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三维城市模型建设技术研究

来源 :测绘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nj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研究数字城市构建的目的、意义,确定三维城市建设先进性、规范性、开发性的建设原则,从三维城市模型建设的关键问题入手,针对城市大范围模型构建的特点,选择自动建模和精细建模两种方式,并讨论两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纹理大小、模型构建精细程度、不同地物的建模要求等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以山东省荣成市黑泥湾及其北部海域作为研究区,分析了筏式养殖区在SPOT5假彩色合成影像上的亮度特征;根据纯水体亮度受悬沙分布影响较大的特点,设计了以邻域分析为基础的图像增强及分类方法,并在ArcGIS软件中实现;运用Erdas软件聚类统计、去除分析工具消除噪声,提高精度。该方法可快速监测浅海筏式养殖区空间分布情况,为提高用海管理水平并进行科学用海规划提供服务。
期刊
本文在分析现有居民地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将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比值居民地指数(RRI)相结合进行居民地信息提取的方法。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通过光谱采样及各类地物在4种指数上的取值分析,建立模型进行居民地信息提取及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居民地信息的自动提取,能提高居民地与裸地的可分性,减少背景地物的影响,总
期刊
以2000年、2001年和2008年黑河流域ASTER与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综合RS和GIS技术,通过在ENVI平台编写IDL程序,并利用6S模型进行大气校正,反演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格局,定量研究2001—2008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同时对比ASTER和TM传感器进行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域土地覆盖调查数据
期刊
利用多波段SAR数据进行遥感应用,首先需要将不同波段SAR图像数据进行配准。不同波段电磁波与地物散射机理不同,导致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SAR图像上的表征不同,难以直接配准。将全极化P波段数据进行极化分解,利用SIFT算子提取X波段与P波段α分量的局部特征,实现配准,并给出初步的匹配结果。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配准精度。
期刊
沙漠化草地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监测是北方重要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基线评估的基础数据。为开展防风固沙功能基线评估,以正蓝旗为典型研究区,地面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以2002年和2011年TM影像为信息源,建立目视解译标志,利用ERDAS的图像和数据处理功能,获得正蓝旗2002-2011年草地沙漠化动态变化图,计算不同程度沙漠化草地之间的转换面积。探讨了北方防风固沙重要区近10年的沙漠化草地分布格局及动
期刊
本文分析了遥感分类后栅格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遥感分类后栅格数据矢量化方法,采用Visual C++编程实现,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比已有方法分析了矢量化结果的时间效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完成大型分类后图像的矢量化,在计算机内存中处理矢量化栅格图的复杂度和速度得到提高,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期刊
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山西省汾河流域上游的宁武、静乐、岚县和娄烦等1990年至20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a来汾河流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的主要特点是耕地明显减少,植被覆盖增加,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耕地面积主要流向植被覆盖和建设用地,汾河上游生态环境呈好转态势.
期刊
论述了多源空间数据云平台Truemap Cloud在共享服务平台中的技术实现、建设方案、运维体系及应用模式,为广大数字城市建设者提供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期刊
赛迪方略:北京赛迪方略城市经济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迪经济顾问")是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装备制造产业、原材料产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开栏语:当前,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展及广泛应用下,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理念已成为信息社会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后,传统工业化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期刊
首先介绍国内外主要门牌系统优缺点,在对门牌号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街区编码法和街道编码法各自优缺点,指出街道是适合我国门牌系统的空间参考框架;然后在街道框架下,通过剖析门牌的指位特征,指出传统序号法的不足及距离编号法的缺陷;最后提出在街道中以街区为分段的量化门牌编码方法,并针对每个街区100个号码的特殊情况,给出分段量化编码的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