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练结合言意兼得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读练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64-02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是我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小学阶段选编的文言文,旨在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所在,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从而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中学时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易的文言文。然而,在当代语境之下,文言文音难读、句难通、义难懂、文难用,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如何让学生充满愉悦地走进承载了古人生活、情感、精神、智慧、哲学的文言文,如何让学生自然而亲切地接受母语文化的浸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阶段如何优化文言文教学,做到“言”“意”兼得。
  一、落实三步“读”,在读中见言见意
  课标中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形成,即语感的形成,语感是文言文“言”的最高层面。语言学习的高境界也就是语感的形成。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离不开读,一定要紧扣“读”来做文章,以读为主,朗读指导应贯穿始终。
  一读,读准文言,感受文言文的音韵之美。对于小学生而言,读文言文遇到的第一个大难点就是字正腔圆地读准文中的每一个字音,特别是多音字、通假字以及古今读音完全不同的字。如教学《叶公好龙》一文时,“弃而还走”的“还”是通假字,通“旋”,应该教给学生字音读xuán,而不读huán或hái。中国的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体,学生读准了字音对理解字义大有裨益。此外,要求学生按停顿读通文言文,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音韵美也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没有标注节奏停顿的文言文,再出示标注节奏停顿的文言文,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练读、比较,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进而读出文言文的停顿之美、节奏之美。
  二读,读通文言,体会文言文的凝练之美。文言文语言凝练古朴,典雅优美。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文言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简洁、凝练的语言特点。如教学《活见鬼》一文时,在读通文言这一环节中,笔者摈弃了逐字给出注释,再由字而句,逐句翻译的做法,而是以文白对读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先是老师读白话文,学生读文言文,接着同桌文白对读,古今对照。在逐句对照的诵读游戏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同样的一个意思,白话文要用很长的一句话来表达,文言文几个字就表达出来了。文言文简洁、凝练之美不言自明。
  三读,读美文言,感受文言文的情节之美。文言文教学中,古文的节奏、语言的凝练、情节的生动等一个都不能少。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分角色模仿两小儿辩斗的样子,有滋有味地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兴趣盎然。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表演,再现文言的情景,呈现文言文情节之美。再如教学《活见鬼》一文,根据语句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分别读出文言文描写的环境之美,心理之美,动作之美,语气之美。学生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充分体会文言文有别于现代文的独特语言魅力,从而积累语言,更加热爱祖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并在读和感悟的同时学会读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巧抓三个“点”,在练中得言得意。
  (一)语言训练点
  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感受语言、体会语言、使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文言文精准的遣词造句,更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样本之一。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从文言文中挖掘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强化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
  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教师抓住结尾处的问号作文章,让学生进入情境,扮演孔子续写未完的故事。
  师:故事到这里讲完了吗?
  生:没有。
  师:最后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问号。
  师:现在假设你就是孔子,当你听了两小儿的嘲笑之后,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请以“孔子曰:”为开头,用一句话写一写。大家不妨现学现卖,试着用文言文来表达。
  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有的写出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的写出了“孔子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的写出了“孔子曰:孺子可教也。”有的写出了“孔子曰:两小儿甚聪慧也。”
  再如教学《活见鬼》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利用“久之,不语,只闻,不闻,疑为鬼也”的句式,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丰富对语言的感受和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学生纷纷联系上下文,写出了:“久之,不语,只闻风声之凄凄然,不闻同行者之步履声,疑为鬼也。”“久之,不语,只闻雨声之哗哗然,不闻同行者之心跳声,疑为鬼也。”“久之,不语,只闻己之心跳怦怦,不闻同行者之呼吸吁吁,疑为鬼也。”
  (二)思维激发点
  语言是表达思维结果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核心内容,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言训练中。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揣摩文意便是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条理性的过程;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便是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便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引导学生练笔便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广阔性、创造性和深刻性的过程。可见,语文教学不管哪个环节都充满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文言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如教学《活见鬼》一课,在引导学生感悟环境、心理、动作、语言描写时,大量采用想象补白的手段。在想象环境时,用“风雨交加”的声音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夜,下了一场怎样的雨?”在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撑伞者,想象与投伞者同行,久之,不语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用“久之,不语, 。”的形式填补空白。在想象动作时,用实际做“撩、趋”的动作来加以理解。在想象语言时,教师扮“炊糕者”,学生分角色扮演两个疑神疑鬼的人,用表演的形式再现“告、号、大笑”的一幕。在合适的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在想象动作、情境,揣摩人物心理,拓展丰富情节中,体会文言文的语言艺术。
