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天空下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德民 Byambasuren Davaa Axis Mundi Hamid Sardar
  蒙古电影的历史并不算短,但所拍电影大多并不为人所知,像《摔跤冠军》、《蒙古最后一位皇后》、《戈壁的幻景》等影片只在一些地区性小规模影展中露面。直到近十年,一批在蒙古国拍摄的反映蒙古自然风貌和民族生活的影片引起轰动。我们从中精选出四部电影,这些电影的拍摄地都是蒙古探险旅行的热点地区,在了解蒙古电影之余,你会置新审视这个国度的独特魅力。
  
  《哭泣的骆驼》
  
  戈壁中的伟大母性
  拍摄地>影片外景地选在蒙古国南部戈壁阿尔泰省,这里自然景致美不胜收,有戈壁大漠荒原大地、游牧人家骆驼家族。此片从蒙古人的角度,深入蒙古大漠贴近族人生活,把骆驼与人的故事拍得细致感人。母爱,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是生命最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戈壁、民俗学、探险、动物、部落
  
  概要>春天来到蒙古南部这片寂寞的沙漠,一个游牧家庭迎来了一年中骆驼产崽的最繁忙的时期。一只母骆驼遭遇了难产,在牧羊人的帮助下,它艰难地产下了一头非常罕见的白骆驼。这只母骆驼拒绝接受这个可怜的新生儿,拒绝让它分享自己的奶水和母爱。在最后时刻,一名民族乐器演奏者被带来这里,有了他的演奏,一个原始的拯救幼驼的仪式开始了,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和一名妇女充满爱意的歌声,这只母骆驼开始逐渐被感化,当幼驼被再次带到她的身边的时候,它也流出了泪水,并且开始用自己的乳汁拯救这只濒临死亡的幼儿。骆驼的眼角像永远带泪。蒙古的传说流传,骆驼原本都有来自天神的嘉许:一双美丽的角。但有一趟鹿儿把角一借没回头,从此骆驼便天天守望着地平线,静候鹿儿的归来。
  看点>该片所反映的人与动物相处的内容其实是蒙古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西方观众把游牧民族的生活看作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厌倦了现代文明,渴望一种原始的、回归大自然的生存状态,这正是它能够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电影结尾,骆驼也作为演员出现在演员表上母骆驼和小骆驼的名字分别是Ingen Temee Botok。
  
  
  《小黄狗的窝》
  
  蒙古式寓言
  拍摄地>蒙古国中东部阿拉杭爱省杭爱大草原,美丽的草原,可爱的羊群,湛蓝的天以及洁白的云,娜莎去放羊时的镜头,娜莎和妹妹看云朵的镜头,这些都是典型的蒙古草原风情和游牧生活。但影片中导演表现最多的却是母亲的寻常家务,如煮牛奶、做奶酪、熏肉、缝袍子……导演差不多都使用了固定机位、长镜头来拍摄,而这些被镜头默默注视的场景里最值得提及的便是影片的最后娜莎一家准备转场的那段。
  关键词:杭爱大草原、民俗学、探险、动物、游牧
  
