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承担着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课,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就成为摆在全体小学科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呢?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实践证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用相应的现代教育信息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会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产生浓厚兴趣,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小学生好奇、敏感,心理内部稳定性较差,自控能力不足,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较难引起他们的注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用具体、直观、新异的刺激,引起他们的注意,拓宽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思路,优化了教学环境,同时也能在有限的40分钟科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学习四年级上册《云的观测》,在讲到对云进行分类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请学生欣赏的同时,讨论交流云有什么特征,同时提醒学生在观察时注意云的多少,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并把云的形状和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然后给每组学生发放不同形状云的图片,让学生试着对这些云进行分类,并汇报分类依据和分类结果。接着再进一步播放课件和阅读教科书,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再一次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给云的图片分类,学生很轻松地把手中的图片按照云的类型和特点,分成了层云、积云和卷云。
采用这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多媒体课件中那些具体、生动、鲜明的云的形象,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通过感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映强烈,但批评力不足,韧性差。小学生掌握知识,首先是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的,而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直观材料的感知而形成的。实践证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制作课件,在科学课堂上展示。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繁琐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顺利地突破重点和难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的效果,为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建立坚实的基础。
比如讲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一课时,教材要求给月相排序,六年级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模糊的,缺乏深刻认识。让学生画出不同的月相,并按农历的时间正确排序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展示了课前制作的课件,通过精美的画面和视频资料,学生了解了月相变化规律,在给月相排序时就会非常顺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发展学习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丰富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有着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功能,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和注意,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各种年龄段的小学生都喜欢老师运用信息技术上科学课,喜欢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接受知识。当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也将随之增强。思维的创造性、严密性、推理性就会得到提高。
比如我在讲授六年级上册《多种多样的植物》一课时。课前我用数码相机给校园中的植物拍好照片,然后上网搜集和下载一些关于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课件时,我进行了适当的剪接,并在课上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因为学生对校园植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在观察熟悉的植物图片时,感触更深,对分类活动的开展非常有利。在确定分类标准后,依据植物可以分为草本和木本,水生和陆生,开花和不开花,常绿和落叶等标准,依教学需要,展示不同的植物图片和视频资料,既节约了时间,又丰富了信息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四、突破时空局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得到充分的感知。另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具有仿真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概念、不常见的事物变化过程、微观结构和受条件限制难以展现的不同时空发生的事物现象等,通过动画形式显示在屏幕上,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充分的展示,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如天文现象、远古的动植物、电磁波、煤和石油的形成。
科学课所包含的知识比较多,要让学生养成主动上网查找资料的习惯。比如我在讲六年级《探索宇宙》一课时,教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这一部分的内容,只讲到了“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至于“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利用微机课和在家里用电脑搜集一下有关的情况,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热情非常高,课堂上发言也十分踊跃,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科学课中运用信息技术,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师做课件上,还应让学生去尝试怎样运用信息技术自己搜集资料,自主探究。有助于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性,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课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郭向和)
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呢?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实践证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用相应的现代教育信息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会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产生浓厚兴趣,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小学生好奇、敏感,心理内部稳定性较差,自控能力不足,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较难引起他们的注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用具体、直观、新异的刺激,引起他们的注意,拓宽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思路,优化了教学环境,同时也能在有限的40分钟科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学习四年级上册《云的观测》,在讲到对云进行分类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请学生欣赏的同时,讨论交流云有什么特征,同时提醒学生在观察时注意云的多少,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并把云的形状和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然后给每组学生发放不同形状云的图片,让学生试着对这些云进行分类,并汇报分类依据和分类结果。接着再进一步播放课件和阅读教科书,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再一次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给云的图片分类,学生很轻松地把手中的图片按照云的类型和特点,分成了层云、积云和卷云。
采用这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多媒体课件中那些具体、生动、鲜明的云的形象,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通过感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映强烈,但批评力不足,韧性差。小学生掌握知识,首先是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的,而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直观材料的感知而形成的。实践证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制作课件,在科学课堂上展示。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繁琐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顺利地突破重点和难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的效果,为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建立坚实的基础。
比如讲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一课时,教材要求给月相排序,六年级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模糊的,缺乏深刻认识。让学生画出不同的月相,并按农历的时间正确排序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展示了课前制作的课件,通过精美的画面和视频资料,学生了解了月相变化规律,在给月相排序时就会非常顺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发展学习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丰富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有着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功能,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和注意,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各种年龄段的小学生都喜欢老师运用信息技术上科学课,喜欢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接受知识。当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也将随之增强。思维的创造性、严密性、推理性就会得到提高。
比如我在讲授六年级上册《多种多样的植物》一课时。课前我用数码相机给校园中的植物拍好照片,然后上网搜集和下载一些关于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课件时,我进行了适当的剪接,并在课上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因为学生对校园植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在观察熟悉的植物图片时,感触更深,对分类活动的开展非常有利。在确定分类标准后,依据植物可以分为草本和木本,水生和陆生,开花和不开花,常绿和落叶等标准,依教学需要,展示不同的植物图片和视频资料,既节约了时间,又丰富了信息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四、突破时空局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得到充分的感知。另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具有仿真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概念、不常见的事物变化过程、微观结构和受条件限制难以展现的不同时空发生的事物现象等,通过动画形式显示在屏幕上,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充分的展示,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如天文现象、远古的动植物、电磁波、煤和石油的形成。
科学课所包含的知识比较多,要让学生养成主动上网查找资料的习惯。比如我在讲六年级《探索宇宙》一课时,教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这一部分的内容,只讲到了“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至于“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利用微机课和在家里用电脑搜集一下有关的情况,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热情非常高,课堂上发言也十分踊跃,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科学课中运用信息技术,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师做课件上,还应让学生去尝试怎样运用信息技术自己搜集资料,自主探究。有助于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性,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课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