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兰娟是我国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郑树森是医术精湛的肝移植权威专家,这对院士夫妻以济世救人的医者仁心,向世人奉献着大爱。
相识相爱,院士原是赤脚医生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从小就热爱读书并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了一名“赤脚医生”,每天守护着400多户村民的健康。基层的磨练,不但让她具有了坚强意志,也练就了她一手精湛的医疗技术。
1970年,23岁的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深造,认识了同样是赤脚医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深造的郑树森。
郑树森1951年1月出生于浙江龙游县模环乡,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医生。相同的经历,相同的专业,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通过慢慢接触与了解,他们相爱了。
李兰娟毕业后成为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郑树森则留在浙江医科大学任教。尽管同在一个单位,但他们卿卿我我的时间并不多,两人的“恋爱话题”除了医学几乎没有别的,一个在手术室,一个在实验室,每天工作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家常便饭。
经过5年的爱情长跑,1975年5月1日,李兰娟与郑树森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当天下午,郑树森突然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说他父亲病危。李兰娟听后主动提出陪他回老家,说多个人好有个照应。由于当时没有直达龙游的火车,他们必须在金华火车站中转过夜。于是,两人带着铺盖卷儿往火车站广场的地上一铺,便过了新婚第一夜。天亮赶车时,看着新娘疲惫的面容,郑树森忍不住向她表示歉意。李兰娟却揉着惺忪的睡眼打趣道:“昨晚我睡得挺香的,还做了许多乱七八糟的梦,梦见我们养育了一大堆的儿女。”郑树森忍不住笑了。
结婚后,他们每天过着上下班的忙绿生活。两人一天中唯一的交流时间就是起床后到抵达医院前的这一点点时间。早餐是他们一天中唯一在一起吃的一顿饭。但即便这样,他们也很少讨论家庭琐事,更多的话题是围绕类似“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给他做器官移植”“下午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我中午乘飞机去北京”的内容展开。
因为志同道合,因为浪漫来自相濡以沫,所以在别人眼里枯燥无味的学术讨论,对他们来说却是彼此最动人的情话。
因为忙于工作,李兰娟与郑树森没有时间一起游山玩水、诗情画意,但他们平凡的生活中并不缺乏幸福。李兰娟的最大爱好是看电影、看越剧,可结婚40多年了,她却从未去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知道郑树森喜欢婺剧,她反倒是抽时间陪他一起看。
在郑树森眼中,妻子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他在香港读博时,有一次父亲重病。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李兰娟没有把公公患病的实情告诉他,自己悄悄赶到乡下忙前忙后服侍老人,亲自为老人打针挂水、诊治病情,直到老人完全康复才放心离开。为了感激妻子,后来李兰娟90高龄的母亲两次骨折,都是郑树森亲自拍板实施手术。
相知相爱45年,两人从没吵过架。不管工作到多晚,郑树森都会等妻子一起回家。
硕果累累,“医学狂人”比翼齐飞
在事业上,李兰娟与郑树森这对被大家称为“医学狂人”的院士夫妻,可谓是势均力敌,比翼齐飞,硕果累累。
因为研究主业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医院,李兰娟与郑树森有时也通过电话联系。遇到人工肝技术仍然无法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李兰娟会把病人转给郑树森,请他考虑肝移植。而郑树森在收治一些重症肝病患者时,也会根据病情推荐给李兰娟先去尝试人工肝治疗,“肝移植毕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夫妻间的转诊常常让患者觉得很幸运,因为“一下子有两位院士给自己看病”,而更加合理对症的治疗方案,也使得不少患者得以康复,重获新生。
20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80%。李兰娟一心想要济世救人,艰难摸索治愈方式。
1996年,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试验,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到78.9%,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挽救了无数个家庭。后来,她又将Li-ALS应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为肝移植创造了时机和条件,有效减轻了术后排异反应,为肝移植前、后肝功能衰竭提供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从此,李兰娟声震全国医学界,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还被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2005年,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先后主编出版中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6部,发表论文400余篇。
