的情绪,以黑白灰的层次完成了我们表情瞬间的定格,看来看去,我觉得那张照片唯美性还是很强的。以后的几天,不断有新同学加入群,群里都激起一片涟漪。
  我的高中同学,90%来自于初中的国防无线电训练班,因此,不少人都是初高中5年同学。现在,他们有的是主任医师,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是企业经理、主管,有的是老板,有的是政府官员等,尽管职业千差万异,大家聊得最多的话题还是怀旧。有一天,梁同学晒出了毕业照,陈同学把他参加盐中校庆时得到的同学录贴了出来,56个同学的名字第一次齐刷刷地出现在群里,还是原先的学号排列,真的太亲切了。那张晒出的毕业照,群里倒是热闹了几天,大家纷纷找自己的位置。为了让几个同学的照片和名字对上号,大家着实费了一番心思。这是因为毕业后同学们下放、参军,那时受信息的闭塞和交通以及通讯的限制,相互之间联系不多,即便是生活工作在同一城市,也是各自打拼自己的事业,有的同学几十年来也不曾遇到过。目前不少人已经为人爷爷、奶奶,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他们当然格外怀念那纯洁、真挚的同学情。因而在群里我们聊得最多的依然是那学校时期的一桩桩往事,一聊起这个话题,同学们思想感情的潮水就像打开的闸门那样,倾泻而下。40多年前的事情我们聊起来依然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在昨天,让人情不能已。虽然不少人已经分别了41年,但因为有着对中学朝夕相处的时光的追寻与回忆;虽然时间已拉长,岁月已久远,但那种对同学的怀念之情却如同一杯陈年佳酿,如同一首饱满深情的歌,悠远而绵长。
  我们的“盐中74高中8班群”不仅有别的同学群里都有的养生保健、幽默笑话、文史知识、奇闻趣事、财经内参、市政信息和娱乐资讯、旅游照片,更有自己的特色。刘同学每天早上6:30左右都为我们及时发来三分钟新闻早餐,从不间断,即便是陪家人在省城也不耽搁。这个早餐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语音朗读,让我们真正体会了古人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一境界;汤同学总是找出一些怡人心情的茶香书语发到群里;班长戴同学喜欢阅读,她能挑选到一些大家都喜欢的内容,在群里分享。一首老歌、一首世界名曲、一段怀旧的美文、一些大师的绘画作品……都成了她分享的主题;群主马同学不时地给我们传来激励人心智的深度美文和优秀的世界名曲;女生王同学不时与我们分享她欣赏的优秀文学作品和钟爱的京剧,也让人如痴如醉;女生顾同学经常在群里秀她的美食作品,还不时地发出邀请,让同学们去她家品尝,有时还真让人垂涎欲滴;女生倪同学素有百灵鸟的称号,她在演出之余,也不忘录制自己的歌声在群里送给同学们。我们班上男女同学中当兵的有十几个,记得“八一”那天,他们在微信里向同学们表达了参军入伍、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梁同学一早就在群里贴出了“深切悼念血洒疆场的孙同学和英年早逝的朱同学”的倡议书,同学们纷纷发言;当兵同学的很多人贴出了自己当兵的戎装照,那天海量的信息不停地轰炸着,手机“滴滴”声响个不停。
  同学们在群里活跃多了,每天上群里亮个相,打个招呼,已经成为常事,一遇到节日和节气,各种祝福的短信就像雪片般飞来。久而久之,这种模式自然就成了不成文的定律固定下来。同学的微信群就像一张晴雨表,毫无保留地把大家的心情与生活展示出来,而同学们显然对这种模式习以为常。如果有哪位经常活跃的同学几天不打招呼,别的同学就会在群里反复发信息乃至打电话千方百计地找到他,追踪原因。
  不久前,群主马大姐和杭州的张同学、南通的赵同学赶来与在盐城的同学们把酒话桑麻,班长和梁班委带领我们去烈士陵园凭吊已成为烈士的孙同学,孙同学墓地附近苍松环绕,葱茏勃发,似乎在隐喻着他坚贞不屈的英勇牺牲精神。同时,对骨灰安放在陵园里的革命有功之臣,我们同学的父辈们的三座陵墓都鞠躬凭吊,使我们同学小聚又平添了更高层次的意义。这也印证了一位专家曾经说过的,微信群等智能工具创造出的智能生活不比古代“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情谊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信同学群是人间另一种生命的情态。
  (责任编辑 王曦)
其他文献
写到夜晚,与月光相遇  就抱紧这天外之光  乡村小路上,一片草在浮生  仿佛月下遗珠,挤得小路更小  挤得像年少时困顿的时光  格外温暖,格外叫人怀念  刚刚没过脚踝的那片水,微凉  家乡的河分隔四季,也融化乡愁  已经是秋天了,你还留在原地  子肥梗瘦,是借着你的风  黎明来了,人间之物瓜瓞延绵  我们这些草木兄弟,山水姐妹  相拥着来,相惜而去  曾经的巢,恍如一朵霜雪  霜降  早早降临凡间
