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扩展解读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与景的关系,历来是我国文论的基本问题。《礼记·乐记》即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之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刘勰《文心雕龙》系统阐述了“情”“景”互相影响、转化的关系:“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诠赋》),“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思》)。唐代日本僧人空海在《文镜秘府论》进一步提出情思与景物须相谐和的见解:“须景与意相兼”、“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诗一向言意,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宋以后,认识更加深入,逐渐得出二者融合一致的观点。范仲淹在《对床夜话》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及必须“化景物为情思”的见解;明人谢榛《四溟诗话》提出“情景孤不自成”之论:“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提出“不能入景语,又何能情语邪?”“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况周颐《蕙风词话》更是指出情与景的一致:“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最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概括:“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其实在王国维之前已有诗词评论者论及情、景关系时突出强调过二者的交融一致关系,只不过是王国维直接在二者之间划上了等号。划上等号后却给了我们大而化之的感觉,似乎分析景找到了金手指,但写景何以能够抒情?抒情是否只有借助写景一途?“一切景语皆情语”就只有外景内情一种表现形式吗?
  
  一、情、景在结构组织上的关系
  
  (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从而产生思想感情活动,这叫“触景生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就是“借景抒情”。如辛弃疾的《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就是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全词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二)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以景语结情语”(宋,张炎)是古代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如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将作者对琵琶女演技的赞叹、自己闻曲后对个人遭遇的叹息、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等全结在这一轮秋月浸于江水之中的写景里。
  又如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的结句“暗风吹雨入寒窗”,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全都蕴含于景语之中。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三)融情于景,情景合一
  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又可叫做“移情入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具有无穷艺术魅力。
  融情入景的例子,不局限于通篇的情景合一,更多的是一句之中的情景合一。如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脉脉无语之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非花鸟不可爱,只是诗人忧国忧民,所以说“花溅泪”、“鸟惊心”。“感时”、“恨别”是写情。一句中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的诗篇,景有限而情无限,往往能达到像宋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效果。
  
  二、情、景在情感逻辑上的关系
  
  (一)情、景正衬
  情、景正衬是指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
  (1)以乐景写乐情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2)以哀景写哀情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诗人创作此诗时,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交集。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
  (二)情、景反衬
  (1)以乐景写哀情
  所写景物,从对立角度反衬心理,利用良辰美景来反衬忧思愁苦。如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在这里起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与寥落的行宫相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与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2)以哀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乐”,较为少见,古时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悲愁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尽管情和景之间的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实际上两者是相合为一的,唯其相融相契,才称之为“诗”,才是历代诗家追求的高境界。■
其他文献
在新疆南疆,我们对棉花、苜蓿、马铃薯、新疆杨和苦豆子5种植物上的食虫蝽类天敌的数量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食虫齿爪盲蝽、姬蝽(华姬蝽和原姬蝽)和微小花蝽数量分别占总数
临近假期,学生问我假期语文留什么作业。我当时正准备去参加一个语文课改讨论会,来不及思考,于是就不假思索地说:“自己随便写两篇作文吧!”等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假期补课的第二天。那天早晨,我风尘仆仆赶往办公室,眼前有一摞作文本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我打开一个本子,上面有这样一段话:“感谢老师终于让我们拥有了自我选择权——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以我手写我心。”我迫不及待地读了一篇又一篇
在田间网室中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对分别以4龄无翅若蚜和无翅成蚜为起始的桃蚜种群数量的影响.以无翅成蚜起始的桃蚜种群,在接菌后的第6d,对照和接菌处理之间只有成蚜数量差异显
朗读.其意义和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仍不容忽视。首先,新课程理念对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感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初中阶段的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补偿传感器热漂移的方法很多,采用电阻补偿是一种简便而常用措施,但补偿电阻的计算非常复杂,如果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高速数据跳频通信系统的新型频率合成器。详细分析了该频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等,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G3^str。菌株与营养添加剂混配使用,在经有机硫土壤熏蒸剂“大扫灭”熏蒸过的土中有一定的增殖,增殖量大于不熏蒸的自然土。同时,在加入菌剂的前6d,灭菌土中脂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这与中学生身心发展是一致的,强调的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现代公民。在语文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贯彻和落实。    一、适时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读    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习能力,应该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择
将薇甘菊柄锈菌接种于自然环境中,观察薇甘菊发病特征和侵染状况,研究薇甘菊柄锈菌在中国南方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和致病力。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在自然环境下有较好的适应
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奇思妙想》有两句口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让想象飞起来!"这两句话对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大的鼓动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鼓励学生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