郑树森院士是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会长,是中国第二次肝移植浪潮的推动者和器官移植界的领军人物,可以说他见证了中国肝移植事业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和变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外科医生做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不到20%。以肝移植为例,经过郑树森院士等专家不懈努力,存活率提高了近三倍。20世纪90年代初,郑树森赴香港大学外科学系玛丽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10月作为第一助手,参与香港地区首例人体原位肝移植获得成功,列为当年香港十大新闻之一。
1993年开展浙江省第一例肝移植以来,郑树森主刀施行肝移植860余例,其中活体肝移植150余例,良性肝病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95.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1年为1例9月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施行母亲供肝的活体肝移植,创当时国内儿童亲体肝移植年龄最小记录。
2001年施行国内首例成人扩大右半肝活体肝脏移植。
2001年,郑树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郑树森在国际上首次创建了适合中国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的“杭州标准”:1、无门静脉癌栓;2、肿瘤累计直径小于/等于8cm 或肿瘤累计直径大于8cm、术前 AFP 小于等于400ng/mL 且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杭州标准”的提出,肝癌患者增加了37% 的移植机会,让更多原本无法进行手术的肝癌患者有了生存的机会。
郑树森作为博导教授,编写了多部大学教材,比如《外科学》等,先后培养硕博生超过了160人、博士后6人,先后在 SCI 等世界著名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200余篇。
李兰娟与郑树森不仅秉承医者仁心的原则,而且致力于培养杰出医学人才,捐资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设立了”树兰医学奖“,重点培育一流医学科学家。
小家大爱,三次送妻子上“战场”
李兰娟与郑树森这个“小家”,因医学志同道合、心有灵犀,也因医学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作为丈夫,郑树森3次送妻子上“战场”。
2003年“非典”期间,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果断地做出了对杭州密切接触患者的11万人多人进行了隔离观察的决策,虽然当时也有不同看法,但李兰娟仍然坚持这一科学的做法。事后证明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做法。由于早期传染源得到很好的控制,浙江没有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事件,也没有出现“二代感染”病例。
在浙江发现首例SARS 患者的48小时内,李兰娟率攻关小组检获了患者的病毒特异性核酸,最终成功培养和分离出 SARS 病毒,完成全基因序列测定,研制出特异性检测 SARS 病毒基因的实时荧光核酸扩增诊断试剂并获发明专利,还出版了《非典型肺炎》专著。
2013年3月,我国长三角地区出现 H7N9禽流感,以李兰娟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在 H7N9禽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论文《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 ,为指导H7N9禽流感的防治,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支撑。
2013年4月8日晚8点半,刚刚开完重要会议的李兰娟接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电话,镇江一位 H7N9危重病人是怀孕五个月的孕妇,需要李兰娟去急会诊。
李兰娟带领专家组立即出发,丈夫郑树森相送到车站,嘱咐她晚上注意添加衣服,别感冒了。李兰娟赶到镇江已近凌晨1点,她给在检查了病人情况后,针对患者病情给当地医生介绍了“四抗二平衡”治疗原则,让他们按照方案治疗。会诊结束她立刻赶回杭州,此时已是早上6点多。小憩了1个多小时,上午8时李兰娟又出现在会议室。
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李兰娟再一次成为了“逆行者”。疫情发生之初,73岁的她第一时间赶往北京参加有关疫情的会议,郑树森主動请缨,烧一桌子菜为妻子践行。李兰娟当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图片是丈夫郑树森在厨房做饭,还配了一段文字:“今天我轻松了,可以不烧年夜饭,由郑院士替代,手术刀改厨刀。”除夕当晚9点多,李兰娟才从北京返回杭州与丈夫团聚。
大年初二,李兰娟院士就在第一时间带领团队出征武汉防疫一线,心系妻子的郑树森一直把她送到机场。疫情远比想象的严重,2020年1月22日,李兰娟院士专家团队一起做出了 “封城”的决定。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李兰娟很坚定,她身上严谨敦厚的学者气质以及杀伐果断的魄力,给了众人一个定心丸。事实也证明,武汉封城,有效的抑制了疫情的更大规模扩散。
不久,李兰娟和她的团队取得预防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体外细胞实验中,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对细胞的病变效应;达芦那韦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果达280倍。这两种药物将代替其他效果欠佳的药物。郑树森为妻子感到骄傲。
2020年3月31日,与新冠肺炎鏖战58天的李兰娟,随浙江医疗队1000多人正式撤离武汉,凯旋归来。在迎接返浙医疗队的队伍中,郑树森手捧一束鲜花,撑着伞在等待机场外等待。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妻子,他内心感觉非常激动。李兰娟一下飞机,在人群中一眼便看到了丈夫,惊喜之余,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2020年3月31日,郑树森冒着蒙蒙细雨,在机场迎接凯旋归来的李兰娟
作者:徐炯权,《老年人》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