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理解的全球意识的课程整合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际理解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之一,意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意识。根据现有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关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内容,高中政治全球意识的培养可以定位为三个维度:全球规则意识,尊重国际公约和规则;世界和平意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多元文化意识,尊重文化的多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际理解;全球意识;思想政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已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作为基本点之一的国际理解,其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全球视野,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具备全球化意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重差异,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渊源与特质,尊重和包容异域文化的多样性。由此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关注学生的国家认同,也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一、世界公民和全球意识
  世界公民没有一个既定的概念,不同的人赋予其不同的内涵。总体上说,世界公民就是将世界视为一个人类共同体并承认在这个人类共同体内的公民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的人。世界公民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也关心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拥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世界是一个整体。现代的信息技术和快捷的交通工具使每个人成为信息居民,让世界成为“地球村”。全球化的贸易往来,跨国间的人员流动,以脸谱、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发展,让人类的生活方式从孤立走向依存,从封闭走向开放,每個人都在感受世界发展的影响,也在参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成为行动上的世界公民。
  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教育必须回应培养世界公民的诉求,在提高国家意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个体的公共精神,增强宽容、理解和责任的全球意识,能将公民责任放于全球视野而非局限于民族性和国家性,把人类视为休戚相关的公民共同体。“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1]83教育不能局限于基于民族和国家的国民教育,教育也要以人类共同的利益为依托,扩展为内涵更广的全球意识教育。
  二、全球意识的课程整合
  高中课程体系中,尚无独立的世界公民教育的课程,只能借助于已有的学科课程,特别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来进行全球意识的培养。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经济生活》第十一课有关经济全球化、《政治生活》第九课有关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多极化、《文化生活》第三课有关文化多样性的介绍,分别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以全球的视角阐述了世界的多样性,传输全球一体、尊重差异、互赢共存的全球意识,让学生在国际理解的基础上,以自信的姿态面对一个差异多元的世界。结合已有的课程资源,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全球意识培养可以定位为三个维度:全球规则意识,尊重国际规则;世界和平意识,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多元文化意识,尊重文化的多元价值。
  1.全球规则意识,尊重国际公约和规则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要求全球范围内的人员、资本、商品的流动和合理配置,使得世界联系更为紧密。一件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而可能涉及更多的国际分工和合作。这就需要制定全球的贸易规则,让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人民来共同维护和遵守。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框架范围内,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15年来经济和社会获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也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处理了贸易保护主义针对中国企业的诸多贸易争端,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国际公约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国家行为,而且规范国际秩序,营造稳定的国际环境。所以,我国公民不仅要维护本国的权利义务规范,也要遵守国际公约和贸易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公民也应该是世界公民,需要具备世界公民意识,也即全球意识。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明确要求学生全面地认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活动的影响,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能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正面影响,也要遵守全球化带来的贸易规则。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全球化时代很多商品已经超越了国界,凝结了人类共同的劳动。例如某著名的外国品牌手机,就是某中国公司生产的,拒买这一特定国家品牌的商品,实际上也会影响中国公司和中国工人的生存。如果某个参与全球化的国家公然宣称抵制某种商品,也可能违反公认的国际贸易规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经济全球化,需要公民具备全球眼光和全球意识,需要具备基于国际理解的核心素养,正确识别某些人利用网络舆论所制造的“爱国营销”,做出符合世界公民身份的正确判断。
  2.世界和平意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当今世界仍不安宁。地区性的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的阴影挥之不去,难民危机成为困扰世界的难题。“人类历史始终是一部冲突史。但是,一些新的因素,特别是人类在20世纪期间创造的奇特的自毁能力,正在增加冲突的危险。通过传播媒介,广大公众成为那些制造冲突或维持冲突的人的软弱无能的观察者,甚至成为他们的人质。”[1]82过去的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让人类意识到和平才是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世界公民,身处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对于世界上其他地方、其他人的命运,也应该抱有深切关注,同情他国的遭遇,理解人类的痛苦。要提防某些政治人物煽动民众、动用国家机器发动战争,要反对霸权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胁。
  《政治生活》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当代中学生,由于身处时代已然不同,对于战争的认知较为模糊,某些地区热点问题由于媒体的推波助澜,很容易让学生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把战争当作解决问题的良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人的生命的价值,不同国家、民族、种族或宗教的冲突,要尽量在国际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和解,避免使用武力来解决,珍视当前世界和平的总体环境,尊重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接受不同民族、种族之间的宗教和文化差异,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对于他国的政治、经济或自然的灾难,要有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的关切。
其他文献
学习的本质是对话性实践,课堂对话应呈现师生交往的真实状态.政治课堂上存在的学生话语失真现象,消解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应力求从学生话语真实的预设前提
摘 要:“学为中心”是课改的灵魂,是生本课堂的核心价值。当前,仍存在教师主宰课堂、学生主体地位虚化、学习能动性被削弱等问题。教师应依据“学的趣点”、立足“学的难点”、抓住“学的能力”,分别对学习资源、引导方法、培育学习品质等学习路径予以设计与优化,真正打造基于“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为中心;历史与社会;学习路径;重构与优化  “学为中心”是课程的核心理念。综观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
虽然消防部队及政府相关部门做出了大量工作,但农村夏季麦收时节火灾发生率仍然很高。通过实际工作经历,分析总结了夏收季节的火灾特点,火灾多发的原因,火灾扑救中存在的问题
2017年海南卷在多维立意中凸显价值立意.该试卷第25题第 (1) 问在考查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的基础上,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方向.为此, 需要创新多元
警察释放出一大群机器蛾,让它们搜查远处的毒品藏匿处;或一大群救援机器蜜蜂正在地震废墟中忙碌地寻找受困的生还者。这也许像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但却是日本科学家的心愿,他们希
基于物联网技术,近年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利用条形码、RFID、GPS、视频监控等开展电能计量器具仓储管理,建立智能密集柜库房,有效提升计量资产管理水平。
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是卵巢癌种类中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对化疗不敏感且预后不良。近日,研究人员找到了OCCC发生的两个重要基因ARID1A和PIK3CA,当这两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OC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MAGE)-A亚家族是MAGE基因家族成员,属于癌睾丸抗原,包括MAGE-A1~MAGE-A12,定位于X染色体。MAGE-A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
摘 要:高考试题因其典型性而彰显导向性。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第38题在命题立意、考查特点与解题思路等方面均蕴含重要信息。赏析试题的细微迹象,启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与复习备考中要加强学科概念解读、拓展知识学习深度,提升高阶思维品质、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关键词:高考政治;试题赏析;备考启示  认真分析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政治试题,可以看出当前高考政治
摘 要:跨界思维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互联网 ”时代,中学政治教师基于跨界思维实现专业成长的策略是:跨界学习,丰富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跨界融合,提升政治教师的专业能力;跨界合作,构建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跨界思维;政治教师;专业成长  “互联网 ”迅猛发展,不但给教育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也给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新的思维。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互联网 ”的“ ”就在于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