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师生生涯规划的理路探寻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指出了割裂师生生涯规划的非科学性及其严重后果,提出了以建构师生生涯发展共同体作为问题解决的平台,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师生生涯发展共同体,旨在探索师生生涯规划的理论路向,找到引领师生生涯规划的“钥匙”,开启科学规划职校师生职业生涯之“门”。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与学生;生涯规划;理论与路向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8-0063-03
  
  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与学的单向关系,呈现主动、被动形态,沿袭了上千年,今人对其反思多得出“不合时宜”的结论,因此,重新定位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建构平等、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两个基本诉求。前者表现为理性层面的思考,必须厘清;后者则表现为在理性思考下实践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必须重构。这两个问题可统一在师生生涯规划中加以解决。
  师生生涯规划的理路
  理路的提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外来事物,国外对其研究已经成熟,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对学生职业兴趣与意向的培养。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对其规律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目前仍处在摸索与借鉴状态,一些理念性的思考还不是很完整、很透彻,比如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本元”问题群的认识不清,理论路向研究不明,线性规划单一问题突出,在实践层面上暴露出很多“先天不足”之处。师生生涯规划及其设计是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志,也是全面调动职业教育中两大主体要素发展积极性的有效平台,更是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有效载体。因此,对师生生涯规划设计的理路探析是这类命题的“本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径直提出并予以解决。
  理路提出的现实意义由于师生生涯规划研究的理路不清,对“本元”问题群的认识模糊,很多学校的师生生涯规划设计“先天不足”现象明显:教师与学生的生涯规划设计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种各自为政、完全割裂师生“天然的关系”的做法,严重削弱了师生完成生涯规划设计的内驱力和可信度,师生的生涯目标设定看似脉络清晰、具体可行,实则模糊且远离实际,师生生涯发展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规划流产,其间若遇偶发不顺之事,必将极大地挫伤师生的信心。可见,“本元”问题不解决,师生生涯规划设计就会丧失生命力。因此,师生生涯规划要着重研究两大主体职业发展所依赖的条件及环境,使发展的主体之间形成“共生”的关系,还要透彻分析学生生涯发展对教师生涯发展的促进作用。据此,本课题组提出了将师生生涯规划纳入共同体中加以研究的构想,力图发挥“1 1>2”的作用,这就是笔者研究该课题的理论路向。
  生涯规划理路的指向与归宿将职业院校师生置于职业院校师生生涯发展共同体(以下简称生涯发展共同体)中进行生涯规划研究,在共同体架构下研究如何规划师生的生涯,构筑共同体内师生生涯互促发展的平台,建立运行机制,并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理解,造就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可以实现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形成融知识、技能与职业综合能力素质于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生存发展型人才。因此,师生生涯规划研究势必指向生涯发展共同体的建构,在生涯发展共同体的理路下探寻其归宿。
  生涯发展共同体的建构
  (一)生涯发展共同体的透视
  生涯发展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与马克思人学理论是生涯发展共同体的理论基石,生涯发展共同体是在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活动的情境形成,情境是知识的生长点和检索线索,学习必须有具体的情境,包括学习时的情绪体验,如激奋、担忧、恐惧、快乐等等。情境又是知识的寄居地、附着带、储存地和回忆检索时的有效提示载体,实践研究证明,从情境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有效的,因此,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生涯发展共同体内成员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是最牢靠、最稳固、最恒久的,给成员发展带来的动力也最强、最持久。
  生涯发展共同体的涵义结合德国学者滕尼斯与马克思的人学观点,我们认为建构的共同体应是这样一个组织群体(集合体):有着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认同感、共同的发展目标(也可以有所不同,并非完全相同),群体成员能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成长。当然,职业院校师生在规划生涯时是需要将此内涵加以延伸的,也是可以延伸的。
  生涯发展共同体的要素生涯发展共同体必须建立在明确共同体构成要素的基础之上。一种研究认为,生涯发展共同体的要素有教师、学生及信息介质三种。另有观点认为,应包括以身份建构为发展目标的参与者,以实现参与者成长的共同目标(并非完全相同的目标)和互动交往。本课题组认为,生涯发展共同体应有四种要素:参与主体(师生)、共同目标、情境(环境)及参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这样才较全面。
  生涯发展共同体的特点首先,主体间关系密不可分。主体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应不再是主动、被动关系,而是平等、依托或依存关系,无教师,学生的发展会受到影响;无学生,教师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共同体内两大主体要素表现为点与面、点与点的关系,点与面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点与点是学生之间的关系及其组合,其中信息要素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共同体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既包括知识、能力的交流,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其次,共同体内主体要素具有利益一致性(同向性)。同向性表明主体是向前共同寻找发展规律的,这种利益是互相的,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再次,共同体内主体发展要素呈现自愿性与主动性。最后,由传统的同质性向现代的异质性转变的特性赋予生涯发展共同体截然不同的新的内涵和新的生命力。
  (二)生涯发展共同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主、平等原则这是建构共同体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共同体能长久维系的根本保证。共同体内的师生可尽诉自己的合理要求,表达发展自己的主客观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平等的。
  维护开放、动态原则开放性原则是相对于封闭状态而言的,在封闭状态下,师生生涯规划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比如教师何时晋升职称,何时增加工资,何时结束职业生涯,都可以推算出来,教师的职业生涯变化不大;学生何时考试,何时得到学分、升级,何时毕业并被分配工作,学生模具式地“被生产”,个体之间几乎没有差异,命运惊人地相似,这些都曾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精英教育时代出现过。而今时过境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封闭与保守同义因此广遭诟病,“开放”则“破茧而出”。开放的环境要素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国家政策的变更,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也可以是个人兴趣爱好的迁移,由此建立在原来环境之上的师生生涯发展规划也要随之修正,包括师生的近期远期生涯目标、切身利益等,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中。这种开放与动态性加大了生涯规划的难度和不易预测性,也正是师生生涯规划设计的挑战与魅力之所在。
