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连乘” 不一样的“精彩”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XIAOT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3月,笔者接到通知要在“浙派名师暨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中上一节数学课。能在这样的大型活动中得到历练,笔者在高兴之余,又有一丝担心。因为上课的具体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这一内容笔者曾在2007年学校50周年校庆时上过。如果现在采用原先的设计再上一遍,肯定没有新意;重新进行设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将同样的内容,上出不一样的精彩?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和磨课。
  2007年版课堂再现
  (一)导入
  今年我们学校有一件大喜事——50周年校庆。有一位校友为校庆送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教师示新校服图片及仓库摆放图片)
  (二)展开
  1.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1)观察提取信息:每箱有200套校服,每层有5箱,放了4层。
  (2)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方法。
  方法一:5×4×200=4000(套),总箱数×每箱套数=总套数。
  方法二:200×5×4=4000(套),每层的套数×层数=总套数。
  方法三:200×4×5=4000(套),每列的套数×列数=总套数。
  (设计意图:选取校服问题作为研究例题,主要原因为:第一,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校服共有几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箱子的摆放图非常直观地再现了每行、每列、每箱之间的关系,利于学生清晰解释连乘算式每一步的意义。第三,这个例题的三种解决方法都具有实际意义。)
  (3)小结归纳:4000套校服到底够不够?出示学校总人数为3989人,3989<4000。(够)
  2.尝试练习
  (1)教材第10页例1:跑道每圈400米,她一个星期(7天)跑了多少米?
  (2)交流方法。
  方法一:400×2×7=5600(米)。
  方法二:2×7×400=5600(米)。
  方法三:400×7×2=5600(米),如果这个小朋友每天跑400米,7天跑的就是2800米,但是她实际每天是跑2圈,所以再乘2。
  (设计意图:选取跑步问题作为练习题,一方面是因为它源于教材,是一道基本练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容易理解题目表述的意思。)
  3.小结并揭题
  4.独立练习:教材第102页第4、5题
  (三)拓展提高
  1.出示问题,获取信息
  解释规格:12×2板
  2.学生解答并交流
  (设计意图:类似这样的吃药问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它充分体现了“连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本题的解答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两种思路。思路一:12×2=24(颗),6×2×3=36(颗),24<36,不够。思路二:12×2×2=48(颗),6×2×3=36(颗),48>36,够。第一种思路中学生没有看清题目条件,导致出错。看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根据问题选取信息的能力,而此题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
  2007年上完课后,感觉课堂还是比较顺利的,但课后几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也一直纠缠着笔者。如:数量关系到底要不要总结?算法多样化需不需要优化?连乘模式系统建构后要不要适时解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笔者对这节课重新进行了一次思考。现在再上这节课,例题的情境也一定得改,当时结合学校校庆实际设计的校服问题已时过境迁。那么多问题凑在一起,让笔者不免有点担忧起来,这课究竟该怎么上啊?
  行动——“异构”再现思考
  思考之一:关于目标定位——注重问题解决
  1.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用连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乘加(减)等两步计算知识解决问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初步接触连乘计算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获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初步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基于上述分析,本课的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策略的多样性,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享受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
  2.学生学习难点分析
  对学生而言,正确计算连乘式题不存在问题,但根据题意正确分析、理解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并清晰地表达数量关系,学会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难点。因此,教师的教学应帮助学生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问题出发、合理选取信息、多角度思考、对算式每一步进行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等,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作为本课争议点之一的“假设”思想,笔者认为在三年级出现并不合适,教师还是应该引导学生结合题意分析算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量关系。
  思考之二:关于材料组织——体现数形结合
  1.人教版例题分析
  人教版教材例题的材料是“广播操表演”,这一问题能较好地体现连乘问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及思考策略,但由于“表演人数较多”的原因,使得用形象的图解法来分析每种解题思路变得有困难,其实这一问题的解决策略除了用“一个方阵的人数×方阵数”外,其余两个策略学生很难想到。考虑到以上原因,笔者将例题的素材进行了改编。
  2.改编后的例题分析
  改编后的例题素材为“礼品盒的摆放”, 如下图所示。选择这一材料作为例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它能较好地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沟通解决问题、计算教学与空间图形三者的关系,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过程应从形象感知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因此对例题进行研究时,有必要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象地理解数量关系,然后由易到难逐步提升。第三,“礼品盒的摆放”问题共有三种解决策略,这三种策略学生都易发现、易理解,能较好地体现本课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思考之三:关于策略选取——重在激活思维
  1.多角度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应倡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多角度进行思考,即从问题出发或从条件出发,通过提供多种信息让学生筛选,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试图通过具体形象的例题研究到第二层次书面练习(如下图所示),从问题研究中单一条件到隐藏条件、多余条件的提取,从学生讨论解决到自己独立尝试等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通过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等进行推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
  2.多策略解决问题
  本课在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如在礼盒摆放问题、跑步问题、游泳问题中都倡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并通过合作交流,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发散性思维。通过比较分析,优化解题思路,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带着对教学设计的三点新思考,笔者完成了本节课的过程预设,课堂实践的效果证明:这样的预设是可行的。
  【教学预设】
  (一)导入环节
  双休日老师去超市看到一箱礼品,它里面的小礼盒是这样摆放的,课件出示。
  (二)新课展开
  1.初步尝试用连乘两步解决问题
  (1)根据图提炼数学信息。
  有2层小礼盒,每层有3行,每行有5个,一共有几个小礼盒?
