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菜无小事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198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吃货哥们儿李权(李三)在他家宴客杀鱼的情景:将一条近三斤重的鲤鱼去鳞剖肚除去内脏后,小心翼翼地在靠鱼鳃处割一小口,将鱼用菜刀拍一下(使肉松弛),然后从鱼脊一侧用镊子轻轻拉出一根橡皮筋一样的白筋,接着从另一侧又拉出一根。李权说,这两根白筋便是造成鲤鱼腥味的罪魁祸首。之后我下厨宰鲤鱼时,都照着三哥的样子,把那两根白筋轻轻拉出。这就是袁枚所说的“若要鱼好吃,洗得白筋出”吧。
  上灶做菜之前,对食材的细致清理和清洗特别重要,它会对接下来的烹调甚至成菜后的口感有重要的影响。小时候,有一次我一边掐四季豆一边看娃娃书,没把筋掐干净,做出来的四季豆吃得全家人满口筋,还挨了哥哥一筷子头。
  对食材的细致处理,我看得最多的要数母亲对猪肚的整治。母亲先把猪肚放在清水里洗去污秽黏液,然后放进开水锅中煮至表面结皮,再取出来放在冷水中,用刀刮去白皮和秽物,去掉内壁的油污。再取少量的醋、食盐搓擦,以去除臊气。最后用清水冲洗肚子至无滑腻感时切成条,与浸泡过的黄豆、姜、葱、白酒、醋、白糖、盐一起炖三小时。我放学回家,五十米以外都能闻到香气。
  袁枚老先生能把食材的清洗列入《随园食单》,可见他对此的重视。二百多年前,他就总结出了烹饪中的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不是一个大吃货,是讲不出这些道道来的。“鱼胆破,而全盘皆苦”这一道理人人皆知,不过杀鱼时常常会不小心弄破了胆,老先生就没给出解决的办法。有一次,我看见李权兄(那时我和诗人李亚伟常去他家喝酒)不小心碰破了鱼胆,只见他立马用小苏打涂抹在被污染的鱼肉上,再用清水反复漂洗,苦味便消失了。据说这是由于胆汁是酸性,小苏打(碳酸氢钠)呈碱性,二者产生化学反应,中和掉了。
  有千千万万的食材,就有千千万万种清理方法。比如,要大大减少黄花鱼的腥气,就得把鱼头顶的皮撕掉;去猪肝、猪心的腥气,放些面粉在上面擦一下就行了;要去蘑菇里的泥沙,就在清洗发好的蘑菇里撒入少许精盐,用手轻轻揉一下,再用清水冲洗即可……
  最后值得一记的是,1987年冬天,我和诗人李亚伟在家乡酉阳开了一家“OK火锅店”,这成了我以后餐饮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步。一天,李亚伟去附近的雅浦泉水井洗一整只牛大肚(他以前从没做过类似的劳动),两手冻得通红地回来,对我嘀咕了一句:“像洗一张蚊帐!”
其他文献
神农架北部的饮酒之风甚烈。大约较早时期,神农架最繁华的街市便是卢陵州了,这是因为武则天的太子卢陵王被贬至此,也就是现在的房县。房县的繁荣,应归功于卢陵王的到来。卢陵王从唐朝的宫廷里带来了皇酒,与酒一道还带来了360种酒规。因此,这里流传下世界上最繁复与古典的酒规。  在这里,自己的酒杯叫做门杯,把门杯喝了,就是将自己的杯中酒喝掉。敬酒人通常不是举起酒杯来敬对方,所谓碰杯或者干杯,而是一口将自己的门
清香南瓜花  南瓜花有公母之分,掐来做菜的都是公花,又叫“谎花”。母花不能动,母花是要结小南瓜的。公花有一根长长的、细细的花柄托起杯形的花朵,以便于传粉。而母花的花柄粗壮,与藤蔓不相上下,粗壮的花柄上托着绿色的南瓜宝宝,宝宝头上顶着一朵母花,像是戴着皇冠。有时候,这个小小的绿色南瓜会变成浅黄色,那多半是因为授粉不成功,已经停止生长。外公说,那是气死的,年少的我听了半懂不懂,不知南瓜宝宝为何要被“气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泛黄,茶香清新味醇,被赞为“中国名茶之冠”。冲泡时,先用开水温杯,取茶后,待开水凉至85℃左右,高提水壶冲水,水能覆盖所有茶叶即可。手捧玻璃杯,朝一个方向轻轻摇动30秒,以便茶叶均匀受热。再次高提水壶冲入开水至九分满,半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品茶时,杯水喝到一半时就可以续水了,冲泡次数越多,冲泡时间相应增加。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
