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东渐中若干题材的图像学研究(5)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i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是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所著的《佛教艺术洞见中若干题材的图像学研究》之第五部分"佛塔及其图像"。在佛像没有诞生之前,佛塔与菩提树、法轮、,佛足印迹等是做为圣物供人崇拜瞻仰的。随着佛教的东渐,佛塔这一建筑样式在我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和地域均呈现出不同的样式,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演化过程,也是对于外来文化融汇、变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其他文献
利用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传送技术作为骨干传送,构建用户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网络物理构架、协议层次集合、无线网络与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互联方案以及业务类别,实现下一代有
<正> 在去年底今年初湖南省的戏曲会演中演出的祁剧高腔"昭君出塞",有着杰出的艺术成就,它提供了在导演传统剧目上的一些成功的经验.我想在这篇交章里,谈谈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目的介绍在腹腔镜术中经阴道放置宫腔内水囊,使子宫肌壁间1.0~2.0 cm的小肌瘤易于探查并剥除的方法。方法选择术前检查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以2~4枚肌壁间1.0~2.0 cm的小肌瘤
本文是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佛教艺术东渐中若干题材的图像学研究》之第三部分,是对佛教中有关"化生"之图像学研究。"化生",是佛教中关于往生佛国的一种奇妙方式,作者从诸多
<正>历史文化村落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是弘扬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现阶段彰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
<正>预选卫生士官培训作为一种特殊的以提高岗位任职能力为宗旨的职业教育[1],具有突出的军事职业性、岗位指向性和应用实践性[2]。培训对象的主体是刚完成新训的新兵,没有卫
本刊自上一期刊登了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佛教艺术在东渐中若干题材的图像学研究》之第一部分"花绳及卷草纹图像",本期刊发该文之第二部分"夜叉和力士(及天王)图像"。夜叉是
用Si+/B+、Ar+/B+双注入结合快速热退火技术制备出了较浅的p+n结,用四探针法、扩展电阻法、背散射沟道谱、二次离子质谱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Si+或Ar+预非晶化离子注入的作用。结果表明,适当条件的Si+预
对于佛教艺术之研究,以往一般是着重于文字性文本资料的对照、论证,以及对于作品的风格或美学涵义的阐释,较为缺乏以作品的图像源流归属及其形式内涵为核心的研究。北京大学
<正>广灵县玉福山烈士陵园位于大同市广灵县县城西南1公里处玉福山上。广灵县玉福山烈士陵园,原名广灵烈士陵园。建于1948年,1967年进行了扩建,建成青石制三层纪念塔一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