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难精太极拳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拳练法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因为它的演练动作对全身各部位要求极为细微严格,有一定难度。其实它的难练处,正是它的引人入胜处。学精虽不易,但学会并不难。即使易学难精,只要学有恒心,笃实用功,刻苦锤练,教练得法,学必有成。
  学拳切忌情绪急躁,不可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先学拳式套路,次练推手熟招,再求行气懂劲。开始学拳路架式,对基本姿势动作的一招一式,要严格认真地学练。打好正确基础,是练拳的首要问题。对每一动作的手法、方向、要点、路线、角度等有一清楚的认识后,再从松柔入手。动作要自然,以腰为主宰。进退闪转,要掌握好身体重心。前进后退,提腿换步姿势必须平衡。中正安舒,步法稳定,动作正确适度。要连贯圆活,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由生到熟,熟能生巧,巧中生精,精益求精是提高技术的必要过程。
  太极拳的虚实、开合、刚柔、曲直、起落、屈伸、轻沉、沾粘、化打等,都是由内及外、以外引内,处处是矛盾、对立、统一,彼此既互相矛盾,又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互相转化,某一部位姿势的不正确,就会影响到其它部位。因此开始学拳必须认真规范姿势动作,符合中正安舒、柔中寓刚的特点,以适应太极拳从松柔入手、积柔成刚、刚复归柔的练习步骤。


  建立一个正确的技术动作习惯固然不容易,但要改正一个不正确的姿势更加困难。如果初学拳时贪多求快,导致动作不正确,使肌肉和大脑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条件反射,再改变这个已经练成的习惯,就必须付出更大努力和恒心。武术界有句约定俗成的话:“学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初学者养成正确的姿势习惯至关重要。
  练太极拳要求能慢能快,能随能化能发。这是一种既重外形、更重内蓄的观点。如以“妙而意动,既而劲动”的内劲来带动外形,以致内外相合,是对以神气专一、锤炼工夫较深者而言。对初学者来说,应该是先重形后重意。先求作到“形似”,然后在“神似”方面下功夫。看似进度较慢,实际上打好基础,有利于逐步提高。在练习形成正确定型、并符合内劲要求之后,即“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能明规矩而守规矩,再向神似方面发展,就可“脱规矩而合规矩”,从而达到“神似境界”。
  练太极拳不可过于固执不通。若专以求力,易被力所拘;若专以求气,即被气劲所阻;如专求以沉重,反被沉重所捆堕;如专求于轻浮,便多为轻浮所散。为了保持平衡,既不能为平衡而削弱动作,也不能为动作而失掉平衡。凡此种种,如不加注意,都会影响锤炼效果。练拳虽讲呼吸。但绝不强调呼吸,以心行气,结合呼吸,纯任自然。如能根据太极拳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训练,用功日久自有力在。内部能以中和调息,气劲可出,神气可归于丹田,身体自然能坚如钢铁、稳如山岳,坚不可摧。
  动作熟练后,应进一步教以关于虚实动静的变化及推手招法应用。拳论:求得一式之招熟,再求式式的招熟,由熟招而生劲,借劲而用招。本法勤于练习,便可精熟。熟则成为习惯,运用自如;精则巧妙自如,千变万化。与人接触,从心所欲,永不失于主动。故太极拳练法,主要是以精神上养成感觉灵敏,而非单从动作上追求身法的灵活而致胜。技击形式和拳术套路应是完整统一的。当年杨澄甫师有言:“打拳也是推手,推手也是打拳。”同样是、、挤、按、采、、肘、靠八字要诀,从套路到推手是一系统的锻炼过程。太极拳的最高境界为懂劲,即在熟招之后,须进一步求懂劲,所以学成之后,能运劲于四肢。力只拘于一处,招则出于有意,劲则发于无形,力可尽,招可穷,惟气与劲系从心所欲,是人体固有潜能,所以说太极拳讲招必须同时讲劲,招乃劲之先,用招必要用劲,以劲为主,以招为副。拳论: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即为此理。
  太极拳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每一拳式,往往千言不能尽其妙,所难者功夫,更难的是长久功夫、真功夫。”〖JY〗□
其他文献
黑马会  创业Style三人行  一群导师、一本杂志、一个梦想、一帮创业者,在这里,他们活力四射,纵情忘我,从项目路演,到选中黑马,一轮轮残酷的问讯,让创业者如临战场,运动场上的愉悦和欢笑,也让实战的紧张化作友情的交融。  创业者们向前飞奔,等待他们的,是伯乐们期待的目光。留学教父徐小平与资深媒体人牛文文,和蜂拥而至的创业者们一道,在黑马营里翩翩起舞,自创了一曲曲创业Style。  徐小平自称是最