  (2)学生尝试解决:列式解答。
  方法一:5×3×2=30(个)。
  每行有5个,有这样的3行,用5×3先求出一层的个数,有这样的2层,再乘2。
  方法二:5×2×3=30(个)。
  每行有5个,有2行,用5×2先算出一面的个数,因为有这样的3面,所以再乘3。
  方法三: 2×3×5=30(个)。
  有2层,每层3个,用2×3求出这样的一面有6个,共有这样的5个面,再乘5。
  小结变式:如果小礼盒再加一层变为3层呢,你打算先求什么?那如果变成10层呢?100层呢?你打算先求什么?看——来我们只要先求出一面的个数,再乘上有这样的几面,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2.实际应用,尝试练习
  (1)练一练:跑道每圈400米,她一个星期(7天)跑了多少米?
  (2)小结揭题:礼盒问题、跑步问题的相同点——两步计算、方法多样。
  3.巩固练习,融会贯通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游泳问题、相册整理问题。
  (2)反馈交流重点。
  游泳问题——来回的实际意义。相册整理——多余信息的处理。
  (3)小结:做完这两道题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解决问题时要提取有用的信息。
  (三)拓展提高
  1. 例题拓展:每人发一个奖品,1大箱够不够?
  (1)出示问题:还记得课开始时的小礼盒吗?如果老师想把这些小礼盒中的礼物送给班里的小朋友一人一个。这一大箱够不够?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2)讨论交流,条件获取:班级人数,每个小盒子里到底装了几个礼物?
  课件出示:每个小立方体里装着1个。
  得到结论:需2箱。30×2=60(个)。
  2. 例题拓展:买2大箱礼物200元钱够吗?
  (1)出示问题:
  (2)讨论交流,出示条件。
  条件一:每箱90元。
  条件二:每个3元。
  (3)学生尝试解答。
  方法一:已知每盒90元,90×2=180(元), 180<200。
  方法二:已知每个3元,30×2×3=180(元 ) ,180<200。
  (4)小结:选取的条件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3. 例题拓展:如果每个小盒子里有2个喜羊羊礼物,买2大箱礼物,200元钱够吗?
  (1)学生尝试解答:30×2×2×3=360(元)。
  (2)交流算式每一步的意义。
  (3)小结:连乘解决问题不一定只有三个数相乘,我们要从问题出发,选择合理的条件灵活解答。
  回顾——“研究”生成智慧
  回顾这节课的磨课历程,从得知课题时的焦虑到初备教案时的困惑,再到完成任务时的轻松,感触颇多,也让笔者对这样一类解决问题的课有了新的认识。
  一、解决问题重在“材料设计”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外部数学材料接受、分析、选择和整合的过程。教师要想选择有效的“原料”,既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材料具有广度,同时也要关注教学的目标体系,让材料具有深度,两者兼顾,才能让教学更加有效。
  通过设计一组递进式的学习材料,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体验,从而理解掌握知识、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上述教学实践,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导入、新课展开、练习拓展等环节精心设计,尝试“一材多用”,让学生在“初步感知—探究明晰—掌握提升”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重在“方法引领”
  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列出算式,算出答案”的过程,它还应该是一个“习得方法,形成策略”的过程。基于这样的想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策略解决问题,并通过不断地自我评价,调控和解题后的提炼、整合,从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使解决问题达到最优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图所示),教师就结合具体的解题过程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纳,即从问题出发,合理提取有用的信息,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解决问题重在“适时解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让学生基本建立连乘问题数学模型的同时,也考虑了通过合适的材料进行解构。
  首先,教师对课题进行了调整,不出现“连乘”两字,而用“解决问题”代替。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的需要去寻找解题策略,而不是在“课题”的引领下生搬硬套。其次,在列式的过程中,教师也特别强调让学生结合题意分析算理,提炼基本数量关系,让学生真正理解算式的意义。再次,本节课的练习题教师也进行了调整,如在游泳题中安排了隐含信息“来回”,在整理相册题中安排了多余信息“3小时”,在最后的礼盒题中安排了一个“四数连乘”的问题。在系统建构的基础上,适时解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是一个从实际到数学,再从数学到实际的过程。从模型得到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是模型好坏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建构与解构巧妙结合,帮助学生正确建立数学模型。
  对于一节曾经上过的公开课,教师只要勤于研究、敢于突破,一样的“连乘”,也可以有不一样的“精彩”!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310012)
