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与新中国文学经典·郭小川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dh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据《郭小川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十卷日记记载,1961年1月,“31日晚八时多由北京去沈阳,蕙君和孩子们送到车站。次日早六时〇三分即到沈阳,住辽宁宾馆。九时马加来。晚上《文艺红旗》三位编辑来。”《文艺红旗》为《鸭绿江》曾用刊名之一,中国作家协会沈阳分会主办(辽宁省作家协会前身),在全国的影响力、知名度与之后19世纪80年代的《鸭绿江》一样,深远且广泛,月发行量各自为12万与38万份之多。三位编辑到访,除了拜望,重要的自然是组稿,希望《文艺红旗》多多刊发名家大作,不断提振刊物声望,以飨读者。
  1961年2月1日至3月10日,郭小川开始了沈阳—鞍山—抚顺—沈阳近四十天的连续采访、座谈、构思与创作历程,酝酿并写出了《鞍钢一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追踪着老孟泰的脚步》、《出钢的时候》、《煤都夜景》、《矿工不怕鬼》、《煤都的回聲》、《胜利矿纪事》(四首)、《婚期问题》、《老矿工的爱情》《别煤都》等壮美诗篇,相继发表在《鞍山日报》《抚顺日报》《辽宁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等报刊。《文艺红旗》“近水楼台”,于当年第四期、第五六期合刊、第七期分别登载了《别煤都》《鞍钢一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长诗”。三位前辈编辑,率先组来负有盛名的当代诗人郭小川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由衷赞歌。上述诗篇,辽宁人民出版社以《两都颂》为名,于1961年6月出版,全国发行。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即使放在当下,也属神速。5月15日,郭小川还在北京修改《两都颂》。
  辽宁之行,对郭小川触动很大。1961年5月29日给诗人孙友田回信,郭小川说:“我这次见识了煤矿,给我的教育和鼓舞是非常大的,这是有生第一次。时间虽短(只有十天),感触却多,所以能写一些东西。当然还不可能有什么深入的观察和理解,因此反映得也很表面。如有机会,我真想到你所在的煤矿去住些时候。我想,我以后如有机会,将集中地了解矿工和钢铁工人的生活,这些大战斗中的战士们,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在矿上待的时间只等于在鞍山待的时间的二分之一,但写的诗却比钢铁厂的多一倍。”看得出来,诗人对自己这个阶段的“两都颂”作品并不满意。
  诗人贺敬之强调,当读者一页页翻动郭小川诗作的时候,“目光和手指在触动的,原来就是这样一颗强烈跳动的战士的心。这颗心紧紧地和时代脉搏相连,和祖国江山相连,和人民命运相连。它用革命者的赤诚和诗的艺术魅力卷起感情的风云,推动思想的波涛,不可抗拒地向你胸前涌来……”(《郭小川诗选》英文本序言)郭小川的诗,鼓舞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厦门风姿》《青纱帐——甘蔗林》《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祝酒歌》《秋歌》《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生命里的每一次歌唱,都与新中国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都有自己内心世界的思想亮相。
  与同时代其他发表重要作品的诗人相比,郭小川诗中的“大我”境界突出,代表着前进和困难中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取向,无论抒情,还是叙事。然而,郭小川全部诗作呈现的并非一个“自己”,有些长诗袒露出的另一个“自己”或更多“自己”,反倒趋同诗与生活相依生存的表达逻辑,反倒符合或者重合生命的真实曲线。《白雪的赞歌》的爱与同情、惆怅怜悯,《深深的山谷》的个性心理、和平主义,《望星空》突然涌现的空虚、幻灭情绪,《一个和八个》灵魂推举的人性光环,虽与时代构成了强烈矛盾冲突,却再现了郭小川精神视野的辽阔性与柔软性,而诗人的纯粹性有时也靠丰富性表达。
  郭小川爱这个光明的世界、残缺的世界,他用自己的心灵赞美,用自己的感情弥补,满腔热诚,一生忠贞,与新中国的前进步伐同呼吸、共命运。他也有违心时刻——特殊时期有过对自己诗作一遍又一遍地“无限上纲”并做出“深刻检查”。这些“检查”,不仅是历史的疼痛,也是现实的疼痛。但愿那样的日子不再来,诗歌呈现内心真实谱系毕竟是生命自由的一种形态。今天我们重读《两都颂》部分诗作,是对诗人郭小川一次深情的缅怀和纪念,并充满对当年三位编辑的敬意。
  主持人简介:
