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突然发生了7.8级的强烈地震。这个拥有煤炭、钢铁、陶瓷、水泥等工业,有近百万人口的重镇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当时,我是空军驻唐山第6军政委,亲自经历了地震的前前后后这段与天灾地祸搏斗,与死亡和苦难奋争的日子。作为一个幸存者,我目睹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多么无情和残酷,更加难忘的是我们的干部战士在震中震后与灾难斗争中,那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一
  1976年7月27日晚,天气异常的闷热。这天我睡得很晚。28日凌晨,我刚入睡不久,突然一阵强烈的震动把我晃醒,接着又被狠狠地从床上抛到地上,房屋在剧烈地晃动,满屋弥漫着尘埃,呛得我睁不开眼,在朦胧中我意识到:这是地震。这时我想站却站不起来,想出去却又打不开门,心想这下可能要去见马克思了。
  几分钟后,震动停止了。幸亏我们住的是一栋比较坚固的平房,没有被震倒,才幸免于难。这时我听到房外有人在喊:政委,政委。当我听清了是公务班的同志才稍有些清醒。在公务班同志的帮助下,我和老伴从窗户跳了出去。
  出来以后,看到的是一幕凄惨情景。夜色中,除了我们住的一排房子没有倒外,前后左右,都成了一片废墟。眼前的情景使我心里一阵着急:军机关怎么样了?几位军领导怎么样了?1000多名干部战士、家属职工怎么样了?现在该怎么办?这些就象过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迅速交替出现。我急于要找到人,只要有了人,其他问题就好解决了。
  此时,天空一片乌黑。我和老伴,还有一名公务员,摸黑到处查看。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整个军部大院上千人被压埋在倒塌的房屋下,有的在呼救,有的已经没有响声了。无论走到哪里,听到我说话的声音,哪里就有痛苦的呼救声:政委快救救我吧!他们的每一声呼唤都象刀子刺在我心上一样。地震以后,在屋子里的人几乎都被倒塌的房屋堵在废墟里,有幸活着的人,醒来后能爬就爬出来了,有的虽然活着,却被压住了腿、手或是身子。此时他们多么希望有人来救他们呀!我所到之处,凡是能马上救出来的,我与老伴就拼命地扒开碎砖瓦块救他们出来,不能马上救出来的,只好安慰他们:再坚持一会,我马上召集人来救你们。
  查看以后,我们来到军机关的篮球场。这里四周没有大的建筑物,是一块安全区。一会儿,副政委贺芳齐、李建明和参谋长刘绍文先后都来了。大家都是刚从废墟里爬出来的,一出来就赶到这里。李建明是在政治学院学习,回来休暑假的,没想到正好赶上了地震。他和老伴从倒塌的屋中爬出来,又救出一个炊事员和一个司机后,才来到这块安全区的。
  大家见面后,只是相互之间简单地问候一下,就再也没有提起有关自己和家庭的事了。我们几个人立即召开了临时紧急常委会,研究如何采取措施。往日大家见面那种谈笑风生的情景此时消失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显示了严峻的神情,心里明白,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残酷的现实,是一个被地震完全破坏了的烂摊子,等待着我们的将是一场特殊的战斗。
  我们几个人在一起碰了情况,一致认为眼下最紧迫的是沟通与外界的联系和立即组织力量救人。大家商量以后,迅速作出决定:由我们几个人组成临时指挥部,指挥当时的急救工作,派贺芳齐副政委马上赶往唐山机场,一是通过那里的通信设备向北京报告灾情,因当时军部通信设备已全部瘫痪;二是组织力量来军部救援。
  正在这时,唐山市委领导车振明来到军部,请求我们派人去丰润县,通过那里向北京的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情况,同时要求派1辆车,装上高音喇叭,以市委的名义宣传,安抚民心,号召市民起来自救和互救。震后市区里很乱,一些群众不知所措,没有人组织他们救物救人,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乘机抢劫,发不义之财。所以必须做好宣传、安抚和组织工作,组织群众抢救伤员和保护国家和个人财产。我们立即决定由通信处长李培元去丰润县与北京联络,同时马上组织车辆上街宣传。
  布置完这些事情,时间还不到凌晨4时。
  二
  地震后不多会儿就下起了小雨。抢险救灾战斗就在沉沉夜色和蒙蒙细雨中紧张地进行着。
  首先要解决的是车辆的组织。但停放在车库里的车全部被压在倒塌的废墟里,只有几辆停放在临时搭起的简易棚子里的吉普车幸免。有的简易棚子也被震倒了,好在是用较轻的材料搭成的,才没有把车压坏。
  司机的住房距离车棚不远,也倒了,司机们几乎都被压在了里面,有几个同志刚刚爬出来,都已被砸成重伤。
  车有了,可是没有司机也不行呀。贺副政委焦急地喊:“谁能出车!”