  概要>在影片的开头,一个蒙古男人领着女儿埋葬了一条狗,给狗尾扎成了辫子,并在狗嘴里面放入了一块奶酪那个蒙古男人对小女孩解释说这样小狗就可以转世为人了。初看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画外音有些令人茫然。但随着剧情的深入,随着影片中淳朴的大人和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们不止次提到了转世、前世,联想影片开头男人和小女孩儿的对话不难猜测导演的寓意不难猜测小黄狗与蒙古人之间的文化渊源小黄狗转世为人之说也不仅仅是一个传说,种精神上的寄托。
  或许影片开头可以这样去理解,在庄严的黎明中,父亲言传身教默默地向女儿传递这样一种信息:蒙古人就是轧了辫子的狗的转世轮回!片名不言而喻“小黄狗”指的就是“原始生存方式的蒙古人”,导演通过影片所要表现的就是传统的蒙古,以及正在被现代文化逐渐侵蚀的原始游牧民族文化!
  影片终了,导演用镜头的平移牵动了所有观众的情感,使影片很巧妙地,不煽情地达到了高潮。从娜莎父亲抱着儿子回来时开始,画面中一直没有小花狗的身影,车队缓缓前行,镜头缓慢地移动观众都在睁大眼睛努力搜寻小花狗的身影,试图冲破内心的疑问,寻找小花狗最后的归宿。
  结尾处,导演用了个长镜头表达了她对蒙古人游牧生活的敬意与担忧。默默前行的牛车队轧着草地被镜头里面的牲畜牵引着方向前行,这是导演所要珍藏的像娜莎这样游牧家庭一直以来的生活传统。而旁边公路一辆驶过的宣传民主投票的机动车,却预示着一种令人担忧的将来!
  看点>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是“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台译“小黄狗的窝”,日译“天空草原的娜莎”。“Cave”的意思其实并不是“窝”,更倾向于“洞穴”,一种原始“栖息地”。无论是译成“小黄狗的窝”,还是“小黄狗的洞穴”,片名都充满内涵。片中的狗是黑白相间的狗,片名取自片中的一则故事,是有意教人思索吧。
  除了领略影片中处处弥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外,《小黄狗的窝》所流露出的生活寓言着实让人震撼!小狗是娜莎从一个石头洞穴中找到的,非常自然的与娜莎成了朋友,成了放牧的伙伴。不想深究导演在这个剧情安排上是否别有用意单从影片中不时用镜头或高或远把他们连同草原天空放入一个画面里,就足以表现出来娜莎与小狗与自然的那种互相依存 相濡以沫的关系。而小狗最后挣脱木桩,驱赶草原上的大雕,挽救了娜莎弟弟的生命,则进一步印证了娜莎母亲对小狗的看法,印证了影片开头那个蒙古男人所说的话,她这样对她的丈夫说:小狗或许是与他们这个家庭有缘是上天赐予的一份礼物。
  观众在电影中看到了他们对一个完好无损的世界的梦想扎着辫子的天真活泼的小女孩逗弄着可爱的小狗或者骑着欢快小跑着的骆驼穿越一望无垠的沙漠。习惯适应——这是导演ByambasurenDavaa最喜欢的两个词。它们从她口中说出来根本不意味着放弃和损失:“在蒙古我们从小就学会了适应。我们不希望征服自然,而是要与自然和谐地共存并始终追求索取和给予的平衡——这需要很强的适应能力。”Davaa与她影片中的人物信奉相同的人生哲学。她对待游牧民的那种恭敬之情与游牧民对待自然的情感是一致的——她与游牧民共同生活了几周,离开的时候只留下了尽可能少的痕迹。
  
  《最后的驯鹿人》
  
  一个部落的背影
  拍摄地>蒙古国北部库苏古尔省的库苏古尔湖区 库苏古尔湖靠近蒙古国和俄罗斯边界,靠近贝加尔湖 库苏古尔湖的淡水储备量占全世界的2%,是蒙古国重要的淡水湖。这里也集中了最为典型的蒙古国中西伯利亚风景。
  关键词:库苏古尔湖区、民俗学、宗教、探险、动物,部落
  
  概要>在蒙古国北部库苏古尔省的库苏古尔湖正西约50公里处,有一个叫查干诺尔的地方,这里生活着一个独特的驯鹿人群体。这部影片记录了一户Dukha驯鹿游牧人家迁移的过程。
  天色刚麻麻亮,三岁的小男孩巴特达来就被碰醒了。爸爸已不见踪影,妈妈正在帐篷中间的炉子上煮 鹿奶,熊熊的木柴火焰催出了浓浓的奶香。打扰他美梦的是正在穿衣服的七岁的姐姐。
  巴特达来掀开盖在身上的鹿皮坐起来,等姐姐帮助自己穿好衣服,睡眼惺忪地走到门边,揭开鹿皮帘子走到帐篷外面。今天是爸爸和村里其他叔叔伯伯们一起骑马去山里打猎的日子,爸爸昨天告诉他要离开家好几个星期。将要这么久见不到爸爸,巴特达来不想错过送别的机会。
  巴特达来家的锥形帐篷就搭建在美丽的库苏古尔湖西岸,这是一个位于蒙古国与俄罗斯接壤处的2760平方公里的大湖,四周是平均海拔2000米的群山和寒带针叶林。自此往北50公里就到了西伯利亚,巴特达来家和另外43户共约=百多人就住在这近十万平方公里的寒带针叶林里,居无定所,随遇而安,过着世袭的原始游牧生活,以饲养驯鹿为生被人们称为Dukha人更多的游客称他们为驯鹿人。
  巴特达来的爸爸8月中去买了一辆二手的四驱大吉普,上周特地带着妈妈姐姐和他去了趟附近的查干努镇,买了一只电动毛绒玩具小狗,巴特达来现在每天晚上都要和姐姐玩会儿狗狗才肯睡觉。湖边早晨的气温已经相当清冷。再过几天第一场雪就要落下了。到时候,整个部落的族人都要迁徙到西边五十多公里外的森林里。因为只有那里才有驯鹿喜欢吃的冻土苔原带苔藓,外人若是没有本地向导,很容易就迷失在这望无垠的浓密森林里。
  驯鹿人现在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主要依靠放牧驯鹿、打猎以及制作手工艺品为生,整年迁徙于库苏古尔湖畔的原始森林中,在驯鹿人神灵和驯鹿之间有某种神圣的纽带联系,96岁高龄的Dukha巫师扮演着联系人的角色,在森林里超自然的生存控制是千百年来驯鹿人得以生存延续的条件。他们认为人们必须学会尊敬自然和动物并贯彻在信仰中延续传承,祈求他们祖先神灵的庇护。
  这部影片全方位地揭示了驯鹿人的生存现实,并对最后的驯鹿人的未来忧心忡忡。保持特有传统的驯鹿人面临着许多困难。目前Dukha驯鹿人不足200人放养的驯鹿仅有600头左右。除疾病外,自然死亡野兽袭击等也是驯鹿减少的重要原因。近几年,由于驯鹿数量不断减少驯鹿的价格大幅度下跌,70%的驯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面临着缺少食品和药品等诸多困难。
  
