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拖拉机前沿技术发展探讨

来源 :农业技术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拖拉机应用新技术越来越多,许多汽车新技术不断应用到拖拉机上.国产拖拉机向高效大型化、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驾驶舒适化发展.要主动适应农机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文章介绍了我国大型拖拉机功率不断刷新、新技术实例及自动驾驶拖拉机发展情况.
其他文献
为了降低核桃机械化破壳分离过程中人工的劳动强度,结合物料基本物理特性和现有分级机的优缺点,设计分段滚筒式核桃壳仁混合物料分级机,介绍了设备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通过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滚筒内螺距与滚筒转速对各级混级率和生产率的影响,得出了1/4壳仁混合物料段的较优组合值,即滚筒内螺距100 mm,滚筒转速为20 r/min.在保证其他段为同一转速的前提下,调整了各段滚筒内螺距和筛网长度,降低了混级率,提高了生产率,为核桃破壳后混合物料分级机的进一步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膜下内环流和全仓内环流是当前利用自然冷源开展内环流控温储粮的2种主要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小麦在不同储粮技术下各层平均粮温的变化,对高大平房仓的控温储粮效果展开研究,希望为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出贡献,进一步提高控温效果.
为解决果实自动采摘的精准控制问题,设计了一款机器人柔性采摘机械手.详细介绍了机械手爪、连接件、气动控制等机构的设计原理,并基于西门子S7-200型PLC设计了机械手的电气控制回路和循环采摘程序,通过在果园现场采摘试验发现:该款机械手运行的柔性效果良好,采摘成功率为100%,没有出现掉果、漏摘等问题.
文章基于80C51单片机设计了一款适合山区丘陵的电动采摘机器,采摘器由伸缩杆、控制电路、电动刀头、收集网等组成,可实现不同高矮的果树采摘及枝条修剪.该装置大大节省劳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使用性强,比较适合于中小农户的作业需求.
文章以松江区大棚设施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大棚内不同机具作业幅宽匹配性不高这一问题,从实际生产出发,结合现有设施及装备,通过匹配性测算,寻找出适应以6m棚和8m棚为主的、较为合理的土地耕作方式,为未来蔬菜机械发展寻找更为合适的方向.
机械化秸秆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举措,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现有秸秆还田机械与农艺融合不够、抛撒不均匀、长度太长导致的小麦免耕播种机堵塞、种子虚空、作业方式冗繁等问题,为满足区域农艺秸秆细碎还田的要求,对1JH-440细碎型秸秆还田机进行了开发设计.文章论述了1JH-440型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研究设计过程,阐述了机具的总体结构,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动力匹配及挂接装置进行了设计及必要的计算,确定了机具的主要技术参数.
通过林业社会参与性概念的引入,来分析油茶产业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与者的利益冲突.通过提出协调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为册亨县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新思路.
在创新发展的理念下,结合调研,深入分析部分典型农场目前存在的经营困难、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作物病虫害问题突出、产品销售成难题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湛江农垦制定的“2+5”顶层设计方案提出解决方案,做大做优湛江农垦果蔬产业,发挥改革创新下国有农场优势,建设完整产业链,提升农垦产业效益和农垦职工的收入.
唐河县常年花生种植面积超过6.7×104 hm2,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唐河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文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唐河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机械总保有量正在不断增加,进入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在新阶段,需要推进农机以及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度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势头,进一步提高农业和乡村生产力水平.文章通过调查吉林省农业机械的发展情况,对吉林省的农机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