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高度关注的战略产业。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力、军事力一样,构成了强国的综合实力。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正当全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之时,我读到了李庆本教授、吴慧勇博士的专著《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对发展文化产业,多了一份国际情怀,拥有了一个国际视野。
李教授在马耳任我国大使馆文化秘书时,亲自收集最新资料,涉及欧盟27国,以这第一手材料写成的专著,堪称我国这方面的第一本。这本专著介绍了欧盟作为一个统一体,强调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把文化一体化当成推动欧盟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凸现欧盟这一国际组织在促进一体化时,十分重视文化方面的作用,同时强调文化一体化并非同质化,而是保持和发展各成员国的文化差异比。共享和差异成了欧盟文化产业的第一个显著特征。
加大文化投入,是欧盟各国持续不断的努力。《2000年文化发展纲要》实施期间(2000-2006年),整个欧盟文化投入总预计金额是23亿6千5百万欧元,用于发展文化创造,文艺传播,跨文化对话,丰富欧洲人民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化2007》实施期限从2007-2013年,总预计为4.08亿欧元。后来这一投资追加至10.55亿欧元用于支持媒体发展。为了发展文化产业,欧盟还检讨了以往文化投资的有效性,为了资助各成员国,包括新成员国和小成员国,重新规定每年不低于50亿欧元。有了雄厚了资金投入,保证了欧盟文化的大步发展。
欧盟发展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是十分鲜明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对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发起强力挑战,抵制某些国家的文化扩张,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发出欧洲的最强音。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充分认识文化的民主化要求,并以此方式来避免文化的不良倾向”,最终追求多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
作者撰写此书,一个初衷是“希望在介绍欧盟各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从文化政策方面探讨其原因,而为我国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我们读后,觉得作者的愿望是良好的,很有现实意义,对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份非常宝贵的且十分紧缺的文化资源。
参照欧盟各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对比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应十分急迫地提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本土政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大国,文化的悠久性、连续性、差异性,使我国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优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多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和多样性,着重多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全人类的独特贡献。同时,要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文化企业,建构众多的各具特色的中小型民营、国营文化企业。注意促进内外文化交流,构建共同繁荣的文化大舞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多年来我们爱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台搭起来了,经济唱开了,文化的台就拆掉了,文化就被挤下台了。文化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并没有取得战略地位的共识。
第二,是经济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许多地方,为了经济开发,不惜文化蒸发。损毁文化建筑,破坏文化遗产,急功近利拼凑一些文化大杂烩以眩人耳目。
第三,是创新与求真的关系。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力,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力。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学习、吸纳、融合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有益成分。这就提出了一个创新结果的价值评判标准。创新,应该是民族文化生态圈的优化发展,是民族文化生命样态的多元化追求,它不能断根、失色和毁容。它应该是不离民族文化的母本和根基,不丢掉本色和仪容。它应是新形态的新呈现,不应该是畸形儿和残缺者。它应该是流淌着民族母体的血液,又焕发着时代的、全球的有机结合的生命活力和文化魅力。为此,我们还要十分重视走出去和扎下根的关系。这个走出去,既包含走出国门,也包含走出本地域、本民族的区间地盘,敞开胸怀接纳时代风云。要走得开、走得稳、就得锻炼自身体魄、气概、精气神,要扎下民族的、传统的根,才不会走失,才能赢得与世界其他文化对话的身份认识和可预期的丰硕成果。
《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
作者:李庆本 吴慧勇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6月
定价:49元
正当全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之时,我读到了李庆本教授、吴慧勇博士的专著《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对发展文化产业,多了一份国际情怀,拥有了一个国际视野。
李教授在马耳任我国大使馆文化秘书时,亲自收集最新资料,涉及欧盟27国,以这第一手材料写成的专著,堪称我国这方面的第一本。这本专著介绍了欧盟作为一个统一体,强调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把文化一体化当成推动欧盟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凸现欧盟这一国际组织在促进一体化时,十分重视文化方面的作用,同时强调文化一体化并非同质化,而是保持和发展各成员国的文化差异比。共享和差异成了欧盟文化产业的第一个显著特征。
加大文化投入,是欧盟各国持续不断的努力。《2000年文化发展纲要》实施期间(2000-2006年),整个欧盟文化投入总预计金额是23亿6千5百万欧元,用于发展文化创造,文艺传播,跨文化对话,丰富欧洲人民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化2007》实施期限从2007-2013年,总预计为4.08亿欧元。后来这一投资追加至10.55亿欧元用于支持媒体发展。为了发展文化产业,欧盟还检讨了以往文化投资的有效性,为了资助各成员国,包括新成员国和小成员国,重新规定每年不低于50亿欧元。有了雄厚了资金投入,保证了欧盟文化的大步发展。
欧盟发展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是十分鲜明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对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发起强力挑战,抵制某些国家的文化扩张,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发出欧洲的最强音。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充分认识文化的民主化要求,并以此方式来避免文化的不良倾向”,最终追求多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
作者撰写此书,一个初衷是“希望在介绍欧盟各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从文化政策方面探讨其原因,而为我国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我们读后,觉得作者的愿望是良好的,很有现实意义,对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份非常宝贵的且十分紧缺的文化资源。
参照欧盟各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对比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应十分急迫地提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本土政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大国,文化的悠久性、连续性、差异性,使我国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优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多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和多样性,着重多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全人类的独特贡献。同时,要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文化企业,建构众多的各具特色的中小型民营、国营文化企业。注意促进内外文化交流,构建共同繁荣的文化大舞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多年来我们爱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台搭起来了,经济唱开了,文化的台就拆掉了,文化就被挤下台了。文化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并没有取得战略地位的共识。
第二,是经济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许多地方,为了经济开发,不惜文化蒸发。损毁文化建筑,破坏文化遗产,急功近利拼凑一些文化大杂烩以眩人耳目。
第三,是创新与求真的关系。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力,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力。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学习、吸纳、融合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有益成分。这就提出了一个创新结果的价值评判标准。创新,应该是民族文化生态圈的优化发展,是民族文化生命样态的多元化追求,它不能断根、失色和毁容。它应该是不离民族文化的母本和根基,不丢掉本色和仪容。它应是新形态的新呈现,不应该是畸形儿和残缺者。它应该是流淌着民族母体的血液,又焕发着时代的、全球的有机结合的生命活力和文化魅力。为此,我们还要十分重视走出去和扎下根的关系。这个走出去,既包含走出国门,也包含走出本地域、本民族的区间地盘,敞开胸怀接纳时代风云。要走得开、走得稳、就得锻炼自身体魄、气概、精气神,要扎下民族的、传统的根,才不会走失,才能赢得与世界其他文化对话的身份认识和可预期的丰硕成果。
《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
作者:李庆本 吴慧勇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6月
定价:4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