  (三)人文渗透点
  文言文不仅积淀着古代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渗透,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的心灵。
  如教学《活见鬼》一文,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达的人文内涵。与学生一起梳理:“值大雨”,孤夜逢大雨是一个巧合;“久之,不语”,碰巧投伞者一路上都不说话,这也是一个巧合;“以足撩之,偶不相值”,试探时正巧没碰着这更是一个巧合;两人都跑进了炊者糕家里,这还是一个巧合。由此揭示正是有了这一系列的巧合,有了当事人疑神疑鬼的相互误解,才有了这令人捧腹大笑的一幕。让学生明白文体特点的同时,也在笑声中明白“世上本无鬼,做人不要疑神疑鬼”的道理,有效地渗透主题单元“破除迷信”的人文内涵。
  (责编 黄鸿业)
其他文献
要经过1个半小时的山路车程,才能从西燕镇来到大龙洞村内泽庄,再乘坐约半个小时的船,绕过一座大山,这才来到大龙洞小学刁望教学点。刁望教学点只有一位老师,他叫石兰松。    我的选择:我的青春我做主    石老师今年45岁,走上教坛已25年。1985年7月,石兰松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当了解到村里好多孩子因没人接送和没有教师上课而失学时,他毅然挑起了代课老师的担子。此后的25年,他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既
期刊
“我们感觉很难的内容,陈老师怎么就教得这么轻松,学生怎么就掌握得这么快!”这是我在一次全县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听到的同行对她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和感慨。诚然,“教学要简约,就是要让学生用简约的方法学习‘简单化’了的数学”,这是陈老师一直以来对课堂教学的执着追求。在她看来,简单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教学简约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艺术的把握。在课堂上,她时常通过看似简单的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变得“不简
期刊
基础教育中的“信息代沟”    蔡连玉在《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信息代沟”指的是在网络时代,作为年长的教师与作为年轻的学生在信息活动方面的差异。“信息代沟”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代人之间在信息活动方面的沟通困难,另一方面导致教育者不能在受教育者面前树立应有的权威。而在信息时代,要实现师生沟通的顺畅、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克服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
期刊
“呀!没想到这么漂亮的花卉居然也是中草药!”这是南宁市五里亭第一小学(以下简称“五里亭一小”)二年级的同学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校园里的盆栽花卉:鸡冠花、万寿菊和牵牛花……如果你以为这是一节自然课或是一节植物课,那你就错了。其实,这是一节认识中草药的科普课。“科普教育,至于至善”是五里亭一小的一大办学特色。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办科技特色学校纳入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整体规划之中,充分挖掘各种宣传阵地在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合作学习”的概念被明确提出并逐渐兴起。我国于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这应该是许多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初衷。然而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时候,老师们都能够从“分组”和“合作”中看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依
期刊
回顾自己从事语文教育的二十多年历程,可以用三个阶段来概括:先是课文,再是语文,而后是课程。这几个阶段,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语文教育的具体发展过程,当然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立足课堂走过的漫漫历程。    一、课文    我上小学的时候,是上个世纪70年代,手里唯一有的“语文”就是课本。那时候“读书无用论”弥漫整个社会,而且课本的政治性贯穿整本教材。语文课文的政治化,使得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
期刊
全国将集中开展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本刊讯根据教育部日前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我国将集中开展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鼓励中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过程中,及时举报不良信息。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各地中小学校要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校会、班洄队)会等,集中开展对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要
期刊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是几年前,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讲述的,当时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那时,该书还没有在中国出版。  今天终于能捧着它读了。每读一次,泪,就流一次。感人的亲情也要让学生们体验品尝。于是,我安排并指导学校的辛峰老师上这堂课。几次讨论,几次试教。每一次,她也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感动,努力和学生在阅读中达到共鸣。  不知怎么,心中还是放不下这本书,若说故事感人,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感动的不应该
期刊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普通话推广 语文教学 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07-02  “书同文,语同音”历来是中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着力于推广普通话,然而,在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环境的影响和条件的制约,说好普通话对当地居民来说实属不易。因此,推广普通话也就成为当地学校教师的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笔者在农村学校一线
期刊
【关键词】数学课堂 合作讨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16-01  高效的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学习,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使学生更全面地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在争辩、思索、再争辩、再思索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一、均衡创建小组,营造讨论氛围  好的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