  “我能出车!”喊出这一声的是一位刚刚爬出来满脸是血的战士。
  这个战士叫任鸣,当时才20岁。他被震醒以后,摇摇晃晃地向外冲时,一只脚刚刚迈出门坎,房子“哗”的一下子倒了,他的身子被碎砖瓦块埋住,只有右臂和头露在外面,眉骨被砸开了一个3厘米长的口子,头部3处受伤,鲜血直流。他忍住疼痛,奋力扒开胸前的砖头瓦块,艰难地爬了出来。当他听到贺副政委的喊声后,忍住剧烈的疼痛,双手撑地,用尽全身力气站了起来。
  贺副政委看到任鸣满脸是血,握住他的手问:“能行吗?”
  “能行!”任鸣说完,拖着受伤的身体,一步一步艰难地向车棚走去。当他坐在驾驶椅子上后,身子坐不直,靠不住椅背,他就用坐椅上的大毛巾把自己的腰缠在椅子上。后来才知道他的腰椎骨骨折了。他这种舍生忘死、为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尚精补,深深地感动了大家。这件事是我最难忘的,至今仍记忆犹新。
  这时余震不断,大家一起动手,找来大木头,支撑起已倒塌的车棚顶,任鸣把车发动着,刚刚倒出来,又一次6级以上的余震再次将车棚震倒。
  地震发生后的第19分钟,4时零1分,任鸣驾车载着贺副政委穿过弥漫的烟尘,在通往机场的道路上急驰。
  接着,我们又抢出一辆车,安上用电影喇叭改成的扩音器,载着市委的两个同志,沿街喊话、宣传,做安定群众的工作。   经过18分钟的急驶,任鸣和贺副政委赶到了唐山机场,贺副政委立即向机场的有关干部下达了命令。与北京沟通联系,向北京军区空军和空军领导机关报告了唐山地震的灾情。驻机场的部队在帮助驻地附近的群众脱险后,以最快的速度直奔市区。
  三
  28日拂晓,从四面八方开来的救灾大军,如飞兵飞将,火速到达唐山。
  约4时半,第1批赶到军部的是唐山机场的航空兵第24师72团的30多人。地震同样使他们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他们一接到命令,立刻抽出30多人,率先赶到军部,支援军部的救灾,5时,第2批的200多人赶来了。他们是由唐山场站和驻场部队分别抽人组成的,到达后即被派去抢救唐山地、市机关。我们考虑,当地群众也受到很大的损失,需要尽快把群众组织起来进行自救,群众不能没有领导者,要把地市机关特别是领导同志抢救出来,去组织广大群众自救。
  继后,第3批驻唐山场站的200多名官兵先后赶到。我们指派一部分人由空24师副师长李虎坡带领,抢救军部通信营和机关大楼,要求他们尽最大可能抢救出更多的设备和有关资料。另一部分去地方机关,增援那里的救灾部队。
  天亮不久,唐山师范学院来人告急求援。我们立即把刚赶到的雷达营150人全派去,帮助他们抢救伤员。
  驻大泽市的空军高炮第2师的800多人,在副师长叶腾、团参谋长张宛度的带领下,驱车急速地往唐山奔,赶到距唐山市区不远的滦河时,河上的桥被震坏了,不能通过汽车,他们为了赶时间,800多人涉水过河,徒步跑到市区。到了以后,他们不顾长途急行军的疲劳,一刻也没有休息就投入了紧张的抢险救灾战斗。
  28日下午,空24师驻遵化县的部队赶到了。他们一下汽车就参加了抢救市委机关和招待所的战斗。这次地震军部机关营房几乎全部被震倒,抢救任务很重,陆军38军首长知道后,29日主动派来1个营的兵力,帮助抢救军部招待所;66军首长也派炮兵团来帮助军部的抢救工作。
  许许多多这样的兄弟部队之间、军地之间互相支援、互相帮助的情景到处可以看到。
  “哪里有人民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在唐山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指战员牢记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冲向哪里。地震破坏了一个自然世界,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同自然灾害英勇斗争的英雄群体。很多同志在地震中受了伤,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他们不顾个人的安危,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很多同志为了能尽快救出被压在废墟里的战友和群众,没有工具,就用双手扒,有的扒掉了皮,鲜血直流,仍然不停。象任鸣那样的战士比比皆是,到处可见。女话务员高东丽,地震发生时她正在总机房值班,她的前方不到两米远就是房门,是可以冲出去的,在她身旁一米远处就有一张三屉桌,完全可以躲到下面去,可是她没有这样做,她首先想到的是把震情报告出去!在地光闪闪,地声轰鸣,剧烈的抖动把总机台震得来回摇晃,房顶上的瓦块噼哩啪啦地往下砸的情况下,她临危不惧,以闪电般的动作把塞子插进机板上的塞号孔内,扳动电键,接通了好几个电话,向首长和部队报警……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总机房倒塌了,高东丽被埋在了里面。