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比照 凸显童趣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孩童时期生活的散文。读这篇散文时,你会感受到其间处处传达着一个儿童入学前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细微变化之心境,但不管怎样改变都改变不了儿童那种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欢乐生活的情感态度。为了充分体现这种情感,文章采用比照的结构形式,选取了几个场景来展现。因此,在教授此文时,采用“比照”形式来解读文章,岂不更好?
  比照,在这里是比较对照的意思。和常见的比较阅读不同的是,此比照要求施教者善于发掘同一文章内的可比点,将入学前后的生活两相比较对照,凸显童趣主题。如果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抓住了这一特点,也就抓住了文章的要害,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一、生活环境的比照
  入学前,“我”的活动天地是百草园。在“我”的眼里,“这是一个很大的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斑蝥之类,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这些景物是那样的可爱,令儿童们玩赏起来觉得是那样的有趣。这里确实是“我的乐园”!作者在写到这里的时候,用了一组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词语,既写出了园中的乐趣无穷,又写出了儿童喜欢玩耍的心态。在这里有好看的:碧绿的菜畦、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有好听的: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有好玩的:翻开断砖,看蜈蚣爬出来;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看着它的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有好吃的:寻找像人形的何首乌,吃了便可成仙。更有趣的:在下雪的日子里,还可以支起竹筛撒些秕谷来捕鸟……如此美景、美食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自然令人流连忘返,更何况是正处于玩耍年龄的孩子。特别是长妈妈讲的神奇的故事,更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什么人首蛇身的“美女蛇”,什么能识破机关的“老和尚”,什么能吸蛇骨髓的“飞蜈蚣”等等,给少时的鲁迅带来了多少无穷的遐想。美女蛇的故事听起来似乎令人毛骨悚然,而事实上,越是妖魔鬼怪的故事越容易吸引人,特别是对那些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更觉得有神秘感。
  通过生活环境的比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如说,别了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少年鲁迅的好奇心进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有这样的新奇之心,应该还会有许多意外的惊喜等着他。
  二、学习生活的比照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不管在哪里,只要有机会,儿童的天性就会显现出来。百草园之所以是“我的乐园”,是因为它是一个极好的游戏场所。入学前,在百草园中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和事情,如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看着它的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奇!可以牵连不断地拔何首乌的根,致使弄坏了泥墙也不怕,酷!冬天可以在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之后用闰土父亲传授的方法支筛捕鸟,帅!在作者在描述这些的时候,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虽说入学后,“只是读书!”在书房后的那个小园里玩着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之类的把戏,必须是“静悄悄地没有声音”,而且玩的人不能太多,时间不能太久,甚至被先生呼唤回屋里也不敢一齐同行。虽然也有的在用指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或画画儿,但那也只是在文章读也读不懂时的无聊行为,也只能是在先生读书入神无暇顾及他们时的偷偷行为。可以说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不乏枯燥,但尽管如此却依然阻挡不了儿童的探奇:“三味书屋的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那种冒着被先生责罚的“风险”溜到园里玩耍的乐趣,是何等的刺激而又多么令人难忘!
  通过学习生活的比照,我们还可以这样说: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乐屋。
  三、人物形象的比照
  虽然文中没有花很多的笔墨细描人物,但从长妈妈的所讲故事中,可以读出她的慈爱;从捕鸟的一系列动作中,也不难阅出闰土父亲的亲切。可以说在百草园的日子里,因为“我”的身边有了这些可敬的人儿,生活是快乐的。那三味书屋的先生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是因为“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虽说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否则在课上学生怎敢用指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或画画儿?可以说这里的师生关系并不十分紧张。不可否认,鲁迅在对这位善良老人的描绘中,隐含有调侃之意,但其间多的是温和的微笑,眷念的深情。
  通过人物间的比照,我们又可以做这样的评价:如果说长妈妈以她的慈爱和动人的美女蛇故事、闰土父亲以他的亲切与精湛的捕鸟技艺赢得了儿童鲁迅的喜爱,那么私塾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
  研究鲁迅文学的专家李何林认为,“此文,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诚然!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形成所谓的 “相比”或“对照”,凸显童趣主题,把百草园的生活描写得何等欢乐、天真,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得又如此刺激、快乐,真是“乐园”“乐屋”!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就设定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增强  大多数学生天生就喜欢表达,只不过他们的表达很多是不规范的。因此经常见到有学生在课堂上高举双手,但
期刊
我校是一所乡村中学,近来发现有不少学生开始在恋爱的漩涡里挣扎。早恋已成为中学生生活中的一大困惑,是学校管理中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  早恋形成的原因很多:  ①从生理的角度来看,中学生的发育较早,已进入青春朦胧期,伴随着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识的增强,自然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如果学生不能分清自己的生理需要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就会在盲目与冲突中滑向早恋的险境。  ②从心理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为
期刊
读鲁迅的作品《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思考良久,突然想起了中国的教育问题。  在上个世纪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文学和教育也在变革中发展前进。在不胜枚举的作家和教育家中,鲁迅可谓是“一览众山小”的人物。也许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作家、思想家,并不是一个教育家,可是只要翻开他的作品,从只言片语中就可以发现他在关心着中国教育,关心着中国的孩子,关心着中国的未来。就是他指
期刊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录了从春秋到清代的六十多首古代诗词,这些厚重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对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作了丰富多彩的描绘,构成了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诗人采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不仅表现了泱泱大国的物华风貌,而且对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社会生活以及情感生活,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所遭受的各种苦难作了全面、真实、精妙、形象、生动而详尽的反映,客观地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中
期刊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些要求后,部分老师片面的追求愉快学习和活跃的教学氛围,使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陷入“虚、闹、杂、碎、偏”的境地,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快乐了,个性张扬了,收获少了;课堂热闹了,文本冷落了,学习任务淡化了,这难道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新理念语文课吗?  崔峦教授曾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
期刊
语文课标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人认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高效教学的重要内容。下面,就我的教学感悟来谈谈在语文高效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在灵
期刊
很多教师认为教材是规范,是准绳,是不可以更改的,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其实教材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教学资源,一种教学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不同教师的教学实际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变革。  我曾经讲过《单项式与多项式》(青岛·泰山版)一节课。通过这节课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
期刊
孝道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孝道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自古以来一直把孝道
期刊
课改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课改的实践工作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然而,回首这些年来的成效,我们却怎么也乐不起来!频繁发生于中小学校园内外的各种自杀事件、他杀事件、打架斗殴、离家出走,因自我封闭而精神失常,畸形的爱情观,甚至弑父杀母等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出现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我们还能沾沾自喜,高呼我们的教育是人性化、个性化,充分尊重了个体的先进教育模式吗?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能有一次,如何善待生命
期刊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根据西班牙民间故事改编的一则童话,讲的是一个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多次让水而感动上帝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直白,寓意浅显,对于感情和心智正在走向成熟,渴望浪漫、惊险和刺激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缺少吸引力的。怎样浅文深教,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略显“幼稚”的童话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在备课时着重思考的。经过反思思考,我精心设计了一节与众不同的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