  保持累积性原则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生涯发展共同体,其建构过程是渐进式的、累加的,在建构与发展的过程中,处处体现步步为营、稳打稳扎的特点,这样的建构过程基础牢靠扎实,共同体内成员在发展过程中“同甘共苦”的经历使彼此结下难以割舍的情感,当出现生涯发展不适时,也不会“轰然倒塌”,相反会出现“共克时艰”的局面,成为共同体成员成长的坚强堡垒。
  (三)生涯发展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师生生涯发展共同体是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系统性保障,这种保障随时需要可靠的、相应的机制。
  制度保证应将教师职业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生培养方案结合起来。从学生入校起就要开始对其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引导其树立职业观,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
  规划建档应建立师生生涯规划发展档案,盘活教师业务档案,赋予其新的内容与内涵,发挥业务档案的作用。
  组织保证应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首要任务是组建机构——职业生涯领导委员会,其职责是领导和监督师生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工作,并对一定时期内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督导保证职业生涯领导委员会要根据生涯规划的各个阶段和周期,督导师生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着重查看方案落实进展情况,对师生生涯发展的趋势有较准确的预判,及时提出有利于学校、师生良性发展的指导性建议或意见。
  师生生涯规划设计策略
  (一)设计理念与框架
  重塑生涯发展规划理念在马克思人学理论指引下,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立足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绘制师生生涯发展蓝图。从专业化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从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责任、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伦理、专业团体自治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中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绘制生涯规划框架图共同体内师生生涯发展规划的设计实施过程可用图1加以阐释。左边的细线条表示教师与学生共处的职业环境、社会环境,深色方块表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脉络走向,浅色方块表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脉络走向,右边的粗线条则代表师生生涯发展目标的实现。深色与浅色方块是并行前进的,二者是相互结合、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二)师生生涯规划的策略
  师生生涯规划的实施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规划与实施,二是工学交替和就业后的规划与实施。笔者研究的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师生的生涯规划及实施策略。
  职业意识的早期培植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应体现早期性和一贯性,针对不同年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各有侧重,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绘制实践与反思线路图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不断实现目标并不断修正目标。可采取的线路为:目标——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最后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
  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要营造师生对话与交流、合作与融合的生涯发展氛围。
  引入激励机制要促使共同体内成员形成发展合力,以实现生涯发展目标。
  本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道破了阻碍师生生涯规划目标实现的机理,指出了割裂师生生涯规划的非科学性,以建构师生生涯发展共同体为解决问题的平台,找到了统领师生生涯发展规划的“钥匙”,它可以开启科学设计师生职业生涯规划之门,真正做到融洽师生关系,发展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进步的关系。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一是要在师生生涯规划相互渗透的运行、保障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二是要在师生生涯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及其处理方面研究适当的对策;三是要在学生成为职业人之后的成长过程中跟踪调查,探寻其成长规律。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教育技术学报,2007,(7).
  [2]全守杰.“学习共同体”研究述评[J].现代企业教育,2007,(7下).
  [3]吴冬梅.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与方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6).
  [4]张见.抓住入学教育良机,培植生涯规划意识[J].江苏教育,2009,(2).
  [5]张元贵.引领教师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8,(3).
  作者简介:
  刘明生(1964—),男,江苏睢宁人,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管理。
  张见(1969—),男,江苏睢宁人,硕士研究生,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其他文献
通过对现有分簇算法的深入研究,从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着手,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优簇类求解方案,首先将簇头节点集合抽象为
随机部署的无线传感网络通常包含大量的覆盖与连通冗余节点,这些节点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同时影响网络的性能。为此,需要对网络中的覆盖与连通冗余节点进行有效的调度配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能构成优势互补的培养体系、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促进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
针对高速图像采集控制系统中带宽不足的问题,应用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技术在Avalon总线中嵌入自定义外设完成图像采集、图像数据压缩和图像存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成像速度。首先,通过在图像采集端对数据进行流水线压缩编码的方法,将数据量压缩为原来的四分之三。然后,基于VHDL设计并实现DMA控制器,该自定义DMA控制器可以把图像数据直接存入SDRAM中的
精准作业过程中农田生境信息监测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及可持续性等性能要求,影响ZigBee农用无线传感器信息监测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设备功耗和网络延时。在AODVjr算法
中国传统山水画崇尚自然从自然巾体悟生命,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艺术家必须师法自然,从自然中体会精神从而把自然的生命转化为艺术的生命,肯定自然与精神的统
高职文化是在学习和实践发展高职教育相关文件的内涵和精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文化,应该包含区域文化。其内涵和外延有别于从属企业组织管理的企业文化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
6月12日,山东省济宁市招考中心透露,济宁市共有311名高考考生被单独招生的6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录取,创历史新高。
广告是宣传商品的媒介.广告定位应立足于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易读、易解的视觉记忆和吸引力的效应,满足消费者的认知要求,促进消费者的消费.本文分析了认知效应、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