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民航导航通信干扰检测系统设计

来源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p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使用的民航导航通信干扰检测系统受到背景噪声与电磁干扰信号重叠影响,导致干扰检测结果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民航导航通信干扰检测系统设计。使用多信道检测接收机,将接收结果经过PCI接口传送给上位机。使用测向天线阵,捕获来自其他天线阵元的信号幅值、相位。使用由三个垂直磁阻传感器组成的电子罗盘,测量X、Y、Z方向的电磁干扰,经过A/D转换器放大处理和主机检测后,完成硬件结构设计。计算系统输出结果,结合自适应滤波处理技术,整理自适应滤波的加权矢量,彻底分离开噪声信号与电磁信号,避免噪声干扰。计算相位差,并对其进行矢量化处理,获取多组载波相位差,确定干扰信号的数值和方向,完成通信干扰检测。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在同频干扰、临频干扰情况下,信号波动的-0.2-0.4和-0.8-0.7幅值均与实际干扰信号波动幅值一致,具有精准检测结果。
其他文献
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之一,进度管理一直以来都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与经济和社会效益息息相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进度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建筑逐渐复杂化、大型化,传统的项目进度管理工具已经无法解决进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BIM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内倍受青睐,将BIM技术应用于进度管理中,不仅能加强控制能力,降低工期延误的风险,更能为进度管理创造巨大的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对于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陆续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2021年12月,中央
期刊
本文围绕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开展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和指南入手,从三个维度:临床理论效力研究(efficacy)、循证临床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临床实际效果研究(effectiveness)和五个环节:研究假设、研究证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真实世界数据、真实世界证据,来阐述高效运行的“3E”模型证据生态系统,进而总结当前证据生产、转化和
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主办的"第18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于2021年3月6日在广州顺利召开。此次论坛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分子残留病灶(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MRD)为主题,从肺癌MRD定义、
该文首先对燃气设计强制性规定做了介绍,其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高层建筑燃气管道设计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八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层住宅燃气管道的设计注意事项,同时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对高层建筑燃气管道设计要适应现代化住宅的配套要求,以期使天然气管道的设计满足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的要求。
海底冲沟作为比海底峡谷、水道地貌尺度小一个数量级的微地貌,与海底峡谷、水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深水沉积输运系统。由于调查数据分辨率的限制,在前人研究中,海底冲沟的重要作用一直被忽视。海底冲沟是深水沉积输运系统的“毛细血管”,数量巨大,主要分布在大陆坡、岛礁边缘、河口冲积扇前缘、海底峡谷和水道内部,与深水工程安全、岛礁安全、深水沉积体系和深水油气储层预测息息相关。从识别特征、沉积环境、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
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报业传媒集团、青岛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喜迎十九大"诗歌散文征文日前落下帷幕。截止到活动结束,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作者投稿近200件,作者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21岁,他们中既有专业作家,也有普通文学爱好者,作品体裁涵盖散文、诗歌等,组委会收到稿件后,认真整理,邀请业内专家组成评委会,经过几轮的遴选和评定,最终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
期刊
选择性加氢在功能材料合成和化学产品提纯等化工领域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并且近年来为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将CO2催化选择性加氢转化成其他有应用价值的物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热催化是应用较为广泛、易得到多种目标产物并且获得产品收率较高的方法。目前,利用CO2多相热催化加氢制得甲烷、甲醇、轻烯烃等多种高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其中制备高效催化剂是催化加氢反应的关键问题之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断被重视。本文概述了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原则,针对目前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灌溉技术滞后、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对策,包括实地考察、合理分配水资源、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控制灌溉时间、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意见》对优化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加深了与课程综合化之间的联系,因此基于学科课程综合化教学在未来赋予学科教学更多综合化的特性。在如今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当下,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何更好的面对未来教学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融合运用现代与传统技术实施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