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才20岁。通信处长李培元,当临时指挥部让他到丰润县城执行任务时,他二话没说,立即上路。后来才知道,那时他爱人和两个孩子都已经被地震夺去了生命,他忍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顽强地去执行任务。机要处长朱正兴,为了保住被废墟埋住的密码,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坚持住在摇摇欲倒的房屋旁,直到挖出密码。
  他们,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姓名的无名英雄们,唐山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抗震救灾的丰碑上将永远铭刻他们的英名。
  四
  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各级领导、机关对唐山的灾情非常关心,纷纷前来慰问,帮助指导抢险救灾。
  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主席来到唐山市,深入厂矿、居民区和机关慰问,带来了党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
  陈锡联副总理风尘仆仆赶到军部接见了全体同志,他指示我们要加强震后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象辽沈战役那样不吃人民的一个苹果,要对人民和国家财产秋毫无犯。他鼓励大家要有决心重建家园。河北省省委书记刘子厚也来到军部慰问,对日夜坚持抢险救灾的部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部队积极参加抢险救灾,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安慰,群众感到有部队在就有了主心骨;战胜灾难的信心就更足了。北京军区的秦基伟政委、迟浩田副政委也专程赶到军部慰问。空军副政委黄立清、北空政委赵兰田来到唐山后在军部住下,具体指导救灾工作,协助解决问题。党政军各级领导和机关的亲切关怀,给了广大干部战士极大的鼓舞。
  地震使军部指挥所遭受极其严重的破坏,通信几乎全部瘫痪,一度中断了对所属部队的联系和指挥,军区空军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立即接替了指挥,同时又向灾区派出了前指,统一指挥唐山地区空军部队和赴灾区救灾的空军部队。当时军区空军所有部队都组成了两套班子,一个组织正常的战备训练和日常工作,一个是支援灾区,保证不断有部队开往灾区,这在当时是非常及时的。
  到了8月中旬,救灾工作基本告一段落。8月15日,军党委常委开会,通报了军部灾情。军部共亡军人186人,家属178人,职工4人。砸伤的领导同志有张朝一副军长、阮济舟副军长、政治部常裕主任、刘福山副参谋长。牺牲的有后勤部白胜君部长、董治中副政委。常委会总结了前一段救灾的情况,同时分析了当时形势,明确了下一步主要抓好的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对机关恢复工作的组织领导,强调讲团结、守纪律。二是迅速组织力量恢复飞行训练和战备工作,担负起对部队的指挥任务。由曾广富副军长(当时没有军长)组织指挥班子,并根据北空首长指示,指挥班子暂时转移到遵化县党峪镇附近山沟里的指挥所,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尽快恢复部队的飞行训练和担负起战备任务,这是一个大问题。三是继续抗震救灾,除恢复军部以外,还要帮助群众和地方机关。这几项工作中,驻遵化县党峪的战备值班和驻唐山的抢险救灾是两个重点,我们指定了专人负责,其他常委也都作了具体分工。   五
  地震以后,唐山市的群众和军部的许多伤员聚集到了唐山机场,因为当时余震不断,袭扰着群众,只有机场这块大空地群众感到是安全的,所以市区里的群众“一窝蜂”地向机场拥来,一天竟达几千人。那几天我们每天都要到机场看看,要求场站想方设法安排群众和伤员的食宿。
  大批伤员的出现,给抢救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医疗队没有到达之前,军区空后立即组织了驻唐山附近的几个单位的卫生队到达场站,临时搭棚接待伤员,实施战时救护,前后共处理伤员1.1万多人。但因群众和伤员太多,条件有限,有一部分群众和伤员仍在露天被雨淋着;有的伤员伤情正在恶化;因天气潮湿,一些传染病正在扩散;数千人的吃饭、住宿、穿用都非常困难,情况相当严重。
