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来源 :皮肤病与性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光化性皮炎是与日光照射高度相关的慢性光敏性皮肤病,发病机制暂未完全明确,当前普遍认为与紫外线引起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免疫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相关。治疗主要使用预防措施及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为主,对急性期及重型患者也可使用硫唑嘌呤、环孢素及羟氯喹等进行治疗。可通过手术治疗达到对皮肤外观有严格要求者的期望。
其他文献
患者男,53岁,因右侧季肋区突发疼痛2 d于2019年12月24日入住本院。患者于1年前因排便习惯改变发现距离肛门15~18 cm中分化腺癌,入院后胸腹部盆腔CT(2018年10月25日)示:乙状结肠肠壁不均匀增厚:符合结肠癌,病变突破浆膜层并累计盆壁腹膜,伴区域淋巴结转移可能(见图1)。在我院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示:(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溃疡型肿物,8 cm×6 cm×3.3 cm),侵及浆膜层,脉管可见癌栓。
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皮肤病,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病因复杂。研究发现,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密切相关,链球菌感染可参与银屑病遗传和免疫发病机制,抗链球菌治疗可明显改善银屑病伴链球菌感染患者预后。本文就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作一综述。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HFMD患儿,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37例轻症患儿)、重症组(39例重症患儿),并选取正常小儿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BMEC、RANTES、MCP-1表达水平,重症组合并脑炎(合并E者)、合并脑炎与肺水肿(合并E+P者)患儿上述因子表达水平,HFMD患儿中肠道病毒7
目的通过MRI和TVUS两种方法评价剖宫产后女性子宫瘢痕,比较两种方法在瘢痕情况评估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2019年期间至少1次剖宫产后患者40例,均经MRI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分别测量瘢痕三径及瘢痕憩室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在瘢痕测量中的优势。结果两种方法测得的瘢痕解剖结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可以更好的显示软组织结构,较经阴道超声在瘢痕评价方面有更高的优势。
高频超声技术是传统超声技术的延伸,因其具有高分辨率,可以更好评估浅表结构,与传统超声相比,在皮肤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高频超声操作简单、具有无创性,能够清晰地将皮肤病变部位显现出来,并且对病变的形状、大小及浸润度进行测量,进一步提升皮肤恶性肿瘤检测的准确率,同时对手术切除提供病灶的详实数据。本文就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目的 探究动机性心理访谈联合流产后关爱(PAC)对未婚早孕女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行药物流产的未婚早孕女性125例,其中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62例实施流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了解本地区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流行情况。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判定其敏感性;用纸片酸度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59株淋球菌检出PPNG为78.9%,TRNG为48.4%,多重耐药菌株占比73.6%;对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100%、89.9%、89.3%、1
空气污染是当今全人类非常关注的问题,许多疾病都与此密切相关,特应性皮炎也是其中之一。目前空气污染诱导或加重特应性皮炎的机制仍有待研究,相关问题还缺乏科学的预防和管理知识,不利于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笔者就空气污染诱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可能的机制及其预防和管理进行综述。
目的 探究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6月就诊的99例面部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超分子水杨酸组(33例)、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组(33例)和联合治疗组(33例)。其中超分子水杨酸组予以超分子水杨酸治疗,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组进行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及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超分子水杨酸组与1 56
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 DRD)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其患病率为(0.5~1.0)/1 000 000[1]。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导致临床早期治疗极困难,误诊率较高,致使不少患者被误诊而辍学、肢体残疾,很多病例直至生活不能自理方才明确诊治,部分患者确诊时已遗留明显的后遗症[2]。已判定出DRD疾病的重要致病基因有GCH1基因、TH基因和SPR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