期刊
“我很高兴,我不后悔,也从未动摇,  因为这是我的精神家园,这是我精神升华的过程。”  —2004年“金像奖”摄影师崔茂元  崔茂元不是在用相机记录世界,他最近出炉的东非作品,完全让人忘却技术的和物象的东西,展卷而来在画面上撞击的是心灵的奏鸣—你的心灵、艺术家的心灵、乃至人类灵魂尚存的圣洁之光。  这组作品是崔茂元对其前作“心的家园”系列的最新演绎。  前不久,在天津我们举办的一次的活动中,茂元先
期刊
吴式太极之提手上势是吴派拳法中充分体现龙形蛇身之闪展腾挪功夫的拳式。此式在传统快拳演练时,刚柔相济,节奏分明,蓄发有度。其静如山岳难摇,其动如灵蛇游龙;蓄势恰猿猴蹲身,发劲赛蛟龙升空。哼哈之间,内劲骤发,可制敌于一瞬之间。其慢架演练,如长江大河,气势磅礴,舒缓浩荡。从健身而言,可去三焦之火,调五脏运化之气,疏肠胃壅阻之滞。久练此式,不仅可得技击妙着,亦使人体康健。  提手上势行动技法,上接单鞭。 
期刊
本刊记者采访于化龙先生(左一)  心意六合拳不在三大内家拳之列,也不是国家竞技套路的拳种,它好像也没有套路。尽管如此,心意六合拳仍然在“深山老(武)林”中生发得郁郁葱葱,名气丝毫不逊于三大内家拳。  其实,如果追本溯源,三大内家拳之一的形意拳就是从心意六合拳中派生出来的。再往下深究,声名鼎沸的大成拳,即或日本的太气拳,都与心意六合拳有着“血缘”关系。  关于心意六合拳的创始人,武林说法不一,而比较
期刊
袁铁坚 本为大学教师,却投身商海,参与和主持了华侨城集团大型旅游综合项目—深圳东部华侨城以及云南昆明华侨城相关项目从立项、策划到建设的全过程。去过世界的不少地方,大多与高尔夫有关。  旧金山(San Francisco)这个城市,对于中国人来讲,几乎无人不晓,耳熟能详。这是美国西部最大的金融中心和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位于美国西海岸太平洋与旧金山湾之间的半岛北端。  旧金山初始由西班牙建于
期刊
王刚 王刚应该有一千万个。作家王刚应该最少有一千个,编剧王刚应该最少有一百个。作家编剧王刚可能有十个。而同时获得台湾中国时报小说奖及台湾金马最佳编剧奖的王刚可能只有一个。我就是最后的这个王刚。  王实味死得惨,人人都知道,但是,王实味有毛病,许多人不知道。忘记了是谁回忆的,说当时在延安,那时的青年才俊许多都去了延安,蓝天白云下荷尔蒙在延河两岸爆发。王实味得了肺病,是不是结核,我说不清楚了,那些充满
期刊
太极拳特别注重腰部运动,有关著作中讲的很多,如“腰为主宰”、“腰为驱使”、“源动腰脊转股肱”、“刻刻留心在腰间”等,都是说腰在太极拳运动中的重要性。但有些练拳者,特别是初学者对腰部运动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如有的立身不正,歪歪斜斜;有的不知松腰松胯;也有的只知旋臂而不知转腰,动作显得别扭、僵硬。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对腰部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要领认识不清所致。    一、腰部运动的作用  概
期刊
师爷田兆麟十三岁即收养在杨家,由杨健候老先生亲授太极功夫作为传人。学成后遵师命又相继拜列在老先生长子杨少候及三子杨澄甫门下。  先师杨健候授拳分架子、推手、发劲。杨少候亦言:一要盘架子;二要练推手;三是练发劲。文中的许多答话是先师们的原话,小标题是笔者编写时加的。文中内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论架子。先师授拳时备有大、中、小架,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二、论劲。本来论劲应放在第三段,但劲的物理纲量是什么
期刊
学习太极拳,如果不对内功有所体悟,则不能断然说一个人学会了太极拳。内功,无疑是中国武术的核心,更是太极拳的灵魂,同时,也是人的神、意、气、劲等诸多因素在实战中综合运用的技术能力。  目前,各派太极拳内功的修炼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直接在成年累月的拳架演练中成就内功,有的单独有一套成就内功的练习方法,然后再渗透到拳架中去。但不管一个人的内功修炼方法有什么不同,其修炼主旨不外乎调节肌肉筋骨的最佳机能。而笔
期刊
武术,跋涉了几千年,当然很累。  无尽的时间隧道,并非坦途,一路上不仅沟壑深渊,坑坑坎坎;而且高山大海,长江黄河,这些关山险阻,武术都得一一跨越,真的好累。  但是,武术也终于一步步迈了过来,虽然不免步履沉重。  斗转星移,世事变幻,人类历史悄然地来到了现代时空。今天,武术挺进的方向,无疑是奥林匹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运动舞台。可是,好像依然步子彳(chìchù),似陷于"武舞"和散打(拳击加摔跤)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