烧菜过程中,最合理的用酒时间,应该是在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比如煸炒肉丝,酒应当在煸炒刚完毕的时候放;再比如红烧鱼,必须在鱼煎完后立即喷酒;炒虾仁,虾仁炒熟后,酒要先于其他作料入锅。绝大部分的炒菜、爆菜、烧菜,酒一喷入,立即发出响声,并随之冒出一股水汽,这种用法是正确的。有厨师在喷酒后盖上锅盖,不使香味逃逸,也是很有道理的。上浆挂糊时也要用酒,但不能多,否则酒精就挥发不尽。  有的人但凡见菜中有荤料
20世纪90年代,北京地铁广播除了“先下后上”“看管好随身财物”外,还有一条:“请不要跷二郎腿”。现在地铁里已经没这条提示了,早晚高峰时总有些人,戴着耳机跷着腿,一边摇头晃脑,一边颠蹬得不亦乐乎。至于是不是蹭了别人裤子,是不是占了地方,他就不管了。  像这样的规矩,北京还有不少,其中吃饭的规矩最多。《四世同堂》里写大赤包喝汤使劲吸溜,这就没规矩。老北京的规矩,除了不能吸溜,还不能吧唧嘴,老北京人说
在北京时,朋友老凌说:“晚上我请你吃火烧。”我以为是开玩笑。“火烧”怎么听都像是个动词。而“吃火烧”更是显得陷阱重重———《西游记》里,悟空说“吃俺老孙一棒”;《水浒传》里,鲁达说“吃俺一拳”。吃有时候不是吃进来,却是被吃的意思。  不料火烧真的可以是名词,而且绝对是一道美味。老凌请我吃的是驴肉火烧,河间府的。下面有两个词要解释。  先说驴肉。有道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我是第一次吃驴肉,味道怎
菠菜凉面并不是面条碗里加菠菜。吃菠菜凉面时,你是看不见菠菜的。这是一种周身皆绿的面食,绿得跟菠菜的颜色一模一样。  菠菜凉面颇有唐代遗风。《唐六典》记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宴饮,九品以上供其膳食。”可见“槐叶冷淘”是唐代夏日特受人们喜爱的食品。“槐叶冷淘”就是采青槐叶捣汁,和入面粉揉之,做成细面条,置沸水中煮熟,放入冷开水中浸漂,其色鲜碧,再捞入盆中,淋以熟油,抖开拌匀,面条分而不粘,然
通常说的美食,实际是个极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人嘴里会有不同的感觉。  那些真正的美食,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如八大菜系,即可称为美食。  还有一种美味,与记忆有关。比如儿时在农村吃过的捞饭、葱蘸酱、野菜、粗粮,这些都是贫困年代老百姓为了填饱肚子经常吃的一些食物。后来生活环境变了,人们的收入上去了,吃鱼吃肉吃生猛海鲜都很轻松,吃多了也便没什么感觉了。但是儿时吃过的那些粗杂食物,仍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
炒排骨是最普通的家常菜,但酒家的菜单却写着“生炒排骨”。为什么炒排骨要加上一个“生”字呢?原来有些酒家为便于制作,先将排骨炸好,等顾客要吃时,在锅里热一下,加“甜酸芡”便拿出来。这在工序上的确省去不少时间,但排骨本身则缺少“锅气”,当然不会好吃。至于“生炒排骨”的由来,大概酒家是想表示他们的排骨不是预先炸好,而是要炒时才炸的。  炒排骨的排骨,炸得不透不好吃,有韧性不好吃,过老也不好吃。要做得好吃
肉类剩菜翻新并不难,无非就是改刀工、换调味、加配料这三大技巧。  改刀工。大块的肉类食材最适宜改刀。将其切片、切丁、切碎,再搭配新鲜蔬菜、粗粮等烹饪。比如把猪肉切成肉碎,鸡肉撕成鸡丝,酱肉片切成肉丝,然后和凉拌蔬菜搭配在一起,或者做成馅饼、春卷的原料。  换调味。换味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改变菜品的味道,二是调整咸淡。如果原本剩了油焖大虾,那么把油去掉,加点番茄酱,便可将其改造成别具风味的番茄大虾。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