  宁珍志,职业编辑,中国作协会员,编审。有散文、评论、诗歌篇章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文学自由谈》《天涯》《青年文学》《儿童文学》等。
其他文献
津子围对都市生活是熟悉的,也熟悉职场生活。他深切关注都市普通人的生存现状。他写普通公务员的机关生活,却不同于其他的官场小说;他写被忽视的都市普通市民的生活,挖掘出他们生活中的悖论和荒谬。津子围用自己成熟的叙事技艺和独特的想象虚构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都市普通人的世界。  一、现代职场的焦虑  津子围的小说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机关普通公务员的描写。作家熟悉这一部分人的生活,他充分运用丰富的生活积累,发挥
期刊
1  侯德云的两篇小说,我先读《无妄》。读上几行,便忍不住笑。他写老天吝啬,一滴雨也不肯下——“五月不肯,六月不肯,七月还是不肯,这要是个娘们,一连三个月不肯不肯的,非得让爷们给踹个仰八叉不可”,故事在这幽默风趣的叙事调子中开始了。一时间,我对语言的兴趣远远超过故事,不管故事如何,单凭语言的生动和质感,就能吸着我把小说读完。真是文如其人,读小说犹如坐在作者面前听他说话,嘻哈中不时一语中的,给人以直
期刊
期刊
《等待呼吸》是钟求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和其之前的创作有内在的延续性,表现的依然是“日常的边缘和受困” ,但有着之前小说未曾有过的开阔。这种开阔一方面表现在故事的发生地没有局限在昆城和江南地区,而是将触角伸向了国外——莫斯科;另一方面表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写到当今,而且小说将苏联解体等重大的历史事件放进来,借人物的命运反思社会现实,进一步增加了小说的深度。当然,这部小说
期刊
1  卢德坤目前已发表的小说大部分是对现代都市景观、生活方式及由此引发的现代人的心理细致而又精确的想象与描写,这当然会使人联想起本雅明所分析的波德莱尔及其笔下的第二帝国的巴黎,以至于使人阅读时常不免有卢德莱尔之叹。这么说当然不是在贬低卢德坤写作的意义,文学总有理论难以概括的盈余之处,而我们今天仍然处于波德莱尔、本雅明所面临的那个时代的延长线上,商品化、现代化程度和它们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渗透程度又远
期刊
读《烽火少年行——林声传》,被洋溢在字里行间直爽、清朗、从心所欲的本色感动,它所呈现的是老作家康启昌先生那种超然物外的乐观精神和自由境界,更带有让人羡慕的生命的浪漫。我把它读作老作家的生命状态,读作她的文学世界的底色。  这部作品在当下的文学语境中是值得珍视的文本。一位85岁高龄的耄耋老人竟依然保持着文学少年般的热情与向往,沉浸在写作的愉快之中,好似不存在年迈体衰带来的病痛与不便,从容、明快地描摹
期刊
《韩江》2016年第1期刊登了张勇利的散文《月亮田》。文章讲述了一次“文化入侵”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小镇带来浪漫与传奇的故事。抗战时期,为了收集、整理古建与保存民族文化基因,一批文化精英在战火中颠沛流离,最终因月亮田乡绅们不计回报的盛情邀请,落脚于这一穷乡僻壤的蜀南小镇。而在这一批具有责任与担当意识的知识分子里,就有一代传奇林徽因。林徽因鞠躬尽瘁的精神、名动天下的才情与升华成诗的爱情,成为村民们代代相
期刊
1  1920年的玛丽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处于一种绝望的边缘。丈夫谢尔盖·埃夫隆参加白军,失去了音信。不满三岁的小女儿因为饥寒和病弱死在了儿童收容所。她靠烧家具取暖,还热衷起在各种商店前排队,只为了买到一点冻土豆或臭鸡蛋。为了维持生计,她接受了一份工资微薄的抄写员工作,但做了没多久就放弃了。因为她觉得这份工作“很奇怪”,是在白白浪费光阴。她的妹妹在回忆录中曾描述過她此时的状态。“玛丽娜瘦骨嶙
期刊
主持人语:  李云德发表在《鸭绿江》的第一个短篇,是1955年《文学月刊》版第四期的《生活第一课》。温和、单纯、朴素、热诚的叙述笔调,的确与新中国建立初期建设高潮的现实景况极度吻合。地质勘探生活的一贯性题材,几乎成为李云德尔后创作的中短篇、长篇小说的数十年的取向。秦绍苓、王全、佟玉梅等形象的呼之欲出,我以为他们都是李云德长篇小说《鹰之歌》里的人物,不过是先从短章的篇幅走出,向读者作以精致亮相。更为
期刊
1  王威廉:法国新小说对于20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到了每一个认真写作者的细胞当中。那么,当我们回望,我们还是得来到罗伯-格里耶这里,他的小说理论以及他的小说实践都是耀眼的,在文學史上有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并且也可借助他的写作实践来思考未来的文学形态。但是,我们今天对于他的谈论越来越稀少了,尤其是对于他的小说理论的探讨就更少了,所以我们今天不妨来深入探讨下罗伯-格里耶
期刊