  看点>Dukha驯鹿人最早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迁徙而来,他们生活在海拔2500~3500米终年积雪的原始针叶丛林中。这里气候非常寒冷,冬季气温约为零下29~53摄氏度,夏季约为12~23摄氏度。驯鹿人因此一年四季都穿鹿皮缝制的衣服。
  驯鹿人居住的房子呈圆锥形用22~30根针叶松木搭建而成每根落叶松杆都要去皮,把一头削尖,形状很像标枪。外面则用驯鹿皮覆盖,以利于保暖。驯鹿人的住房如此简易,是因为他们要随着季节的变化,每隔两三个星期就迁移一次,以便找到适宜驯鹿生活的草场。他们离不开火特别是冬季为确保帐篷内的温度,半夜要经常起来为炉子加火。因此,他们冬季多是和衣而眠。夏季他们的饮用水是河水。
  驯鹿人饮食比较单调,主要食物是驯鹿肉等兽肉,以及列巴。列巴是用发酵好的面做成圆形然后在火上烤熟的一种面食。刚刚烤好的列巴外焦里嫩,面香中带有少许酸味。烟、酒是驯鹿人的生活必需品。当他们有钱的时候,即使家里没有了做饭的面,他们也会考虑用钱买烟买酒。驯鹿人中的女性也非常喜欢吸烟,很多女孩从14岁开始就吸烟。
  Dukha驯鹿人是东北亚地区的个少数民族,他们自称有驯鹿的血统。曾经有个女人,她的丈夫打猎时死了,她不能让孩子们挨饿,于是向山和森林之神祷告 神教她去湖中取盐,喂给驯鹿。结果驯鹿吃盐上了瘾,永远跟着这个女人,还让她骑上它的背。后来就有了半人半驯鹿的民族就是Dukha人。
  
  《巴拉潘——阿尔泰之翼》
  
  阿尔泰的翅膀
  拍摄地>影片蒙古国西部巴彦乌列盖省阿尔泰山区Deloun山谷拍摄Deloun山谷是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区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在此生活的哈萨克人千百年来坚强地生息繁衍并延续了他们祖先留给他们的传统。
  关键词:阿尔泰山区,民俗学、探险、动物、部落
  
