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上游植被时空分布及驱动力分析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end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植被的时空变化及其与自然因子之间的关系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植被、气候、土壤和地形数据,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的方法,揭示了黑河上游地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自然因素对植被空间分布模式的影响机制,并确定了促进植被生长的各主要自然因子最适宜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NDVI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001—2017年NDVI年际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年增长速率为0.0017,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2)日照时数、高程和降水作为影响植被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对NDVI的空间分异性具有较好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陕南地区自然降雨雨滴特征,利用自主研发的粒子成像瞬态测量可视化仪对陕南地区宁强县次降雨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雨滴平均直径为1.08 mm,平均终点速度为3.92 m
为探讨不同森林类型对滨海风沙土肥力质量影响的差异及机制,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福建省海岸沙地防护林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生物量动态、分解动态,分析了不同凋落物的初始质量特征,分解过程的失重率、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特征及分解速率等。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凋落物生物量为10.08~12.99 t/(hm~2·a),月动态差异不大。不同凋落物的初始质量指标差异显著;5种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失重率变化均符合O
为了研究撂荒年限对陕北黄土区山地枣林土壤水分的影响,选取延川县齐家山红枣试验示范基地不同撂荒年限山地枣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选取撂荒苹果林和撂荒草地为对照,通过土钻法对其0—340 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长季中不同撂荒年限下各林地土壤水分表现出随季节变化的波动性;(2)不同撂荒年限下枣林地平均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p6 a>1 a>20 a,生长季中不同植被类型下平均土壤含水
为探讨不同滴灌条件下枸杞园土壤水分及养分迁移的规律,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滴灌量水平(W 1为5100 m 3/hm 2,W 2为4350 m 3/hm 2,W 3为3600 m 3/hm 2,W 4为2850 m 3/hm 2,W
为分析松潘县气候变化及其旱涝演变特征,基于松潘县1960—2015年的气象数据和太阳黑子观测数,对气温变化规律、Z指数旱涝灾害变化、太阳活动与旱涝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为了探究三峡库区蒸散发(ET)时空特征及气候变化对库区蒸散发的影响,基于陆面模式CLM4.5对研究区实际蒸散发进行模拟分析,解析了三峡库区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相关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地表能量收支状况,基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试验基地稻田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土壤热通量(G)、土壤温度(T)、土壤含水量(VWC)以及净辐射(RN)观测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下G特征分析以及G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了G在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稻田G在半小时尺度上日变化呈"S"型。不同天气条件下,5 cm与10 cm深度G日变化程
利用混合模型综合模拟不透水表面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水环境效应是定量探索湖滨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域,借助遥感与GIS技术探索2000—2016年城
为了研究宇宙射线中子法的不同测量足迹模拟对土壤水分反演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烘干称重法为标准对比,频域反射法为趋势稳定性对照,基于垂直足迹线性加权方法对宇宙射线中子法反演区域土壤水分进行参数校准与测量结果验证,比较了相对于测量足迹等权重加权方法的区域土壤水分反演准确性。结果表明:相较于测量足迹等权重加权方法,垂直足迹线性加权处理的宇宙射线中子法区域土壤水分反演结果与通过烘干称重法获得的标准值一致性更
为了分析林草地土壤水分含量随土壤剖面深度和时间的变化及林分密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以陇东黄土高原中沟小流域林地和草地以及不同林分密度的刺槐林地为研究对象,从2018年4月—10月,对0—1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近地表(0—60 cm),不同密度的林地和不同地形部位的林草地多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下降,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大于深层,并在0—60 cm范围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