其他文献
2010年5月19~22日,以“让教育更适合每个儿童的需要”为主题的江苏省首届学前特殊需要儿童资源教师研训活动在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主办,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初步了解国内外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成因与特点、早期甑别与教育干预,以及实施个别化教育与开展个案研究的方法。  来自江苏、上海两地的50余名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和儿童保健方面的著名专家
趣味折紙,会变身的小丑的做法,很好玩哦,下面一起学习吧!  首先准备图纸,可以保存此图去复印,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个哦。
词语王国决定举办“超级女生”大赛。真是无巧不成书,经过层层筛选,站在冠军PK台上的竟是“分辨”与“分辩”俩姐妹!  当俩姐妹上台一亮相,台下的粉丝立刻沸腾起了!她俩除了长相几乎一模一样,连粉丝的口号都惊人地相似,这下可有好戏看喽!  这时主持人亮出了决赛的第一题——找座位。  “这件坏事绝对不是我做的!”明明 (1) 着。  初次出海的亮亮简直 (2) 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只见“分辩”毫不
【摘 要】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挑战性的任务设计是关键,它能有效驱动学生学习,并能驱使学生坚持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同的任务设计,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任务设计才能保证任务作用最大化。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 挑战性任务类型 学习的有效驱动  曾经在杂志上看到一篇题为《幸福蜥蜴》的文章:杰恩斯教授养了一只稀有的亚马逊蜥蜴。头几个星期,蜥蜴不肯吃东西,给它吃生菜、坚果、肉馅,甚
1 屋子暖气里传出水流声,冰箱发出的电流声,屋外喇叭里模糊不清的播音声,小区车辆驶过的声音,行人走过的脚步声,空气里的声音在汇集。  新的一天开始了。  花是什么时候盛开的,又是什么时候凋零的,没有留意过,我无从谈起。  2 我记住了,我又忘记了。如果还有玫瑰,如果还有江湖。  3 春日里写字。  有白云蓝天,阳光明媚,有春花含苞,春草吐绿。  一切都透漏出迫不及待的生机。欣欣然。  4 奔向你。
【摘 要】除法教学是小学计算教学的一块基石,要有效突破除法教学的难点,必须在整体观照的理念下厘清知识序列,精心处理好前置性教学的内容。就“同数连减解决问题”的教学而言,它在整个序列的推进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依托课始孕伏,唤醒知识储备;梳理核心策略,助力模型建构;抓住关键问题,有机渗透要点”等有效策略,让学生慢慢体悟由减法过渡到除法的演变过程,为后续系列教学除法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
【摘 要】由“分数和除法”的教学难点引发思考,尝试研读分数概念的上位知识,把握分数概念的本质;解读学生学习分数的认知障碍,厘清分数概念的教学体系;引领学生经历规定“单位量”的重要性,体验“单位量”的相对性和动态性,从而优化分数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分数概念 认知障碍 单位量 优化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单元的第二节新授课“分数和除法”是一节难上的课。用学生的话来描述:本来我有点懂
【人物简介】Mrs. Elizabeth,美国加州Lindsey Middle School教师,有着16年的教龄,长期从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各门学科的教学。  【访谈地点】美国,加州长滩市  【访谈时间】2015年6月29日  关于教师生涯  陈近:您当教师已经几年了,您当初为何选择当一名教师?  Mrs. Elizabeth: 已经有17年了。在成为教师之前,我曾是一名助教。當我还是小女孩时,就
【摘 要】要做好书面测验评价,首先要做好试卷命题工作。那么,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四基”达成情况?如何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编制出一份高质量的测试卷呢?本文将从“关注四基,恰当评价学生理解和掌握情况”“关注现实,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读图,重视多元表征间的转化”“关注过程,挖掘知识背后的内涵”及“关注能力,重视数学素养的形成”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命题 评价 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是由“问题”开始的,又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的,这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产生的疑问往往是其与新知对话的结果,它实际上可以为学生走进课堂提供良好的学习准备,基于预习状态下的“问题诱导”教学,抓住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设计,并通过和谐的互动诱发学生持续思考,促使他们去发现新知、探索新知,进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为例,来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