  概要>地位显耀的哈萨克驯鹰大师Pawli族长,把他一生的驯鹰技艺传授给他的侄子Khoda。因为这个冬天,山谷周边的野狼的数目如几何数字般增长,漫游在羊群附近,如果居民不奋力还击,他们的羊群将全部消失。Pawli族长决定组织狩猎和聚集驯鹰痛击野狼,14岁的少年Khoda早就梦想着参加一次男人们的狩猎活动,他与伯父Pawli一起训练一只幼小的老鹰Balapan通过记录伯父和侄子的生活经历,导演试图让观众看看哈萨克是如何训练老鹰的,同时展现了哈萨克人传承历史传统和草原骑士的魅力。
  看点>驯鹰是哈萨克人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鹰也是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区自然的象征之一。几乎所有与寒潮有关的地面高压都要经过蒙古西部山区并在那里达到加强,然后沿地形东侧边缘南下,进到东亚腹地。哈萨克人的驯鹰常常被作为驱赶饥饿的野狼的武器,这项民族传统也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消失的困境,这也是纪录片摄制者在拍摄时感受到的危机。
其他文献
翻开中国地形图,不难看出,和长江以北的由西向东海拔逐渐递减的地形不同,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一带并没有形成华北平原一样的翠绿色,而是出现了如武夷山、太姥山、冠豸山这样硬朗的线条,生生给这一片灵秀之地增添了几分英武之气。  仔细想来,在中国辽阔的版图内,能同时拥有辽阔的海域、交错的河流、众多的山脉和茂密的森林的省份,恐怕也只有福建了。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何况还有那“只把他乡作故乡”的客家文化
我一直觉得,名山大川有着气壮山河之美,小桥流水有着巧夺天工之妙,但漫天飞舞的樱花更有其独特韵味。近日,我终于有机会去樱花园,一品樱花之美!  刚走近樱花园,我就闻到阵阵扑鼻而来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接着往前走,进得院门,那漫山遍野的樱花树便一棵棵、一簇簇地把我“围”了起来,粉嫩的花瓣包围着我,令我陶醉其中。再走近一点看,一朵朵樱花红里透粉、粉里透白,似乎在一层接一层地诉说着自己的美丽。微风吹过,飘
夜黑得不见底,霜风劲,悄边声。草原八月冰如许,有点意外。第二天,太阳出来了,茸茸的草尖上都是暖意。零星的帐幕,散落在此处,蒙古孩子们牵了马过来问我们要不要骑,从小看边塞诗与武侠小说长大,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挑了一匹白马,飞奔起来。  原来,之前骑过的马都只好算是散步或是小跑,哪里有飞跑起来,猎猎劲风,仿如侠女。纵马飞驰,很快便到了一座小山上。从小山上往远处望,但见草青青兮水绿绿,一泓碧水,九曲回
明天开学了,终于就要见到昔日的同学们了。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应该是我过于兴奋了,根本无法让自己平静,满脑子都是:开学了,可以见到昔日的同学了……  清晨,闹铃响起,我从兴奋中挣扎出来,掀开被子开始穿衣服,收拾好一切立刻跑去餐桌吃早饭。一切准备妥当,随即向老爸的车跑过去……  转眼到学校了。下了车,我竟然忘记回头跟爸爸说一声“再见”,就奔进了校园,甚至大声地喊了一句:“美丽的校园,
我多么羡慕大雁  来是那么远  归是那么远  她才是蓝天真正的使者  记得老师这样说过  书是一片奥秘的天  就在这片天空里  有我飞不完的旅途  于是我去苦苦寻求  但总是被老师那盏  熬红了眼睛的油灯迷住  而后 我仰望着大雁  自己才走出了  五柳先生设计的世外桃源  我多么羡慕大雁  来是来么远  归是那么远  她才是蓝天的真正使者  父亲曾经这样说过  田是一片神奇的天  就在这片天空里
内蒙古自治区形状狭长,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区域,看似一只矫健的雄鹰振羽展翅,雄踞在祖国的边疆;又似一匹奔腾的骏马,昂首奋蹄,驰骋在祖国的北方。辽阔、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森林、草原、沙漠、火山等各色各样的地貌,并且拥有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巴丹吉林沙漠国家地质公园,鄂尔多斯国家地质公园,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和磴口国家地质公园五个地质公园,涵盖了内蒙古近50%的地域面积。而这诸多地质公园所拥有的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最亲爱的你,像是梦中的风景,说梦醒后你会去,我相信……”
瘸子的真名叫秦甲喜,因小时得了小儿麻痹症,从小就瘸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现在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叫他瘸子,对他的真名倒几乎忘了。  瘸子从小死了娘,他娘走后父亲没有续娶,父子俩相依为命,生活很是清苦,一两个月难得吃上一餐猪肉。可瘸子倒是有不少改善伙食的办法,他下河摸螺蛳、晚上照蚂拐、套老鼠都是一把好手,偶尔还有两串蚂拐提到圩上去卖。  瘸子你别看他瘸,可倒是一个乐天派的人,
拍照,在这个高科技电子时代,已经变得很简单,拍你,拍我,拍世界,也成了我们闲时一项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那么,在你的生活中,都曾有过哪些难忘的瞬间呢?是快乐?是感动?抑或是心痛……只要有过,就快快投稿给小编吧,让我们在这里与全国的小读者们一起来分享,来品味,那个经典的一瞬间!  端午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帮爷爷收麦子。  清晨五点,我还在睡梦之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我叫醒,是爷爷来催我们去收麦子了
陈宗烈:1932年3月生于常州。1956年毕业后调到西藏日报社任摄影记者。在藏工作25年,走遍了西藏东西南北,目击了西藏由农奴制开始的二十多年转变。近八年间,出版与西藏相关的图书画册数十本,2005年8月出版个人专集《目击雪域瞬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藏》。    荒原 与狼的零距离接触    1957年,我到安多多马部落采访,住在牧民强巴家。强巴的长子约十三四岁,是个聪明活泼的放牛娃。我为他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