  驻机场的军区空军前指把这里的情况报告了北京,中央十分重视。当时铁路和公路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解不了燃眉之急,因此上级决定开辟空中交通,通过空中运送伤员到全国各地治疗,以及运送来往的有关人员和救灾物资。
  唐山机场是唐山唯一的空中码头,机场的好坏至关重要。震后的唐山机场,跑道基本没有损坏,但是还能不能用?大家心里没底,因此北京决定冒险试飞。就在接到报告的当天上午,1架飞机从北京起飞,到达唐山市上空后,盘旋了几圈,然后对准跑道,准确下滑,飞机安全着陆,试飞成功了。从此,唐山机场高速运转起来,机场上空的引擎轰鸣声彻夜不停。
  机场要运转起来,各项后勤保障工作都必须跟上,通信、指挥、导航、地面保障等等,少了哪项都不行,唐山场站在北空前指指挥下,空94师副师长李虎坡、站长李福侦带领全体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想方设法地完成保障任务。
  远距导航台被震倒了,机器被砸坏,导航员也被堵在倒塌的房屋里,他从里面爬出来后,带伤抢修好机器,保证了飞行导航。这位导航员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象他这样的无名英雄在抗震救灾中实在太多太多了。
  夜间起降飞机需要跑道指示灯,可是机场断电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场站的同志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千方百计收集了几百盏马灯,用来代替跑道灯,一直到机场有了电。那些日子非常艰苦,大家吃不好,睡不好,白天日晒雨淋,晚上蚊虫叮咬,可是大家谁也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没有一个退下来的。
  塔台指挥员比较少,有时一个指挥员需要一天24小时连轴转,当时参加空投空运的飞机有13种之多,很多是没有计划安排,临时飞来或飞走的。在紧急抢运的前10天,在唐山机场起降的飞机达1943架次,平均每天近200架次,最多的一天达到354架次,有时每架次之间只隔26秒钟。指挥员沉着指挥,准确引导,嗓子喊哑了,眼睛熬红了,仍然坚守岗位,没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保证了飞行安全。所以能这样,除了指挥员高超的指挥才能,那就是他们有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
  负责地面保障的同志也一样,有的几天几夜没有休息,只要有任务他们就随时出动,坚决完成任务。8月8日夜间,有859名伤员要马上抬进7架飞机运走,刚刚卸完一批物资的同志们还没有喘口气,在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立即出动,一鼓作气,只用了1小时就把伤员全部抬上了飞机。飞机起飞升空了,可是很多同志一装完就倒在地上睡着了。
  在10天时间中,保障1943架次救灾飞机的安全起降,运送伤员从17万余人和大批的救灾物资。这在具有现代化设备的机场或许不算什么,可是在刚刚遭受了严重地震破坏的唐山机场,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机场的其他设施也遭到很严重的破坏,供水供电供油都非常困难,连人的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当时河北省委、北京军区和北空前指到震区以后都住在机场,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又给机场的后勤保障加上了一份担子,指挥中心的食宿、交通、通信等都要重点保证。所以,场站除了组织恢复指挥所和保障飞行外,就是想尽办法,排除困难,保证救灾指挥中心顺利开展工作,而每一项工作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为了保证在机场的部队和地方的各类车辆用油,北京军区立即帮助我们组织十几辆车,连续七天七夜不停地运送油料900多吨,保证了机场的用油。
  在地震后的短短几天里,来自全国各地50多个单位的五六千工作人员,在机场成立了办事机构,3万多名受灾群众拥进了机场,还有来来往往的慰问人员,他们的用水、吃饭和医疗是当时最大难题。在其他单位还没有立灶起伙前,场站先发给大家一些饼干和从外地运来的熟食品,接着尽快组织了26个伙食单位露天起灶做饭,场站5名饮事员,一天工作达19小时。有一天,熬了65锅稀饭,他们自己一口也没喝,全部供给受灾群众。机场成立了招待所,在帐篷里铺设若干床板,专门接待上级来往人员的食宿。因为没有电,自来水抽不上来,幸好在机场内有两口压水井,他们便组织4台汽车给群众送水,每天供水量达2500余吨,临时解决了用水困难。