期刊
孩童  青墨素雅现长虹,  垫步追蝶化蛟龍;  空枝举鼎侧鎏金,  无碍本心艺正浓。  破军     玉山展臂浮悬廊,  闭息落云现真章;  灏茫凝露铸冰镜,  峡浪激鸣剑幻殇。  艺  一曲寄盼绕月海,  征筝流年抚思弦;  万象静谧待有朋,  屏气巡礼丈方圆。  授取月壤封予信,  五星相赠邀往来;  自古奔月梦寻仙,  今朝终绘现广寒。  炎黄子孙满堂彩,  隐忍江湖数十载;  九章再临形虽
期刊
照片上这个人被叫作老杨,脸上带刀疤,胡子拉碴。据他的邻居所说,他经常被酒吧的人像条死狗一样拖回来。街坊邻居们都厌恶他,不仅厌恶他身上恶心得令人作呕的气味,还有他粗俗到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人品。  在殖民城市灰暗巷道中,粘着几座遍布下水道气味的公寓楼,老杨就住在这里。当软弱无力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这个脏兮兮的小城时,老杨就会准时走进公寓的楼道,哼着滑稽的调调踩上一级级阶梯,不时漫不经心地踢开一边沾满
期刊
空潭濯素秋,曲飲水清悠。  夜泊三山外,案存枕未休。  终南落鹜霞,江晚欲行舟。  旧梦唯穷际,心夺此淹留。  作者简介:董咪,女,陕西咸阳人,系西北大学2018级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蔡慧玥)
期刊
立冬,昭示着主权,冷气慢慢悠悠地在小镇上飘荡着。  时间还早,凌晨五点半,雾气懒懒地趴在小镇上不肯醒来,但一家院子里已經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是在扫地,扫去被秋天抛弃的一些残叶。没扫多久,只是把散落在树周围的落叶随便扫到树根的泥土上,也算是给这些残叶一点交代。把扫把随手扔到墙壁角落后,小乙揣着手站在院子里,又抬头望了望肃穆的天气,觉得有必要进行一场严肃的对话。弯腰捡起落在脚边的一片残叶,拿着它走进了
期刊
转身回眸波澜起  微笑如冬日落夕  相思尽,寒花开  素雪覆盖情凄凄  在街角一隅相遇  走过彼岸流年  残雪枯荷,散尽冬凉  凝雪成寒,雪泪成行  未惹柳絮因风起  却为柳絮缠绵惜  除去空灵高洁  无法碰触即融化于掌心  带来的却是彻骨的寒意  此情已成追忆  零落鸳鸯,风雪甚凉  归宿终究是梦幻一场  轻捻寒花,抖搂枝头雪  相思一片,雪花飘零  在时光流转的苦涩中愈来愈浓  在相思渡口  
期刊
我在整理文稿时,偶然发现爸爸的一封信,信纸泛黄有褶皱,透射出岁月深处的沧桑巨变。  家信原文  儿子:  你和你母亲都好吗?  你上次的来信我收到了。读完信,知道家中的一切都好,今年的小麦收成好,秋作物也好,使我心中非常高兴。  旧历六月十八日我给家里的来信,不知道你收到了没有?眼看就要种小麦了,不知道你把秋播的化肥买下了没有?今年的化肥可能非常短缺,央求一下你二舅给咱家打些化肥,人家认识的人比较
期刊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一首《送别》是女孩英子童年生活的毕业绝唱,她发现,自己每每在快乐中遭遇离别:青梅竹马的小伙伴,供弟弟上学的小偷,因爱情而疯的女人,为不存在的孩子辛勤打工的奶妈,甚至喜欢花草的爸爸……虽然她在很多时候还分不清好与坏,也不懂深刻的人生悲欢,却总是用善意与微笑面对这个世界,用自己纯真的心灵散发人性关怀的温暖。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
期刊
张家界  秀水三千峰八万,  满目云海满神山。  窈窕仙女舞小溪,  澧水溇水围着转。  黄石寨  黄狮一吼星落地,  定海神针凌空起。  鸳鸯九重喜联姻,  南门西门神仙引。  金鞭溪  金鞭一甩十里长,  小溪淙淙幽谷响。  猿猴顾攀鸟鱼飞,  劈山救母神鹰旁。  天门山  一  三国一崩天裂开,  一洞召引万溶来。  上天有梯接大道,  仙人做梦碧瑶台。  二  一对扇壁天洞开,  武陵之魂
期刊
桂花之城  已是暮秋,这里温度还有27度,湛蓝的晴空向周围伸展着,白云偶有几朵,调皮地东张西望,在微风里飞天一样地扭动,时而似龙,时而像鹿,稍有走神抬头再看它时,早变成一缕薄纱了。  我背着一袭行囊,走在香樟树下的阴影里。低头看层层叠叠的香樟叶在阳光里斑驳的影子,在灰白色的路面上跳动。蹲下身来仔细看,十分奇妙,一个影儿一个光,相映成趣。微风起,飘来一阵幽香。这种香气淡淡暖暖又甜甜的,站起来跟着那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