  地震以后,机场以“抗震救灾指挥部”为中心,成了全市繁忙的地方,人多、车多,车辆和人员交杂一起,川流不息。机场恢复飞行后,全国各地通过空运来支援救灾的人员来往很多,跑道两侧,物资堆积、车辆停留,严重地影响和威胁着飞行安全。在前指指挥下,我们在组织飞行指挥上,分成了直升机、专机、空投3个组。同时,将机场跑道附近划片分成兰大块,跑道北头停机坪停放直升机,供直升机起降使用;南头停机坪停放运输机转运伤员;中间停机坪主要是装卸物资,群众都撤离机场跑道,转到营区内。这样调整,将飞机、物资、人员分开,互不干扰,保证了快装快运。对中央慰问团以及河北省委、北京军区指挥抢险救灾的领导机构驻地增设了岗哨,加强了警卫。场站还派出专人在各个路口指挥车辆。那段时间,上万台车次出入机场,几千万吨物资运进运出,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在抗震救灾期间,唐山场站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河北省委、北京军区、空军党委等上级领导机关给予很高的评价。为了表彰唐山场站在抗震救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央军委于1977年4月30日发布嘉奖令,授予他们“抗震救灾模范场站”的荣誉称号。
  (慕安 整理)
其他文献
一提起“经济报道”,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就立即会想到“观点+例子+数字”。正是在这种旧观念的影响下,“经济报道”也因此成了枯燥乏味新闻的代名词。但是从记者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走进新闻事件现场,以事件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当场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或通过采访,请新闻当事人、目击者讲述新闻事实的办法,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进行报道
为解决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实现对工程数据和事务数据一体化管理,本文提出了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EDL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集成的一种方法,使得用户可以在ORACLE上直接操纵EDL中的数
我院1990-1999年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5例。报告如下。
新闻传媒以新闻为主要传播内容。从新闻的内容看,绝大部分新闻报道的是与人有关的事物,因此,新闻总是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有选择、有倾向地向受众展示着人与其他各种对象的关系,而这
对由定常非线性随机差分方程所描述的一类离散时间随机系统,本文应用一般状态马氏链遍历性有关理论及大系统方法研究了系统与遍历性相关的一些随机稳定性质,得到了有关系统平稳
新闻如何做得贴近而又可读,已经成为当前新闻媒体共同探索的课题。纸质媒体、电视、网络,纷纷开设《社区新闻》类版面或栏目,都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了“百姓故事”的采访报道上,“
本文用对经试验的方法,研究了10%的白口球铁丸显微激冷对大断面球铁模拟试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显微激冷在改善大断面球铁凝固行为中的独特作用。指出了应用这种方法从根本上
新课改要求在数学课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对学生、教学工作,教学评价都要有一
用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法测试分析了动力调谐陀螺仪的阻力矩,进行了理论近似计算验证,所得结果比较相近,该方法对于陀螺阻力矩分析特别是了陀螺仪应用单位进行了阻力矩分析具有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